轻挑美女医生-揭秘郑州这群“女侠医生”:显微镜下开刀、在“小鸡鸡”上缝三百多针不留痕
2023年09月24日 靓嘟嘟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宗雷 通讯员 万道静/文 医院供图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医之大者,心念苍生。
不断攀登医学高峰,只为让自己更有能力战胜“病魔”,护佑河南2300多万儿童。
医师节,一起看看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四位女侠,如何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泌尿外科舵手:
小鸡鸡上绣300多针不留痕
姓名:杨艳芳
武器:柳叶刀 钢针
敌人:尿道下裂、肾盂积水、重复肾畸形、肾肿瘤、隐匿性阴茎、隐睾等
战绩: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尿道下裂、肾盂积水、重复肾畸形、隐匿性阴茎、输尿管远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等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心里话:一周7×24小时都可以是工作时间,没有下班,只因为我们要永远以孩子为先
无影灯下,手持钢针,一位背有些微弓的医者正聚精会神地“缝制”,那根针有多细,不仔细看还真不好看清。
手术台上的小患儿得的是尿道下裂,除了无法正常站立撒尿外,更可怕的是可能导致不育。
家长知道危害,带着他四处求医,高手自然指向了他的主刀医生杨艳芳,江湖人称“玉娇龙”。当下,儿童医学界公认,杨艳芳的技术水平已位于国内前列。
不知道多少天了,杨艳芳带着团队不是在手术就是在去手术的路上,曾经一天实施38台手术,大伙儿都是一路小跑着,这样又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杨艳芳,杨艳芳的手术名额已经被排到两年后,一枚钢针“舞”得登峰造极,在三岁孩童“小鸡鸡”上“绣”300余针而不留痕迹。患者恢复后不说做过手术,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杨艳芳是从四十岁开始进修泌尿科,学习“绣花绝技”的。
如今回头看,能有如此造诣,她感叹,除了一点悟性外,其实更多的是苦练,还有一种别人无法了解的狂热与执着。
消化内科掌门:
姓名:李小芹
武器: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等
敌人:消化系统疾病
战绩: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国内领先;内镜下逆行阑尾异物取出术国内领先,填补省内空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国内领先。
心里话: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好的沟通。
“和预想的情况完全吻合,好,实施电切……”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消化科腔镜中心,消化内科“大当家”李小芹手拿小肠镜,眼盯着显示屏开始“发号施令”。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病变部位被切除得干干净净。
作为河南省成立最早的儿童消化内镜中心,这里接诊的患儿不计其数,遇到的疾病形形色色。
人群中,李小芹就是那“定海神针”,只要她在,再危急的情况也能化险为夷!
1987年,李小芹就到儿童医院工作了,3年后,医院成立省内最早的儿童消化专科。
怎么能不开刀,不做手术就能减轻孩子病痛呢?李小芹爱钻研,率先在河南省率先建立儿童胃肠镜室,开展儿童胃镜和结肠镜诊治技术。之后带领团队逐渐推进开展了儿童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技术及食管狭窄球囊扩张、胃造瘘术等镜下治疗。
“用最小的创伤解决患儿最大的痛楚”,如果一项新技术能在临床上带来更好的疗效,李小芹就会对它高度关注,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李小芹是郑州市医学学科建设领军人才,郑州大学百名优秀医师,关于未来,李小芹说,将在科研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细化专业分组,保持儿科消化的前沿地位,消化内镜中心打造成全国小儿消化内镜培训基地。
显微镜女侠客:
显微镜下挥斥方遒,耳蜗植入重获新“声”
姓名:王素芳
武器:柳叶刀 显微镜
敌人:听力障碍
战绩: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并成功做了婴幼儿耳蜗植入手术,最小的患儿刚7个月。
心里话: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请彼此多一些理解,因为我们与患者一样,有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
短碎发,皮肤白皙,一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
42岁的王素芳是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颈外科一名医生,用一个网络热词形容她——“飒”。
她的“飒”是在手术室里,手持柳叶刀,在显微镜下,轻佻,细拨,将人工耳蜗的小部件小心谨慎地放进患儿的脑袋里。
深憋一口气,一丝一毫都不敢动松动,柳叶刀在患儿神经、血管之间游走,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影响了孩子一辈子。
终于,手术顺利、高效、完美地完成,王素芳就会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享受那时那刻那独一无二的成就感。
除了日常诊疗,王素芳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手术和科研上。到医院工作近11年,她也钻研了11年。
原来,人工耳蜗移植技术只适用于1岁以上的大孩,而对重度聋哑孩子来说,越早越好。
钻研了国内国际的行业动态,王素芳被深深吸引住了,四处学习,参加培训。
终于,她掌握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并成功做了婴幼儿耳蜗植入手术,最小的患儿刚6个月。王素芳记得那是一个大眼睛男孩,很爱笑。
“能给他们带到有声的世界里来,给我最大的成就感。”王素芳说,这也是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不断奔跑,不让自己停滞下来,最强的动力!
然而,每一场手术都是一场挑战,术中各种紧急情况,都让王素芳打起十二分精神,一个不注意,就会让孩子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移植女将:
多例移植疾病种类填补了我省空白,移植成功率100%
姓名:毛彦娜
武器:医技
敌人:白血病、骨髓衰竭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战绩:30余例患儿做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例移植疾病种类填补了省内空白,移植成功率100%,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
心里话:医护人员和患者永远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只要您信任我们,我们必定竭尽所能。
“毛医生,我这有个病人需要您看下。”
“好,我看看!”
“这个药剂量您看用的对不对,毛医生。”
“行,这就来!”
“叮铃铃……”是来电的声音。
这是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一科,医生毛彦娜一上午都在不停忙,像只旋转的陀螺。
移植病人的筛选、移植方案的制定、细胞数的输注到免疫抑制剂的调整……这些都是她的日常工作。
毛彦娜工作的地方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儿童专属的百级层流病房,也是拥有最多仓位的移植病房。
怎么说呢,移植成功后,就像是看患儿体内两只军队在打仗,毛彦娜就是那“指挥官”,得让他们打起来,又不能让他们打得激烈了,而这一切都得在她运筹帷幄之中。
2007年,毛彦娜就到儿童医院工作,2012年开始钻研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曾去上海和香港学习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要有学习机会,在科主任的支持下,毛彦娜都去学习。
去年10月底,移植仓投入使用,至目前,白血病、骨髓衰竭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及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等保守治疗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大的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
毛彦娜介绍,至目前已为30余例患儿做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例移植疾病种类填补了省内空白,移植成功率100%,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
这一切,对毛彦娜和她团队来说,都是挑战,遇到治疗困难时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院外与专家的沟通交流并大量的翻阅文献来解决困难等等。
“科室里的孩子,都懂事的让人心疼,能用我所学解除他们的病痛,是我作为医生最大的幸运。”毛彦娜说,眼中泛泪。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李英旋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