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美女-耶鲁美女老师颠覆认知:藤校学生照样不懂阅读
2023年10月03日 靓嘟嘟
图片来源:unsplash
一直以来,欧美顶尖大学非常强调博雅教育,所以我们常认为藤校学生比我们的孩子更擅长读写,也更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但这一次,耶鲁大学美女老师Emily Ulrich却颠覆了以上认知。给耶鲁本科生上阅读课的Emily发现,这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照样不会阅读。那么,如何才是有效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思辨能力?看“读书狂人”Emily带来的“批判性阅读”与记笔记大法。
提及读写教育,我们往往认为这是欧美博雅教育中的精髓之一。从小学到高中,欧美学校无不强调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常认为西方的孩子比我们的学生更擅长读写,也更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
外滩教育也一直有分享欧美顶尖大学里的读写教育颇有建树者,如哈佛大学写作中心的James Herron 博士、芝加哥大学的Mark Miller 教授、纽约大学Rebecca Karl教授,以及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
然而这一次,再次采访耶鲁大学的美女老师Emily,却颠覆了我们对藤校精英学生能力的认识:耶鲁的学生也不会阅读。
Emily Ulrich
在耶鲁大学的一堂阅读小说课上,Emily让学生对一本经典小说《人鼠之间》展开讨论。有学生说,“我觉得这部小说是在说孤独是人类的一种状态,”Emily说,“很好,你从文中的哪里看出这点的呢?”这时候,学生们就慌了。
Emily回忆道,这是她在给耶鲁本科生上阅读课时时常碰见的课堂真实场景。可见,耶鲁学生,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厉害。Emily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在读书时,脑子并没有留下深刻的痕迹。
现在,耶鲁本科生"阅读写作讲师"加"引知写作项目指导老师"的双重身份,让Emily不但深谙美国博雅教育理念,更对中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第一手的了解。
在这之前,她在达特茅斯学院主修历史和语言学的本科学位;后来,她又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深造,获得英文文学硕士学位。回到美国后,她在耶鲁大学投身于中世纪文学和历史的研究。目前,她正在耶鲁攻读Ph.D学位。
Emily是一个读书狂人,她一天中除了休息,剩余的时间可能都捧着一本书在看。读了这么多年书,以及教了很多学生后,她发现,很多人对阅读都产生了误解。即使是耶鲁的学生,也不见得清楚地知道该如何阅读。
到底该怎么阅读,才能把知识转换成自己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要接受无数条微信信息和邮件,当你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要看多少广告。这时候,阅读的定义就开始模糊了。很多人认为,拿到书翻开,只要看完每一个单词、看懂每一个句子,我们的阅读就完成了。
其实,当你拿起一本书,还没有翻开的时候,阅读就开始了。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你想从书里得到什么?试图通过什么样的做笔记的方法再次激发你的学习;当你合上一本书时,阅读还在继续。如果你要让知识成为你自己的,那你就要消化文本,用批判性眼光重新审视这本书。
Emily在这里提到的阅读是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相对于我们日常接触的消遣式阅读(recreational reading)。很多时候,当你为了放松娱乐读书时,你读的可能只是读出书的内容,也就是“what”。但是,你还要学会读出“how”和“why”。做完了这三个步骤,批判性阅读才算完成。
具体来说,how就是修辞手法、叙述角度、场景设置、人物设置等;why就是指,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这些手法去描述这样的内容?他想表达出什么样的主旨或观点?
批判性阅读通常是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使用的方法,但这种读书方法对于培养批判思考能力大有裨益。
带着问题阅读,才能形成批判性眼光
阅读有一个终极性目标,那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批判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现在,这种能力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之一。但是,很多人都会认为,书读得越多,自己的思想就会越丰富,自然也就可以进行审辨式的思考。
Emily认为,从广泛阅读到形成这种能力还要费很大功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批判性眼光(critical lens)。也就是,你要和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独立地对其进行评价,而不是跟着作者的想法走。
“问题意识”在这里就非常重要。也就是,你为什么要去读这本书?你想研究什么问题?“有的时候,一本书具有很强的诱导性。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你就会跟着叙述者的想法走,很难从中抽离出来。”Emily强调,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问问题。
当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要有意识地关注作品的叙述角度。一般来说,文学作品里会出现两种叙述视角——主角和旁白。弄清主角是谁很重要,因为读者通常会和故事的主要叙述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在阅读中融入主角的视角。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通常会限定我们进入作者虚构的世界的途径。
其实除了这样的正向思考,还可以进行逆向思考。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书枯燥乏味,甚至几度想要放弃。这个时候,你就要善用你的情绪来培养思考力了。
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没法和这本书产生精神共振?比如,我对它不感兴趣,是因为我无法对主人公产生认同感,或者这个故事太扯淡?这些问题一进一出,就会带来一些很有趣的答案。所以,你的无聊和厌倦的情绪反而能成为帮助你进行文本分析的踏脚石。
把被动知识转换为主动知识
很多人读完书脑海里只有一个大致的图像。如果让他和一个人讨论一本书,他可能就会语塞。Emily说,这就说明你只掌握了被动知识(passive knowledge)。换句话说,当你接收到信息的时候,你只能够理解它;但是你不能自行生产信息。
这就和语言学习一样。有些人可以听懂西班牙语、看完西班牙语的电影以及读完西班牙语的书,但是他参与对话的能力很弱。
阅读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以《人鼠之间》为例,当两个人在讨论这本书。你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内容,毕竟你也看过这本书。但是,当你加入到谈话中时,你会发现自己无法引导话语,也就是你没法解释自己的观点。再直白点说,你可以输入但无法输出,将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主动知识(active knowledge)。你有一个核心概念,但是无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那如何才能实现被动知识和主动知识之间的转化呢?Emily就强调了做笔记的重要性。
第一步,你要复习。弄清楚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但是,很多人上课的时候,可能会说这个人、那个人、在某个地方。所以,如果你之前在看书的时候就做了个人物列表,那你的被动就转为主动。
如何应对“阅读失忆”?做笔记!
Emily非常重视在阅读时做注释。当她的耶鲁学生在上课时,阅读材料上没有注释,她就会扣掉学生一半的出席分数。
为什么要做笔记呢?Emily认为,当你做笔记的时候,你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只是去听这本书在告诉你什么,而是主动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当你在做笔记的时候,你就是在消化文本材料。你可以知道文章中某些特定的部分是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你就会想为什么特定的片段反复出现?
所以,做笔记就是在有效应对“阅读失忆”的问题。很多人读书的时候一定出现过“失忆”的状况:故事中的人物太多,根本记不住,看书途中就对不上号了;书看了一半,然后搁那儿两天后再回来看,完全不知书所云。
Emily一针见血指出,这就是消极阅读的结果。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阅读的同时就要做注释,这个过程就是在强制你的大脑进行回想。“这样的过程反复了很多遍以后,回忆这件事就会越来越容易。”
为此,Emily分享了做笔记的三个方面。
首先,书中的基本信息一定要圈出来。比如,情节、人物、主要事件、重要地点。遇到人物太多情节复杂的故事时,我们最好要将这些基本信息形成一个列表。这样,过了好几周后,你还能轻易地把书翻到相应内容所在的位置。
其次,我们要对具体的内容做标记。比如,注意作者有没有使用不寻常的语言、意想不到的对话、怪异的文章结构、重复的写作模式、反差很大的形象描写、重复出现的词汇和语言等。这些信息都是阅读中的细节,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当然,正是这些细节能够帮助你开启一段对话,解释自己的观点。
最后,标记出让你产生情感共鸣的语句或者片段,然后记录自己的感想。Emily说,无论是你不懂、让你觉得奇怪或者是让你感动的,你都可以记下来。因为,记录感想就是保持一个人在阅读中的参与度。
除此之外,Emily还透露,基本上那些引起大家共鸣的内容,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起初,你可能不知道他是如何设计那个片段的,但是你可以感受到它的效果。之后,你可以再返回来精读、提出更深刻的问题。
“当你读完一章,做了很多笔记后,组织这些材料就很重要了。你越能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阅读效果就越好。”Emily补充道。
在访谈接近尾声的时候,Emily又再次向我强调,当你合上一本书时,并不代表你把它读完了。
她说,在她的耶鲁课堂上,很多人把阅读文本带到课堂上读,到课堂上消化文章。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来上课的原因。当他们来到教室进行小组讨论时,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整堂课的讨论都停在表面,停在对文本的复述上。但Emily认为这也是很多大学课堂很无聊的原因。
所以,她经常告诉学生,你应当在读完书后就消化所有的材料,然后再来课堂,和同学们讨论。在你进入教室前,你应该要概括故事讲了什么,还要重读你认为重要的片段。当你再次合上书的时候,你要知道在阅读这件事上,你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有这样的意识很重要。
本文转自外滩教育,作者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