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族美女屁股-极简维吾尔族风俗
2023年10月04日 靓嘟嘟
前面介绍过新疆和维吾尔族的历史,下面再接着说说维吾尔族的风俗。
之前文章参见:
最大的习俗就是信仰,我们先说信仰。
一、信仰篇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很早,从北宋时期就开始了,到现在大概一千年的历史。在这之前,维吾尔族先民回鹘人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佛教,也有过狼、鹰等多种图腾崇拜。
伊斯兰教禁止包括图腾崇拜在内的偶像崇拜,因此维吾尔族原始信仰的痕迹很少了。不过由于维吾尔族先民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普遍崇拜狼,因此现在也有维吾尔族人把狼踝骨当作辟邪物的。
关于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说了。
除了宗教因素,在生活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有两个方面,就是不吃猪肉和割礼。割礼目前还普遍流行,一般在5到11岁中单数岁的单数月(比如7岁时的9月)举行,维吾尔族将其看作男子一生三大喜事之一(其他是结婚、生子),有长大成人的含义,过去通常由宗教人员负责,并且要请亲朋好友来参加仪式,现在大多数家庭都请医生给孩子施行割礼术,仪式也通常在割了之前或以后举行,一般就亲戚过来吃个席。
传统割礼在不同的地方手法也不尽相同,具体看操刀师傅的经验。下面是某个作家的过程描述:
阿訇摸摸我的头,很轻松地说笑两句,让我脱掉裤子。我有点害羞,忸怩几下,还是脱了。阿訇一手托起我的小东西,捋了几下,浇水清洗了一番,嘴里念着我听不懂的经文,其他人都静悄悄的。阿訇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磨得发亮的小铜钱,把捋得细长的包皮从铜钱中间的方孔穿过去,又捏住捻和捋,那地方木木的,都快没感觉了。父亲蹲在旁边剥一只煮熟的鸡蛋。我紧张地盯着阿訇的手,腿也有点颤。就听阿訇说,小东西还没长熟,今天不割了。我心里一轻松,阿訇又说,快看,天上飞过一只老鹰。我一仰头,只觉下身一阵生疼,低头看时,铜钱已落在地上,我的小东西上全是血,我哇的一声,嘴刚张大,还没哭出声,父亲的熟鸡蛋已塞到我嘴里。阿訇往我的伤口处敷棉花灰,然后洒上烧烫的细沙,血渐渐就不流了,我嘴里的熟鸡蛋也嚼咽下去了一半。
讲完信仰,我们说说维吾尔族的名字,只要你和维吾尔族打交道,必须先知道他们的姓名文化。
二、姓名篇
维吾尔族人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伊斯兰教传入前的人名(仆固俊、骨力裴罗)、伊斯兰教传入后的人名(哈勒八十、马哈穆德·喀什噶尔)和近现代的人名。
以前的就不说了,近现代维吾尔族的命名按照伊斯兰教的习惯,就是自己的名字后面带父亲的名字,中间用点分隔,即己名·父名。一个名字通常包含两个词,比如大家熟悉的古丽(花的意思),一般不会只叫古丽,可能会叫阿孜古丽(希望之花)或阿娜尔古丽(石榴花)等。
以迪丽热巴为例,全名为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点后面的迪力木拉提就是她父亲的名字。如果名字比较长,简称也可以,比如称迪力热巴为热巴,称茹仙古丽为古丽,称尤丽吐孜为吐孜,是可以的,不算冒犯。但如果不懂,喊成点后面父亲的名字,就有点尴尬。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维吾尔族是没有姓的。也有少数把爷爷的名字也带上的,或者把某位祖先的名字作为家族名字带上的,那一般是爷爷或家族比较牛,不是普通人,另外也有少数不加父亲名字的。不过身份证和户口本上都是按照自己名+父名登记的。
男性的名字和女性通常比较好区分。男性的名字通常是总宗教人物或带男性化的寓意,比如买买提意思是穆罕默德,库尔班意思是牺牲,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全名尼格买提·热合曼,其中尼格买提意思是上天恩赐的盛宴,热合曼是善良;有个维吾尔族篮球运动员叫阿不都沙拉木·阿不都热西提,看起来好长,可以分解开来记,阿不都是神的仆人,引申为受尊敬的人的意思,沙拉木是开朗、有礼貌的意思(类似女性的茹仙),组合起来寓意就是有礼貌和受人尊敬,热西提是指引正道者,阿不都热西提就是恪守宗教和受人尊敬。
女性的名字则透着柔媚,比如迪丽热巴意思是心爱的美人,阿依努尔是洁白的月亮的意思,大家熟知的某某古丽,就是某某花。为表尊称,有时会在男性的名字后面加“江”, 比如克里木,见面的时候可以叫克里木江;女性名字后面加个汗或罕,比如阿娜尔汗,又比如香妃又叫伊帕尔汗、也有写伊帕尔罕的。但在和田部分地区有所不同,是男性后面加“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名字:
男性:艾力:阿里;孜亚:光;阿曼:安全,安宁;哈孜:圣战者;艾尼:富有;努尔:光;吐尔逊:健康长大;霍加:穆罕默德的后裔;肉孜:红色或斋戒;莫明:信徒;哈吾勒:强壮;哈迪尔:有能力;巴吐尔:勇士;帕孜勒:品格高尚;迪雅尔:祖国;凯赛尔:顽强、刚毅;艾尔肯:自由;艾则孜:尊重;亚力昆:火焰;阿里甫:胜利者;哈里克:创造者;萨比尔:耐心;胡达拜尔迪:上帝赐予的。
女性:古丽:花;热娜:艳丽迷人;奇曼:花园;西琳:香甜的;茹仙:开朗;巴哈尔:春天;古丽仙:花园;阿依慕:月亮般的女儿;热依汗:罗勒;依拜蒂:贞操;乔勒旁:启明星;艾米拉:同伴;赛乃慕:美女;塔吉古丽:鸡冠花;萨阿妲蒂:幸福,祝福;夏拉派蒂:荣誉、恩惠;再依娜甫:相思鸟;曼丽坎木:公主;潘孜莱蒂:品德;哈斯亚蒂:吉祥;祖丽亚提:生命之水;慕板尔:香花;尼露拜尔:莲花;祖慕热蒂:绿宝石。
三、婚姻篇
维吾尔族遵循提亲的传统,就是男方去女方父母家攀亲,女方一般不马上答复,要和家人及儿女进行商量,并对男方家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经全家人认真研究后才能作出决定。女方同意或不同意都要通知男方。提亲前不用先打招呼,但男方在提亲之前,都会对情况认真分析,认为合适和有把握才会去提。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是年轻人恋爱好了再请家人去提亲。
彩礼的话不是很高,一般就几万块钱,看地区差异和男方经济条件而定,嫁妆的话以前有家具,现在主要是现金和首饰。
以前维吾尔族一般是不和汉族通婚的,但和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等通婚的有不少。近年来政府鼓励民族通婚,慢慢也有维汉结婚的,但比例目前还不是很高。
传统的维吾尔族婚礼通常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方家举行出嫁仪式,第二天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头天上午,由男方的伴郎们簇拥着新郎,吹吹打打去女家娶亲。举行仪式时,客人分男女站两边,由阿訇居中主持婚礼,问新郎新否愿意结婚,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阿訇将一块馕掰成两块,蘸上盐水分别送给新郎新娘,当场吃上,表示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然后男女宾客们开始跳舞,跳舞就吃席。下午,新娘穿戴一新去男方家里,一路吹吹打打非常热闹。
第二天是婚礼的高潮,女方家的亲戚到男方家去,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男方家要热情款待。吃饭前,会用洗手壶给客人洗手。
现在的婚礼仪式也在发生变化,如果隔得近,有的就搞一天。以喀什地区为例,现在年轻人的婚礼很多在酒店举行,过程也简化了,当然,最大的特点还是跳舞比较多。一般新郎穿西装,新娘穿婚纱,坐在类似主席台的位置,两边是宾客,中间是舞池。一般中午先吃饭,吃得差不多了会有专业的歌舞或杂技表演。接下来就是新郎官下场跳舞,宾客围成一个圈打拍子,然后依次和他对跳,对跳过程中往新郎衣服里塞红包(金额400-1000不等),结束了大家一起摸摸新郎的头以示祝福。休息一段时间,主持人会再叫宾客上来跳,一般也是两两搭配对调,有点像交谊舞,不过是男的和男的,女的和女的,如果男女对跳,就不搭在一起,中间隔个一米。跳一段时间休息,之后接着跳。然后晚上接着吃席,有的地方要搞到半夜。
以往维吾尔族普遍生多个孩子,不过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年轻人生一个两个的很多。看来城市化和少子化是相伴随的,在哪里都一样。
以前传统上维吾尔族有男尊女卑的特点,但现在比较平等了,几乎和内地差不多,很多也是家里女性管钱。
四、节日篇
新疆地区既过国家法定的节日,也过民族节日,因此维吾尔族人比内地多了两个节日。
一个是肉孜节,又叫开斋节,维吾尔族最隆重的节日,可以对等理解为维吾尔族的春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前后。
一个是古尔邦节,也有的写成库尔班节,又叫宰牲节,也很隆重,从时间性和重要性方面看,可以对等理解为维吾尔族的清明节(第二重要的节日,且在最重要节日后2个多月),时间是伊斯兰历12月10日。
其他还有诺鲁孜节,意思是开春节,相当于内地的春分;冒路德节,也叫圣纪节,即穆罕穆德诞生日,这两个节是不放假的。维吾尔族春节也放假,但传统上不庆祝,不过现在也有不少人会参与到汉族的春节庆祝中。
五、衣食篇
衣着方面,现在大多数穿现代服装,男的除了表演,穿传统服装的比较少见,女的穿传统艾德莱丝的还比较多。艾德莱丝是新疆扎染土产丝绸,远销中亚。
年青人基本不戴维吾尔族花帽,只有一些老年人还会戴。花帽一般是四角或六角(塔吉克族是圆柱状),各个地方风格会有一些区别,男帽和女帽也会有区别,女帽图案比较花,比较圆滑一些,男帽图案深色简单一些,更加支棱一些。
维吾尔族男子通常都是大胡子体质,但目前新疆一般不蓄胡子,只有一些老年人留长白胡子。
饮食方面,主要是面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馕、烤包子、馕包肉、缸子肉、大盘鸡、手抓饭(其实是焖饭)等等,玉米、土豆也吃的比较多。喀什这边比较多的还有鸽子汤、烤鸽子。饮料有酸奶、奶啤、格瓦斯(新疆当地叫卡瓦斯)、酸奶冰淇淋、酸奶刨冰等。小吃的话就是各种烤串,当地特色的米肠子、面肺子,切糕也有,一般就几块钱一块,价格不似在内地那么神奇,本地人似乎也吃的不多。
新疆的羊是绵羊,没有膻味,屁股上有两坨肥油,弹弹的,叫羊尾油,以前人们喜欢拿来当护肤品涂在身上,但多少有些气味,现在不再流行这么做了。
六、其他篇
礼节:维吾尔族人握手还挺多见的,亲朋好友之间经常握手,其次是同性之间行拥抱礼,也挺常见,比较亲密的女性之间会用贴面礼,左右各贴一下,还有长辈有时会亲吻晚辈的额头,另外据说年轻人见到长者要行抚胸礼,不过我在街头没有见到过。
经济:目前喀什地区普通职工收入大概4-5千,其他地区不太了解。喀什地区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比较低,不过前几年扶贫还是改善了很多。由于不包邮,网购不是很发达。我曾经认识一个安徽老板常年在喀什做粮油生意,年收入几百万,他说新疆生意比内地好做多了,这边做生意不怎么讲价。至于能不能通过一带一路将新疆打造成中亚的贸易中心,我感觉在物流业很发达的今天,贸易节点和中转站的重要性大大下降了,陆地港的发展难度很大。
物价方面,除了水果和烤串,这边总体比内地稍贵一些。水果很便宜,以喀什市区为例,西瓜3毛钱摊子上能买到,超市大约5毛钱一斤;新鲜无花果10元一斤;西梅30元一斤;羊肉烤串5-10一大串。这边羊肉也要40多一斤,好像没比内地便宜很多。干果的话,除非去批发市场,否则和网购价格差不多,甚至会遇到价格虚高的。
建筑:主要体现在民居和宗教建筑上。喀什这边民居通常是1-2层,外面抹有一层生土,看上去土黄色一片,但门窗有的会涂成蓝色,门口通常会种植绿植,房屋之间都是小巷子,有的小巷子弯弯曲曲很长。比如喀什老城就有点像阿富汗城市,《追风筝的人》讲的是阿富汗的故事,但是取景就是在喀什。比较重要的建筑会贴砖雕,但不会上色,透出古朴又庄重的感觉。宗教建筑就比较有阿拉伯风格,中间圆顶,四角有高塔,外面贴琉璃。墓葬方面,维吾尔的墓地偏伊斯兰风格,比内地的高一些,上面是生土砌的小圆顶,中间有隔空层,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墓碑,在喀什东北角就有连片的墓区。
歌舞:歌舞表演比较发达。传统的歌剧主要是木卡姆,现代各种歌舞就很多了。维吾尔族人确实个个会跳舞,跳舞在节日、婚礼上就是娱乐和社交方式,但感觉普通人好像动作也不是很多,招式就那几个。网易云音乐上就有很多维语歌曲,总的感觉维语流行歌曲还是有点伊斯兰风格,有的带点木卡姆风格,调子也比较平稳,不像内地的流行歌曲那么风格多样。不过刀郎的歌曲在新疆也还是很流行的,像最新的山歌寥哉街头也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