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频道

乌鲁木齐市耐盐碱水稻示范田单产突破700公斤

2023年10月10日 靓嘟嘟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9日电(记者 王小军)9日,记者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新疆农业科学院水稻创新团队选育的耐盐碱水稻新粳5号,亩产首次突破700公斤。

有关专家,对新疆农业科学院水稻创新团队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实施的“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百亩连片示范”进行现场实收测产。(新疆农业科学院提供)  9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新疆农业科学院水稻创新团队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实施的“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百亩连片示范”进行现场实收测产。

测产地点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皇宫村,这里也是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西北中心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水稻示范基地。

(新疆农业科学院提供)  眼前的一片片稻田,秸秆青青,稻穗却是黄澄澄的,正是“青秆黄熟”的丰收景象。一路之隔的道路旁,白花花的盐碱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该示范田种了130亩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为新粳5号。经过实收、面积测量、机械收割、分袋称量、水分测定、杂质扣除、产量计算等一系列严格规定的测产程序之后,由专家组组长、新疆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王纯武当场宣布“测产结果为亩产703.58公斤”。这意味着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耐盐碱水稻单产突破700公斤。

“这一片地,三年前也是白花花的盐碱地,今年气候条件好,又有专家指导,耐盐碱水稻品种亩产超过700公斤,现在我的耐盐碱大米精包装的一公斤能卖15元左右,每公斤高出普通大米6—8元,这日子想想都觉得美。”在测试现场看到水稻丰收,种植户顾保新笑容满满说道。

“向盐碱地要地、向盐碱地要粮,在盐碱地改良方面我们是‘以种适地、以地适种’双向发力来改良盐碱地,盐碱地种植水稻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靠科研人员在长期的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极改善和创新种植模式,筛选出耐盐碱水稻品种以及行之有效的种植技术和手段,比如深翻土地、施用有机肥或酸性肥料、增加插秧密度、浅水勤灌、少量多次施肥等。”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主任、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奉斌说道。

新粳5号,是粳型常规水稻,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适宜种植于南北疆稻区。

据了解,该示范田是4月11日育苗的,5月13日移栽,插秧前土壤含盐量10‰,PH值8.6,预估亩产670公斤。该品种产量优势明显,生育期平均161天,长势稳健,耐盐碱性强,产量表现优良。

该示范田种了130亩优质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为新粳5号。(新疆农业科学院提供)  2021年、2022年,该地块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新粳8号,亩产分别是659.3公斤、673.4公斤。

王奉斌表示,下一步,团队要继续做好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及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提高盐碱地水稻单产,增加农民种稻效益。(完)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