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彭薇(探寻“有故事的房间”,彭薇个展在南池子美术馆启幕)

2023年11月08日 靓嘟嘟

60幅绘画、20个动画短片、3件装置,构筑起各自独立的空间。它们看似如碎片般没有逻辑,却藉由敦煌壁画百转千回的建筑图式拼合重组,拆解挪移,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的中式庭院中将故事娓娓道来。

“有故事的房间”彭薇个展日前开幕,首次集中呈现了三年来艺术家的新作“故事系列”。一个个穿越古今的故事,在传统建筑的场域诠释着当代艺术精神,表达出这位女性艺术家对时代的关照。

步入展览入口处,但见三面围合的箱式展墙,五张《节日》系列作品屏风式排列,仿佛建筑影壁,使这组作品的呈现形成传统建筑的中堂格局,庄重而极富装饰性。艺术家受到上元节、中秋节、乞巧节等节日传说启发,讲述院落中人们共处同一空间中的故事与感受。移步异景,主厅中悬置的《塔》系列作品让观者仿若步入“碑林”。在逐层向上的空间中,故事层层演进,人们置身其中,在好似叠加的空间中,感受着精神向度的叠加。

拾级而上,二层的《回廊》系列采用双面吊装的形式展示,模仿着传统中国画的装裱方式。观众穿行其间,仿佛探索着艺术家内心的回廊。而以洞窟形制的房间作为“旅程”部分的开始,呼应了艺术家绘画中的敦煌元素。彭薇创作于身体模型和绢鞋上的作品《Hi-Ne-Ni》和《好事成双》,被放置在不能进入的独立空间,暗示着旅程的未知,也为故事增添了些许趣味性与神秘感。“旅程”板块正是通过展墙的分割设计成迷宫形式,观者可以通过石窟洞口隐约捕捉到另一个房间的故事,这种“洞中洞”的通透设计与传统造园中的借景手法异曲同工。观展仿若游园,无论是迷宫般的旅程,还是移步异景的设计,都需要潜移默化地在展陈中引导传递。

“她的画进入这个空间,反而更当代了。”正如陈丹青所言,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放置于南池子美术馆,会被这座传统建筑“吃掉”,而彭薇的作品在这里反而显得愈发当代。“观众如果足够敏感,在看画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像她画中的人一样,在各种房间穿越。如果想象力奏效的话,故事就会在这个空间里发生。”陈丹青说。

谈及这些作品的绘画性灵感,彭薇说,来自敦煌壁画与意大利教堂的壁画。敦煌壁画的建筑和空间配置,是一座伟大的迷宫。成百上千的佛经故事拥挤在四壁和天顶,循环往复,一个故事连着一个故事,一个场景进入一个场景。因此自己跃跃欲试,也想要画故事。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为她编织故事的段落、情节、人物、空间,提供了数不清的机会,窗棂、走廊、屋顶、大殿、院落、亭子、高塔……太多的故事在每个空间里发生。

“过去三年,我画了许多故事,杂乱无序,没有逻辑……所有话题归结为一个核心:我们如何与悲伤相处,如何度过漫长的困境。本雅明说:‘白日会拆散黑夜织好的东西,每天早上,我们醒来,手中总是纂着些许经历过的生活的细缕,哪怕它们往往是松散的,难以辨认的,这张生活的织毯似乎是遗忘为我编织的。’如今再看这些作品,也像我攥着的‘生活的细缕’。”

《我们都需要故事》的动画短片分布在展陈空间中,吸引众人驻足。“作品是自己在某一阶段想象的结果,但如果让画中人‘动’起来,会呈现出自己思路形成的过程,或者延伸出更多的结果,开辟另一维度叙事的空间。”彭薇说,做动画刚好符合自己想做复杂叙事的欲望,它可以不那么精细,但是要有意思,让人看后会多想一下。

故事在一层展厅的四屏影像作品《讲故事的人》中进入尾声。当人们听到一些梦幻的传说、看过一段热闹的旅程,再次回到现实中时,新的经验不自觉地形成,每个人都将成为自己故事的讲述者。

在此次展览中,有一组小画描绘的是民间故事《苏慧》。苏慧的丈夫被秦皇流放边疆,她为思念所苦,发明了一种回文诗,无论正读、反读、斜着读、任何方式都能读出她的思念与哀伤。苏慧遥寄丈夫的回文诗,是用五彩丝线编制而成的锦缎。彭薇说:“我画故事,我做动画,我做录像,觉得自己也像苏慧那样,拼接故事之毯,编织五彩锦缎,不同的是,那是我遥寄自己的礼物。”

据悉,展览将展至7月5日。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呢)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