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望潮(中国第一渔村:桐照美食之望潮)

2023年11月08日 靓嘟嘟

前几天,桐照老友过来,给我拿了一斤望潮。据说这几天莼湖菜场上的望潮很抢手,不早点去的话都抢不到,望潮的价格已经卖到200一斤。一斤望潮小的也就20来只,大的就10来只,这都赶到10-20元一只了。想起小的时候,我小舅是个抲望潮高手,每次下海,都能抓好几斤,常常拿到我家来,随便吃,现在这望潮也成了高端货,偶尔嘴馋才敢吃上一回。

桐照临象山港,周边无沙滩,退潮后都是泥涂,也正是望潮安家所在。这望潮作为泥涂上的软体动物,平常穴居在泥洞里,涨潮时,它们便悄然爬出洞口,迎着潮水翩翩起舞,遂有了这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望潮。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介绍:似蟛蜞而生海中,潮至出穴而望者,望潮也,可食。

小时候,桐照沿海都还没有围填海,不远处就是海。退潮后,我小舅经常去泥涂上抓点小海鲜。我小舅抓望潮,在村子里也是名头响当当,都是徒手抓的,下个海能抓个小半桶。据说望潮洞口有触角痕迹,不光滑。找到望潮洞,下手要快,来回扒拉几次,望潮就会被吸出洞外,或者用手抓住。别看望潮个头小,但行动异常迅速敏捷,而且它的洞穴结构颇为复杂,稍受惊吓,就会逃进洞穴,让你难以下手。也有晚上用灯照,候着潮水,待退潮时,头上戴个探照灯,或者用大功率手电筒,在黑夜里,望潮一旦被照到,就伏在泥涂里,一动也不动,就等你抓去,这个方法最省力。前几天,看头条刷赶海视频,发现福建那边有人直接用铁锹铁铣扒拉泥涂,直接从洞里挖出来,这个在我们这边看不到。

很多人,能分清乌贼、鱿鱼和八爪鱼,但碰到八爪鱼中的章举、石肯和望潮,就难以分辨。章举大多在深海中,体型在三者间最大,爪子也最长,一般用拖网或者放蟹笼时会抓到,徒手基本没有。石肯很有意思,喜欢躲在海螺壳里,原先桐照下海村民,就会在较大的海螺壳尾处打个小洞,用绳子串起来,两头绑个重物和浮标,扔到海水里。第二天去海里打捞上来,把海螺壳一倒,就有很多石肯从壳里出来。石肯体型跟望潮相差不大,爪子略短。躲在泥涂洞里的,就只有望潮,有别于其它软体动物在海水里活动,这家伙就喜欢在泥涂里厮混。“骨软膏柔笑贱微,桂花时节最鲜肥。灵珠不结青丝网,八足轻趱斗水飞。”这是清朝诗人陈汝谐对望潮的生动描写。你如果把这望潮等同于其它软体类,那是对它高傲身份的蔑视。

自从望潮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后,那身价更是倍增,特别是那道红烧望潮,成了餐桌上的大菜,属高档菜肴。我记得小时候,我小舅拿过来的望潮,我妈都要使劲往地上摔上几次,摔它个昏天黑地,再用草木灰给涂抹一遍,把望潮的黏液给揉捏出来,然后才下锅煮。据说摔得越狠,肉质就越松脆,味道自然越好。前几天,桐照老友拿来的望潮,就少了这道工序,直接上油锅爆炒,佐以料酒,适量生抽、老抽和红糖,焖个十几分钟,加盐撒葱就上盘了。夹一个鹌鹑蛋似的望潮头,连同爪子一并送入口中,肉质滑腻,松软鲜嫩,醇香四溢,人生的满足惬意,全在里面了。

现在,也有清汤煮望潮的,那就更简单了,锅内清水放几片生姜加热,水烧开后放入望潮,煮几分钟后,稍微放点美味鲜酱油,加盐撒葱即可上桌。这望潮一个个就跟端坐莲花宝座一样,面色红润,味道最为原始,吃起来肉质鲜嫩,醇香纯正,就一个字:鲜。据说还有人生吞活吃望潮,就沾点芥末酱油,整个放进嘴里咀嚼,触角还在蠕动,这种吃法还是比较吓人,我是不敢的。

桐照这边沿海泥涂,五、六月份的望潮最好,个头较小,夹一个吃一个,最是地道。到八、九月份,个头就大了许多,那时膏厚淳香,也是鲜美味正。望潮很怕冷,到了冬天,基本上缩在洞里不出来。有村民说,望潮到冬天的时候,为了抗饿,就会吃自己的脚爪,来年再长出来,也是个稀奇事。

物以稀为贵,由于围填海建设,桐照的泥涂是越来越少,那望潮更是稀少。正所谓:一分钿,一分货。望潮身价蹭蹭蹭往上涨,那随时让人大快朵颐的年代,早已成了奢侈。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