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信息

方小雨(中餐的创新力不足,是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023年11月08日 靓嘟嘟 浏览量:

中餐,作为世界三大菜系(中餐,法餐,土耳其餐)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也一直是我们国人引以为傲的存在。

但近几年来一直有个声音出现,那就是中餐的创新力已经明显不足。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这篇文章带你一起来做一个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餐的历史。

其实真正算起来,中餐形成餐饮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大菜系,那已经是到清朝末年的时候。从唐宋时期的烹饪大爆发,到清朝时形成体系,差不多经过一千年的时间,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餐,满打满算也不过300年历史。

可以说,中餐的发展,得益于唐宋以来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而也正是同一个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认为的中餐创新力不足。

接着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同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餐饮体系,法餐。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法餐也是一直以一种稳定的态势缓慢发展,但是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餐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发展,再到现代的科技信息变革后,更是涌现出了分子料理等创新形式。

从中餐与法餐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餐饮通常是伴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经济不断发展而发展创新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两个国家的不同国情。

法国的国土面积大约55万平方公里,只比我们的四川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稍微大一点。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群体解散,他们的私人厨师等都流向全国各地,自己开起了餐馆营生,使法餐有了一次大范围的革新与发展。

而我国国土面积巨大,不要说南方与北方,就连相邻两省的饮食,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想要在这么大的国家里掀起一次全国性的餐饮的革新浪潮,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面说到,餐饮往往是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不断影响的,欧洲近几百年间所发生的的大事件,不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各国间的工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都领餐饮行业发生了长足的变化。

而中国一直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列强入侵打破了这一稳定态势。这一入侵,也给中餐带来了变化,西餐开始进入,上海、广州等地的本地菜式开始与西餐进行融合,这其实也算是被动的创新。不过这种创新只是小范围的,而且是被动非主动的,所以也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流行。

列强入侵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从此在中国人心中植入了一个“以洋为好”“以洋为标准”的阴影,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甚至有时候还会发展到崇洋媚外的地步。

西餐摆盘的广东烧腊叉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1世纪后出现的所谓的“新中餐”或者“创新中餐”,虽然看起来很新颖很高级,但几乎都是披上一个西餐外壳的伪创新而已,要么是西餐式的摆盘,要么是直接套用分子料理。

这种只有形式上的创新,是不足以大范围流行或者获得长久发展的,中餐所需要的创新是本质上和内核上的创新。

我们回到本文最初所提到的问题,中餐是否创新力不足?以我个人的愚见,答案是明显的,中餐确实创新力不足。但是这个创新跟软件、军事等方面不一样,并不是急需和迫切的,也不是致命的,它是可以“慢慢来”的。

餐饮的创新靠的不只是某个人,而是需要所有从业者的投入,从餐饮端到消费者端的双向调研反馈做起,从中餐的做法、原材料等本质去思考和尝试,慢慢地做出创新与发展。

对于中餐创新,你有什么想发表的看法,欢迎评论区友好讨论~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