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剧情

爱插影院(购买家庭影院之前,先了解这些。(DTS篇))

2024年05月10日 靓嘟嘟

DTS的全称为Digital Theater Systems,数字影院系统。主创者之一为电影导演斯蒂芬-史匹柏,因为感觉电影院的音响系统水平不足,音质不理想,所以balabala……,好像很多公司喜欢用这个借口,包括THX的卢卡斯也是这个借口。直接说我有个想法,效果好,能赚钱不行吗?

DTS格式比其竞争对手杜比的杜比数字AC3晚了4年面世,和杜比AC3一样搭配5个声道和一个低频声道,但慢上市以为着更多的资源。由于码率比AC3高得多,所以声音细节,动态,连贯性均全面超越杜比AC3。DTS的最低码率也比AC3的最高码率高。当然,DTS格式占用的容量也大得多,好在DVD中的D9能容纳8.4G的数据,基本上附带DTS音轨的发行电影DVD均是D9(D5,单面单层4.7G,D9单面双层,8.4G,D10 双面单层,9.4G,D10需要翻面,我至今只有一张D10电影DVD,两部电影被集成在一张DVD上,一面是《阿波罗13号》另外一面则是《独立日》)。

可能当年很多老实人极少有机会看到DTS音轨的DVD,因为老实人只买正版。正版的广告中介绍了正版DVD的画质更好,音质更好,一切都是好的。但实际情况是正版DVD大多是D5版本,正版发行公司为了加插不可跳过的广告,硬是压缩正片的容量,所以那个年代,正版DVD的画质很糟糕,甚至连DVD最基本的可变屏宽都无法提供,只提供4:3的画面,比VCD稍好的画质,假的AC3音轨,怎么假?就是5个声道全部是一样的。而片头的商业广告却是真的很清晰,只有购买进口发烧版DVD才能获得好画质,而那些价格高数量少,大部分还没中文字幕。反过来,盗版DVD基本都是D9版本,最佳的画质,可变屏宽比,多结局,最好的中文字幕还港译、台译、大陆官方各一条字幕轨,杜比AC3-DTS双音轨,部分电影甚至两个AC3音轨,加一各DTS音轨和一个立体声音轨,英语、粤语、国语各来一份。而一张正版DVD的价格可以买10张盗版DVD。无论价格还是质量,全面被盗版按在地板上摩擦。

第一部搭载DTS家用音轨的电影是1997年1月发行的《侏罗纪公园》DVD碟片(比第一部杜比AC3 DVD碟片《蝙蝠侠归来》迟了近一年),一发布就引起了轰动,除了电影好看,就是片中的声音表现。自此,杜比数字,DTS两大格式一直引领着AV解码器的发展。

随着家用环绕声技术的发展,5.1声道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高端家庭影院功放已经升级到7.1,杜比拿出了压箱底的杜比定向逻辑技术,将5.1扩展到7.1声道。而DTS则更进一步,拿出了DTS Extended Surround,既DTS ES 6.1,实际在家庭影院搭配时,6.1多出的一个后环绕声道则被分配到7.1的两个后环绕,从而实现和杜比环绕声的兼容。

整个DVD时代,DTS可以说非常活跃,还推出了DTS96/24,在DTS基础上发展的高取样、细致版,采样率高达96kHz,每取样比特升至24 bit。采用DTS 96/24的电影并不多,而且大多时音乐类电影,比如张学友、周迅、金城武主演的音乐电影《如果-爱》就有DTS 96/24版本。

同时发展虚拟技术,出现了DTS NEO:6虚拟技术,可以将5.1的DTS虚拟成7.1。

同时发展出DTS CD,也就是在CD碟上存放DTS音轨,可以在带解码的DVD机上获得多声道音乐,有点想和SACD和DVD-AUDIO竞争的想法。可惜多声道音乐发展并不顺利,SACD多声道版本和DVD-AUDIO基本也没发展起来。

DVD经过10年发展,最终在HD-DVD失败后让位给了BD,因为容量超大,基本容量25G的D25直接是DVD翻了2.5倍还多,D50甚至达到50G容量(单面双层),D100,(双面双层达到100G),而BD的全高清是1080P,一部高码1080P电影,连上音轨,大概在10G-40G之间,码率越高画质越好,能塞入更多的音轨,更多的电影结局,对的,你在电影院只能看到公映版,而在家可以看到很多内容不同的导演剪辑版,加长版等等。

音轨不再需要压缩了,索尼为了推广BD,塞入了不经编码的全CD音质LPCM7.1,别忘记了索尼还是一家电影公司。BD的发布意味着家庭影院进入次世代。而杜比实验室则推出了杜比TrueHD格式(上一片文章有介绍),DTS公司则推出DTS Master Audio,无损压缩8声道96/24 LPCM音轨。可以看出,DTS想复制DVD时代的成功,还是在采样上去得更尽。但事实DVD时代DTS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因为杜比数码其实开发时间早了几年,声音压缩率大给了DTS瞄准了高端用户需求。但到了BD时代,DTS过分强调声音动态,却忽略了声音自然度。实际在对比时,DTS声音打击感更强,而杜比TrueHD则更自然更流畅。

杜比的定向逻辑升级到IIX,已经能虚拟出11声道,而DTS则顺应声道增加,推出了DTS NEO:X,采用利用矩阵方式虚拟出11声道,当年天龙的A1HD旗舰合并AV功放已经能达到11声道输出。

其实在BD时代,已经不需要纠结哪个环绕声格式,碟片给什么格式就用什么格式,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更大的不确定性即将发生,在BD后期,UHD超高清蓝光发布,但时代变了,不再极限于购买影碟。HTPC也开始流行,硬盘播放器也开始出现,碟机市场萎缩。4K HDR的出现,在大家都期待下一代环绕声格式能给多少原生声道时,杜比实验室一出手就把声道数量给封顶了,推出了杜比全景声。家用直接推高到32声道,而且是智能分配。此时DTS无奈只能赶快接招。在杜比全景声推出一年多之后,DTS终于推出应对格式,DTS X。

怎么看怎么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因为虚拟技术升级到NEO:X了,而新的智能环绕声却叫DTS X,这样DTS NEO:X和DTS X放一起就有点让人凌乱了。而新的DTS X虽然也和杜比全景声一样采用物件向导,但对音箱的摆位则比全景声相对宽松一点,没要求那么准确,而且能用杜比全景声的摆位方式。

由于自BD时代,DTS的领先优势已经几乎没有,DTS为了发展,更多的和其他小众环绕声格式合作,将他们的编码打包成DTS,比如AURO 3D就需要走DTS音轨,但AURO 3D的音箱摆位比较特殊,和全景声布置不同,需要大范围调整音箱位置。而且有此音轨的电影极少,可以忽略。而和IMAX合作的IMAX Enhanced(IMAX家庭版)更只能走DTS音轨,走DTS X同样音箱布局。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