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田有金(太仓撤县建市30周年|“金太仓”铺开“绿画卷”)

2023年11月08日 靓嘟嘟

编者按:太仓,东望长江、毗邻上海、依港而立、因港而兴,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交汇点。从30年前撤县建市,到如今“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太仓人民在娄东大地书写了“接轨上海、以港强市、对德合作”的时代答卷。为全方位回望太仓30年发展的历史记忆,和在新时代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谋求城市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现实进程,上观新闻推出太仓撤县建市30周年专题策划,进一步展现,太仓在新征程上谱写的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新篇章。

昔日江滩变公园,草木繁茂、百鸟栖居、游人如织,处处生机盎然……这就是“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太仓。这座以“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为城市定位的城市,实现了生态宜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它不仅工业发达,还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花园型城市;它不仅是全国百强县,还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单第2位。处在长江入海口位置的太仓,用一江清水守护起长江大保护“最后一公里”,更用全方位的绿色发展为“金太仓”的发展图景绘上多彩的颜色。

生态优先,守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公里”

坐落于“江尾海头”的太仓,具有“通江达海”的区位特点,守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公里”,太仓一直在行动。

太仓拥有38.8公里长江岸线,过去的十年,太仓深入开展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取消入江排污口,每年减少入江排放量约840万吨。同时,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长江岸线绿化保护修复。

沿江而看,从白茆口湿地到七丫口湿地,太仓“黄金水道”的“含绿量”构筑起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行走在璜泾镇的白茆口生态湿地,大片芦苇随风摇摆,高大的水杉林整齐耸立。据观测,目前璜泾镇白茆口生态湿地已经有108种鸟类,其中18种是新来物种,越来越多的鸟类出现在长江岸边。

不仅局限在长江口,太仓还通过新技术不断提升区域内的水系保护。在新农村的中心河内,太仓已经开始布局使用无人驾驶清洁船,执行河道保洁任务。据介绍,使用无人驾驶清洁船,单次清洁面积可提升20%,常规区域清洁维护效率可提升至300%。

在“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城市定位指引下,太仓描绘出了“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田园城市画卷。如今的太仓,已经高标准打造了沿江“万亩绿廊”,完成沿江成片造林2200余亩、绿化岸线长度13.8公里,持续改善长江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2.4%。

产业升级,绿色低碳显示范

对于通江达海的太仓而言,物流和贸易就像这座城市的无数毛细血管,将太仓与世界各个角落深度绑定。一条广州西路,汇聚了耐克中国物流中心、乐歌太仓配送中心、弗玛仓储、拉夏贝尔物流中心等一众企业物流基地,成千上万的货物不停歇地从这里走向远方。创新也在这里发生。

3月,广州西路上的耐克中国物流中心迎来一个新变化——耐克中国零碳智慧物流园揭开面纱,随着风力发电项目及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库项目正式启用,园区就此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这也标志着该中心全面转型升级,成为中国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

耐克是太仓现代物贸产业的龙头企业,已落户太仓20多年。作为耐克全球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每年从这里发出的货物达1.5亿件,相当于每个月发货量超过100万件。耐克中国零碳智慧物流园的启动,不仅是耐克迈向“净零”目标的里程碑,也是太仓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标杆示范”。

在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的辩证归一中,太仓既“破茧”又“出圈”。生产、生态、生活实现有机融合。30年来,太仓一以贯之坚持制造业立市,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

一个月前,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率队在深圳、东莞考察企业,深圳“工业上楼”的创新探索,给太仓党政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出于对发展质量的追求,太仓正在加快企业入园步伐,推动产业发展集约化、节约化。

依托对德合作的深厚基因,太仓还创新开展中欧碳中和合作项目,与德国GIZ国际合作组织开展合作,共建中德(太仓)绿色低碳合作园区。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太仓不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工厂。

区域内的江苏宝洁有限公司致力于从2020年到2030年实现减少50%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工厂100%使用可再生能源、100%包装实现可循环或再利用等目标,目前已提前达成全部目标,并实现了生产环节零温室气体排放、固废零填埋、废水零排放,成功创建了省级绿色工厂。

以“绿”助“金”,构筑城市发展新空间

在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中,太仓位于榜单第7位。不过,与前十的其他城市相比,太仓土地面积最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太仓发展空间提升的支撑。

近年来,太仓不断破解空间资源制约,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用全新的产业载体模式盘活存量土地,同时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更大力度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加快建设新型产业社区,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多产业发展空间得以溢出释放。

承载城市未来发展的娄江新城,在规划建设之初便融入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宜居的典范新城。近年来,娄江新城滨河公园、科教创新区生态景观绿化、重要道路沿线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相继落实,景观功能与海绵效果有机结合,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项目还入选“中国‘全域海绵’项目典范案例”。

当前,娄江新城规划构建了“四纵四横”水绿廊道,设置由46座公园组成的四级公园体系,人均规划公园绿地18.9平方米,构建形成15公里以上的城市生态绿道,处处可以感受到新城绿色发展的脉搏。随着全域建设的全面启动,娄江新城正着力构建新城水网绿网,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打造绿色宜居新城,持续擦亮绿色名片。

在农业上,近年来,太仓打造智慧农业生产场景,持续推动各类感知设备、嵌入式设备、自动控制设备落地应用到生产之中,启动“智慧农机”示范工程,营造智慧农业新“生态”,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城厢镇东林村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循环产业链,形成了“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的现代农牧循环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俯瞰太仓城市发展轨迹,天蓝地绿、河清湖美已成为人们最直白而深情的表述。“一心两湖三环四园”涵养着这座城市的生态体系,贯通绵延的新浏河风光带,“出门见绿、移步见景”的公园极目入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在太仓人的眼里已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奋力追求的一个更高发展阶段。这个江南水乡正在“金太仓”的时代画卷中不断铺开更多的写意绿色。

栏目主编:王成浩 文字编辑:俞宏浩

专题

来源:作者:田栋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