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代表作是什么意思(在书房中“照见天地心”)

2023年11月08日 靓嘟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西周虢叔旅钟。 杜建坡摄

清乾隆帝题花卉诗管紫毫笔及笔匣。 故宫博物院供图

元代造云石。 杜建坡摄

明唐寅《双鉴行窝图》。 故宫博物院供图

提起书房,你会想到什么?是寒窗苦读、古卷青灯,是汗牛充栋、插架万轴,还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房不仅是读书、立言、藏书的地方,更是士人精神和文脉赓续的象征。故宫博物院近日开幕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旨在探讨和阐释中国书房的文化内核以及如何赋予“书房”这一意象以时代精神。展览不仅从故宫藏品中精选出多件珍贵文物,还展示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古今对话,启发“当代如何走进传统,传统如何启迪当代”的思考。

文房藏珍宝

走进故宫西雁翅楼展厅,展墙上取自苏轼墨迹的“委怀琴书”4个大字,将观众引入清雅宁谧的文化空间。本次展览策展人、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介绍,展览分为3个单元,第一单元“委怀琴书”包括星空、五经萃室、图书、文房四宝、文人赏器五部分。入口处的星象图让观众“仰望星空”,将天上的壁星和地上的鲁壁联系起来,拓展对书房文脉的思考和对书房空间的想象。“壁星又称壁宿,是北方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古人认为它是‘天上的图书库’。鲁壁是孔子故宅中藏有古籍的墙壁,后世以鲁壁借指古代文化典籍。”王子林说。

五经萃室是紫禁城内的一间书房。清代乾隆皇帝将相传为岳飞之孙岳珂所校刻的《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合在一起,存于昭仁殿后西小间,名曰“五经萃室”。五经是中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是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展厅里还原了五经萃室的布局:上方悬挂乾隆楷书“五经萃室”匾,匾额下是6扇紫檀髹漆炕屏,屏心刻有乾隆所著《五经萃室记》,阐述了五经的重要性、宋代岳珂所刻五经的精致程度、散聚经历和五经萃室名称由来。炕屏前的楠木六屉炕桌,原来用于盛放岳氏版五经。

文房四宝与读书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展厅里陈列的宫中文房用具非常精美,引得观众驻足细赏。一件饰有云山水岸图案的红漆笔匣,里面装着50支毛笔,每支笔材质、装饰、笔头造型各不相同,笔管上分别题有乾隆在不同时期所撰咏花诗。

安徽巡抚朱珪向乾隆进献的仿南唐李廷珪墨,藏于特制的黑漆描金墨盒中。盒面正中题“泽古怡情”四字,表达了乾隆帝对于“还政”后潜心读书的渴望。橘色描金二龙戏珠纹蜡笺是典型的清代圣旨用纸,纸面绘有二龙戏珠图案,笔触灵动。古朴的端砚与精致的玉雕砚屏相配,尽显古人文房物事之考究。

令人称绝的还有乾隆御用的紫檀木旅行文具箱。这是一套箱装形式的组合文具,按动机关并将木箱整体翻转过来,便会转化为一张高40厘米的书桌。箱内置有布满层、格、槽的盛物盒,用于盛放各种文房器物,包括珐琅、漆器、玉器、瓷器等工艺精品,可谓一个移动的书房。

心怀家国情

第二单元“正谊明道”位于午门展厅,分为修身养性、家国情怀、仰观宇宙三部分。在古代,读书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代唐寅《双鉴行窝图并书记册》点明了书房是文人的修身养性之所。此图是唐寅为友人汪荣“双鉴行窝”书屋所作,以夹室二池喻双鉴。图记中以金、水、心为鉴,说明修养心性以明道的重要性。

展厅中间,乾隆楷书“正谊明道”匾引人注目。王子林介绍,“谊”同“义”,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谊明道”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是历代儒生自我修炼的标准。

此匾旁边的《大宝箴》挂屏也是乾隆手书,原来悬挂于皇帝日常所居的养心殿,意在时时自警。《大宝箴》为唐代张蕴古所作,是对君主的规劝警诫。文章认为君主应该严格自律,励精图治,爱护百姓,大公无私。

虢叔旅钟是一件体现家国情怀的重器。周人为加强礼制建设,通过铸器做铭来颂扬祖德、刻纪功烈。西周晚期虢叔旅曾为其父铸编钟一套,此为最大者,铸铭文91字。铭文在追述祖先功烈、告祭自己荣誉、感念王室恩赐的同时,突出宗族体系的传承,表达了福荫家国、惠泽子孙的祈愿。

南宋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卷》、明代徐渭《行书昼锦堂记轴》、陈淳《行书岳阳楼记卷》等书法作品,反映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文天祥30岁时写信祝贺包恢(宏斋)晋升新任,其时文天祥与权臣政见不合,外任江西。信中表达了对时政的忧愤和对包恢“忠忱爱国”的景慕,又述及在江西缴寇等政事,体现出儒家士大夫对国家忧难的关切和忠正之气。

仰观宇宙部分展示了几幅难得一见的珍贵画作。“郭熙《窠石平远图轴》堪称‘神品’,在我印象中有二三十年没对外展出了。”王子林说。郭熙为北宋山水画名家,著有《林泉高致》,阐述山水画创作理念。这幅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天地开阔、物我两忘的情景。画中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纤尘。岩石缝中生长的杂树,虽叶已落尽,但仍老枝遒劲。溪水在原野上潺潺流淌,寓意萧瑟中暗藏生机。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表现了江南烟云变幻之景,山、云、天、地、水在氤氲墨色中融为一体,意境幽缈。这种题材被后世称作“米氏云山”,为米芾、米友仁父子创建。米芾该题材画作不存。此图为米友仁代表作,是宋代新风格山水画,对后世画坛影响很深。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是明末清初画家原济(石涛)的作品。图绘重嶂密树,溪桥城墙,屋舍隐约,小路蜿蜒,好一派北方山川雄浑壮阔的景象。题名“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图后所写长跋,表达了画家师法自然的创作思想。

雅集传佳话

第三单元主题为“结契霜雪”,位于东雁翅楼展厅,包括三友同德、雅集唱和两部分。“岁寒三友”松竹梅是文人品格的象征,常与书房相伴。展厅入口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采用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还原了紫禁城内的“香雪”书房。“香雪”是养性殿西暖阁的一间书房,由乾隆亲自参与营造,仿养心殿梅坞而建。室内以白石依墙堆砌出山景,并于壁间装饰松竹梅贴落画,表达了“仰观香雪海,坐觉太虚宽”的意趣。

古代文人常于书房、花园、山林之间相聚,俯仰天地,抒发感怀,诗文唱和,这种聚会称为“雅集”。历史上著名的雅集有魏晋时期的兰亭雅集、唐代的香山九老雅集、宋代的西园雅集、明代的杏园雅集等,成为当时和后世文艺创作的经典题材。

此次展出的米芾《行书兰亭序跋赞卷》、明人绘《西园雅集图卷》、沈时《兰亭修禊图卷》等,均是以雅集为主题的书画作品。《行书兰亭序跋赞卷》为米芾题《兰亭》传世数种之一,以行书小字写成,笔精墨妙,神采焕发。

乾隆将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临摹《兰亭序》墨迹,加上《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内府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原本》《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8本书帖汇集成《兰亭八柱帖》,并下旨命刻于8根石柱上,以兹流传。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存贮《兰亭八柱帖》的紫檀木雕插屏。正面屏心板雕兰亭修禊图,再现了王羲之、谢安等魏晋名士在会稽山阴曲水流觞的风雅,留白处嵌有乾隆御制诗一首。屏心板可取出,中间为存放《兰亭八柱帖》的8个抽屉,两侧为刻字填金御笔对联。

展厅中一块奇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王子林介绍,此石为灵璧石,因石“如天风遏云抱崖绮布之势”,取郦道元《水经注》中“造云壁立”而命名,“造云”二字刻于石额间。造云石原为元代苏州玉山草堂主人顾瑛所藏,石上题刻记述了元至正十年(1350年)秋以赏石为主题的雅集盛事。此石后来进入紫禁城,陈设于建福宫惠风亭西北隅。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古代雅集风采,展厅里还巧妙还原了曲水流觞的场面。西汉描彩漆鸟纹耳杯、宋代青白釉瓜棱执壶、建窑黑釉盏等宴饮用具置于蜿蜒的白色展台上,看上去仿佛漂浮于水面。

在展览的结尾,一处多媒体互动装置颇为有趣。艺术家徐冰用符号、表情包等组合翻译《兰亭序》,印于白桦木板上。手指在玻璃前点击,展板上便会出现图符所对应的文字。这种古今融合的方式,为观众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