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黄埔军校地址在哪里(97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助力创办黄埔军校 大批共和国将帅人才从这里走出)

2023年11月09日 靓嘟嘟 浏览量:

来源:南方日报

坐落在珠江江心的黄埔岛,又名长洲岛,是广州东南方的门户。近百年来,它守望珠江口,见证着中国人民追寻强国强军之梦的历史足迹。

1924年6月16日,就在这座岛上,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此后,从黄埔掀起的革命怒潮迅速席卷全国,这片江心小岛也因非比寻常的意义载入史册。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产物和重要见证。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陈赓、恽代英、熊雄、蒋先云、左权等著名共产党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中国共产党人对办好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在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教育模式,对中国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熠熠将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天空。共和国大批将帅从这所“将帅的摇篮”走出,无数黄埔革命军人以青春和生命谱写的动人诗篇,更在红色家书的传诵里生生不息。

江水悠悠,岁月留声,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黄埔精神”,流淌在黄埔岛的血脉之中,继续守望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奋斗之路

军校首创政治教育模式

三月的江面不时泛起烟波,四面环水的黄埔岛依旧草木葱茏。悠悠的珠水默默流淌着,无声诉说着革命岁月的峥嵘往事。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正门上,“陆军军官学校”六个楷书大字映入眼帘。当年,正门前方的码头是登岛的唯一通道。方下码头,报考生抬头便能看见门匾,堂堂高悬校门之上。

1924年,为建立一支忠诚于革命的军队,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岛上创办黄埔军校。一时间,大批有志青年不远万里投奔而来,“到黄埔去”成为全国革命者最流行的口号。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负责人樊雄告诉记者,其实,“陆军军官学校”才是黄埔军校的正式名称。虽然军校后来三易校址、五改校名,但黄埔岛的旧址早已深入人心,“黄埔军校”的通称也由此广为流传。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许多黄埔校友还记得,码头两旁竹牌楼这副震撼人心的对联,“革命者来”的横批曾燃起多少黄埔军人的报国热情。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自创办之初,张申府、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就积极投身办学工作。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董必武等也在全国各地发动青年前来报考。

不同于旧式讲武堂,黄埔军校吸取了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军校设置党代表直接参与领导军校,并设立政治部实行政治教育。

1924年11月,周恩来成为军校政治部主任,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制度。随着熊雄、恽代英、萧楚女等一批“红色教官”的加盟,军校的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步入政治部办公室,陈设修复如故。主任与教官相对而坐,教官们制定教学大纲、编撰教材,热情讨论革命信仰的场景,依然生动地浮现在人们面前。

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一点也不枯燥。据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事务管理部宣传教育负责人周瑶介绍,除理论知识授课外,军校还采用政治演讲会、政治讨论会、政治问答箱等形式,提高学生们研究政治问题的观察力。“当年,不少社会名流都会受邀前来军校进行专题报告。”礼堂里曾回荡着鲁迅掷地有声的演讲,毛泽东、刘少奇、彭湃、何香凝等也在邀请之列。

大革命期间,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出版的报纸刊物就多达20多种。为了在群众中宣传国民革命,军校还在政治部组织下成立了“血花剧社”,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演出,有力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普及。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开创的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多年后指出:“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1927年以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

“将帅的摇篮”人才辈出

参与黄埔军校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开拓与创新。这所革命的熔炉也为中共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其中,仅在广州黄埔军校本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中就有共和国元帅4位,共和国大将2位,共和国上将7位。“将帅的摇篮”名不虚传。

据资料估计,黄埔军校本校前六期中共党员不少于800人,约占1927年初广东省党员人数的十分之一,其中可辨认的有600余人。

“中共黄埔特别支部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樊雄介绍说,为在教职员和学生中吸收共产党员,壮大、发展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增设中共黄埔党团,受中共广东区委领导。

这些共产党人不但是军队中的骨干,更是战场上的先锋。他们日后投身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用青春与生命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纪念馆展厅里,悬挂着一幅正在太行山下策马前行的军人画像。虽说戎马倥偬,戴着眼镜的将军神态自若,自信的笑容里还带着几分书卷气。他就是著名的共和国大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陈赓。

陈赓军事斗争生涯将近40年,征战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军队到过的所有战场。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到新中国的军校建设之中,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奠基人之一。

与陈赓同为“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培养的将才。经中共湘区党委推荐,他以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从入学到毕业,蒋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考试的第一名。

在波谲云诡的大时代里,共产党人也在考验中不断成长。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排挤共产党人。他以官阶为诱饵,再三劝说蒋先云脱离共产党。“官可丢,头可断,而共产党党籍不可弃。”蒋先云如此表白自己对信仰的坚守。

蒋先云在北伐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距离校本部不远的仑头山上,坐落着为纪念参加北伐英勇牺牲的黄埔军人而建的北伐纪念碑。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方尖碑东西两侧“捐躯救国”“为民牺牲”的字样,分外引人注目。

在300多位烈士的英名中,记者找到了独立团第一营营长、黄埔一期学生曹渊的名字。“誓当以我热血灌溉革命之花也。”北伐临行前,曹渊将心声留在了信函里,却以鲜血和誓言谱写黄埔精神。他在攻打武昌城的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当我们说起‘将帅的摇篮’时,不要忘记黄埔师生中,还有许多尚在成长阶段就牺牲在革命道路上的普通士兵。”樊雄补充道。

“每一次战役,无不有黄埔同学的血;每一个战场,无不有黄埔同学的骨。”这些牺牲在战场上的黄埔师生,虽然葬身异地,黄埔军校却永远成为他们的安魂之处。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的先进性,也将与他们光辉的名字一同永垂青史。

红色家书再现黄埔军魂

与南征北战的黄埔师生一样,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校本部也历尽岁月沧桑。抗战期间,校本部不幸遭受日军飞机轰炸,夷为平地。直到199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旧地基上斥资重建,军校旧址重现了昔日风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除了见证革命征程的遗迹外,纪念馆还有一笔沉甸甸的无形财富:黄埔军人留下的红色家书。

从去年3月开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声临其境·革命的黄埔”栏目,由金牌讲解员在云上为听众解读黄埔家书。

铮铮铁骨亦柔情。恽代英《明志信》、卢德铭《行军书》、袁国平《致侄信》……革命者对家国最真挚的爱,凝结在一封封的家书里。拨开历史的尘封,家书里的声音仍是如此鲜活感人。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陈毅安留给妻子的54封家书,见证着革命伴侣相濡以沫的爱情。1923年,他与18岁的李志强一见钟情,定下终身。不久,陈毅安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进黄埔军校学习。

分别的日子里,家书成为他与恋人联系感情的唯一纽带。“祖父的54封家书里,在黄埔军校给祖母写的就有19封。”陈毅安之孙陈正烈说。

起初,恋人舍不得陈毅安上前线流血牺牲,希望他毕业后当一名教员。陈毅安却耐心地开导她,给她讲革命的道理:如果所有人都不想自己流血,只希望别人去流血,“那中国一定没有烈士,革命也永远不能成功”。

在《与妻书》里,陈毅安不无兴奋地向未婚妻分享道,他在黄埔军校“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而这个“别人”就是列宁主义。“你若明了他的意义,恐怕你也要同他恋爱了”。

在这位“恋人”的指引下,陈毅安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屡立战功。“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中的名句,记录下陈毅安黄洋界保卫战的辉煌战绩。

1930年7月,陈毅安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回到战场。遗憾的是,妻子再也没有等到丈夫平安回来,只收到丈夫署名的一封“无字家书”——这是丈夫与她约定传达死讯的消息:陈毅安已在同年8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2002年,按照李志强生前的心愿,54封家书由陈毅安之子陈晃明悉数捐献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今,在陈正烈的帮助下,54封家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按原件原样复制后,回到了它们在广州的“家”。为迎接建党百年,“陈毅安家书专题展览”也将在今年夏天与公众见面。

“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这是彭德怀对陈毅安的评价,也是许多黄埔革命军人一生的缩影。他们以身许家、以身许国、以身许党的无声誓词,依旧回响在人们心里。

蹲点手记

跨越时空感悟

革命先辈“清澈的爱”

春,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内外早已春意盎然。当年在空袭中幸存的两棵大榕树,已届两百多岁高龄。它们依旧茁壮地矗立在军校正门两侧,竞发新枝。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个春天,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日记里写下的心声,感动了亿万国人。90多年前,怀揣着同样“清澈的爱”,无数热血青年在黄埔岛聚首。走马楼里,荷花池畔,处处见证着他们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英姿。

“从今天起,就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朴实期许,烙印在每一位黄埔革命军人的心中。

他们没有留下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从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黄埔军人留下的每一步足迹,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书信是传递情感最好的载体。樊雄向记者介绍,纪念馆近年来一直在致力征集、研究黄埔师生家书,并通过系列活动让观众与英烈先贤,展开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19年,黄埔军校建校95周年纪念日恰逢父亲节。“父辈的荣耀——黄埔师生家书演绎主题晚会”在纪念馆的“军校之夜”上演。周恩来、左权、袁国平等共产党人的生动形象,在讲解员的朗诵声中活现眼前。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纪念馆每年都会迎来大批青少年的来访。记者注意到,校本部大院里不时都能看见中小学生的身影。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着专注和好奇。

少年强则国强。黄埔军校军事文化研学营是纪念馆名闻遐迩的社教活动,场场爆满。去年盛夏,研学营就通过网络征集报名的形式,募集到90多位青少年学员参与。在教官的指导下,学员们将蓬松的被子,叠成了一方方小豆腐块。研学营虽然只有一天,却留下了孩子们稚气、阳光而充满汗水的笑脸。通过研学,他们对爱党、爱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下旬,“回顾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活动将在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海军烈士陵园启动。多位党员先锋模范和优秀团员、少先队员,将来到中山纪念林一起播种绿色的希望。

纪念不仅仅是为了回忆,更是为了继承。播下去的是一颗种子,成长起来的将是参天大树。守望家国的重任终将落在青少年的肩上,他们清澈的眼神里看到“黄埔精神”最好的传承。

圆梦故事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事务管理部宣传教育负责人周瑶:

以身作桥让观众走近“黄埔精神”

晨曦中,鱼珠码头上行人寥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事务管理部宣传教育负责人周瑶,却已早早地候在渡口,准备乘船前往长洲码头。

“我们总打趣说,每次上个班,总要‘海陆空’都走一遍。”为了在游客到来之前上岗,周瑶在初入职的时候每天都要先从公交换地铁,赶上8时45分的第一班渡轮。

周瑶还记得,有次晚了几分钟没赶上渡轮,只好坐小渔船过江。一叶扁舟在茫茫珠江随波飘荡,仿佛还有那么几分山水里的诗情画意。

2015年,刚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的周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从此与军校结下不解之缘。

6年来,她一直服务在宣传教育的第一线。而选择纪念馆,也意味着选择了周而复始的忙碌工作。

报考纪念馆前,周瑶刚刚拒绝了互联网公司的高薪聘请。放下名校“光环”,来到偏远的黄埔岛默默坚守,她的抉择让身边人感到难以理解。

“我是学社会学的,这里让我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在周瑶看来,博物馆讲解员并非单纯的“传声筒”,更是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

踏上陌生的工作岗位,周瑶依旧不离“学霸”本色。她以扎实的中英双语讲解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还利用空余时间,写作发表了《中国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反思》等6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还是在产假期间写成。

“学了7年社会学,写惯了。闲下来就想:是不是该看看书、写写论文了?”她笑道。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让周瑶看得更高更远。她的讲解也越来越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2016年“广州文博讲解大赛”上,周瑶获得了一等奖和最佳讲解词奖。但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4年前清远某职业高中举办的宣讲会,这是她首次将黄埔军校的故事带出黄埔岛。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宣讲会上,当周瑶读到左权留下的最后一封绝笔信,台下传来了抽泣的声音,泪水模糊了听众的眼睛。

第一次走进纪念馆时,黄埔军校学生宿舍床上被薄如纸,床下行军训练简陋的草鞋,周瑶至今历历在目。如今,她也立志将这份触动传达给观众。

“虽然英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为国献身的精神可以超越时光,感动当代观众。”担当红色文化讲解员,让周瑶的肩头更多了一份告慰英灵的职责:“我想对他们说: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仇敏业 见习记者 孙羽嘉 通讯员 刘璐 罗群佳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