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奎屯美食(美味人间吃货指南——新疆伊犁篇)

2023年11月09日 靓嘟嘟 浏览量: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伊犁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级行政区,又辖县级行政区的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因雨量较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或塞外江南。

特色美食有薄皮包子皮提曼塔、阿尔曼奶茶粉、布尔哈雪克炖鱼、怪味面、哈萨克烤饼、炒羊肚、大漠驼肉、家常拌面等。

霍尔果斯粉汤

回族人民的一种风味佳肴。粉汤的主要原料是凉粉块(主要为豌豆粉)外,还选用肥瘦适中的羊或牛肋条肉切成碎块,加盐和准备好的姜粉、花椒粉、胡椒粉、洋葱、酱油、陈醋爆炒,加肉汤,猛火烧滚,然后改用小火炖至肉烂,再加上适量圆白菜和切好的粉块、菠菜、红辣椒、水发木耳等,烧成即成。粉汤色、香、味具佳,风味独具。

伊犁抓饭

原是乌孜别克风味饭食,称“颇劳”,也是伊犁各族人民最喜欢的佳肴。少数民族食用抓饭时,先净手后掇而食之,故汉语称之为“抓饭”。主要原料是大米、洋葱、胡萝卜、羊肉(牛肉或鸡、鸭、鹅肉也可),有的还放葡萄干、杏干等。抓饭油亮生辉,肥嫩爽口,营养丰富,是民族风味饭食的上品。

纳仁

是独具草原风味的食品,也是哈萨克人家里待客的佳肴。纳仁,又称手抓肉。通常用现宰的连骨羊肉切成十二块,加上燎洗干净的羊头煮成。汤内只放盐,起调味作用,保持肉鲜味香的特点。肉取出后,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面片,捞出装盘,把肉放在面条上,这就是纳仁。食用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再浇上点切碎的洋葱或蒜泥等佐料,其味鲜美无比。肉端上桌后,一人主刀,将肉削成碎块和面搅拌后,用手(亦可用勺或筷子)缀食,故又称手抓肉。

莫尔雪克

新疆锡伯族的“莫尔雪克”,意思是“碗里盛的菜肴”。这个菜肴全是用羊身上的杂碎做的,其花样之多,做工之细,味道之鲜,都是宴会上和饭店中难以见到的。新疆锡伯族人把这种菜肴称之为“全羊席”。按新疆锡伯族人的习惯,家里来了贵客,或是远道而来的好友,主人才会宰羊做全羊席。全羊席是用新鲜羊的心、肝、肺、大肠、小肠、肾、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血清等杂碎做成,每一种杂碎做一种带汤的菜,分别盛在16个小瓷碗里,每碗都盛得不太满,随吃随添,始终保持热气腾腾,每碗菜里还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葱花,看起来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吃起来香喷喷的,沁人脾肺。

布尔哈雪克炖鱼

布尔哈雪克炖鱼是伊犁河谷锡伯族的一道特色菜品,风味独特,下酒尤绝。不知当初身在河谷的林则徐是否有机会品尝过布尔哈雪克炖鱼。至少现今的游客都能享受到布尔哈雪克炖鱼。布尔哈雪克,这种野生香草,形似树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布尔哈雪克译成汉语叫椒蒿,本意也就是鱼香草。鲜香的鱼加上布尔哈雪克的清香让人馋涎欲滴,尝一块鱼肉,鲜嫩肥美;喝一口鱼汤,回味绵长。

薄皮包子皮提曼塔

除单独食用外,还常和抓饭在一起混合吃,称为抓饭包子,这是维吾尔人上等饭食之一。维吾尔族 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薄皮包子,叫“卡瓦曼塔”(葫芦包子),馅用葫芦(这种葫芦,脖子长、皮呈酱黄色、略带甜味,是维吾尔族喜食的蔬菜)、牛羊肉拌少许洋葱、精盐、清油及胡椒粉等佐料,皮同薄皮包子。这种包子馅里汁多,咬一口其汁顺嘴往下淌。每当这种葫芦上市,维吾尔族便开始做这种包子,秋季还储存葫芦,以备冬季食用。

馕包肉

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人最主要的传统面食品之一。“可以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馕”,是馕重要性的最好概括。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 50 多种,主要有肉馕、油馕、片馕、窝窝囊和芝麻馕。“艾克曼馕”是最大的馕,直径 30~40 厘米;“托喀西馕”是最小的馕,直径 3-5 厘米;“窝窝囊”维吾尔语叫“格尔黛馕”,是最厚的馕,厚 7-10 厘米;“片馕”四周厚,中间薄,最薄处仅 0.3 厘米。馕的主要原料为面粉,制作时可以根据不同口味配以鸡蛋、清油、洋葱、芝麻、牛油、羊油、盐、冰糖等。维吾尔族馕做工精细、香酥可口,含水份少,外干内酥,久储不坏,便于存放,一般打一坑馕可以吃十天半个月。

风味包子

伊犁的包子,有烤制的、煎制的、蒸制的,方法各异,滋味也不相同。最常见的有烤包子、水煎包子和薄皮包子。馅料一般都用羊肉或牛肉、洋葱和盐调成,并加适量孜然、胡椒等佐料。水煎包子用发面,包馅成坯,然后将包子一个个摆在烧热后涂上油的平锅内,浇汤、洒干面粉,将锅盖扣紧,10多分钟就熟。它的特点是:油亮金黄,吃起来松嫩爽口,油而不腻。烤包子和薄皮包子都用“死面”,即用盐水揉制的面,做成包馅成坯,不过烤包子坯是长方形的,便于在馕坑内贴烤;而薄皮包子做成圆锥形包坯,用蒸笼蒸熟。同样的原料,因做法不同,而滋味各有特色。

熏肉和马肠子

初冬开始,哈萨克人家屠宰牲畜准备冬肉,腌制熏干越冬,冬肉要吃到来年的春天,哈萨克把这种肉称“索古姆”。索古姆是熏肉或腊肉的统称,哈萨克人的索古姆中,用马肉制成的马肋腊肠“俗称马肠子”最有名。马肋腊肠用肥嫩的马肋条肉连骨装肠加工熏制成,是熏肉中的上品,哈萨克人称“尕孜”。用熏马肠和熏鹅肉做抓饭是冬日上乘的待客风味佳肴。

手工冰激淋

伊犁大大小小的巴扎上,总有那么一个冷饮摊冰激凌高高堆在大盆子里。把白砂糖,面粉,鲜奶,鸡蛋,奶油,蜂蜜,酥油,黄油等等倒进一个桶状制冷机里,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停转动,厨师再用木棒不停地搅拌,最终在冰块的制冷下配好的料就变成了冰激凌。最后用大木勺从制冷机里放进盆子中。不是吹牛,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的新疆手工冰激凌,能秒杀每个挑剔的舌尖。

辣罐和血肠

辣罐是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通常将肉馅剁好,选用长辣椒切成2厘米一段将辣筋取出,再将肉馅灌入,挂糊后用油炸成金黄色捞出装盘上席。有的还要浇汁,吃起来香辣带甜,开胃爽口,能刺激食欲。特别是用发面饼卷食,风味更佳。 锡伯族的血肠也别具一格。宰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拌上剁碎的羊油和羊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料后灌肠,捆紧扎实,放入锅中煮熟即成。切片乘热食用,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椒麻鸡

椒麻鸡是新疆的一种特色风味菜。煮熟后要用手撕成小块儿,加上洋葱、秘制的椒麻汁等辅料拌匀即可,其味麻、辣、香、鲜,吃到嘴里麻的就像刮大风,辣的头上直冒汗,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就这么流着口水忍着辣,吸溜着一口一口细细品尝下去。

面肺子

用特殊的方法将内脏和面筋结合在一起,有客人时,将面肺子和米肠一起切好放在碗里,再从旁边的大锅内舀一大勺滚烫的羊汤浇在上面,撒上香菜,加些香醋,调点辣子,一碗下肚子,酸辣香润。

油沓子

油塔子形状似塔,是西北回族人发明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现在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美食,例如新疆伊犁的维吾尔族人除了用白面和油做成油塔子外,还延伸了油塔子的内容,做成一种叫“赛维孜”的油塔子(即黄箩卜油塔子)。

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又名为沙湾大盘鸡,是新疆名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用料为鸡块和土豆块,配皮带面烹饪而成。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餐桌上的佳品。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大盘鸡“被评为新疆十大经典名菜。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