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黎家大院(奉新一个村子,有几幢神秘的老屋…)

2023年11月11日 靓嘟嘟 浏览量:

前几天我介绍了江西奉新澡溪乡杨坪村的当代民居,惊艳了不少读者,今天我带读者见识一下杨坪村魅力多多的传统民居。

(杨坪村传统民居建筑群一隅)

杨坪村历史悠久,从战乱中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不少至今仍然令后人啧啧称道的民宅,这里着重介绍四幢可圈可点的老屋堂。

(杨坪村张家祠堂)

从杨坪三联水口上去不远,有一座张家祠堂,这座祠堂保存比较完好,尤其是祠堂中间十来根丈余高的的擎梁石柱,厚实挺拔,寂寂无声,气势凛凛。

在杨坪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个向我介绍张家祠堂的村民,都不是张姓,可是他们却像介绍本家祠堂一样如数珍宝,掩饰不住对这座祠堂的赞赏和崇敬之情。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杨坪村有近二十余个大大小小姓氏,村民们却能和谐相处水乳交融了。

张家祠目前正在修葺,这是他们重新复制的堂号“追远号”匾额,不久,重修的宗祠将焕然一新,笔者借此短文恭祝杨坪张氏枝繁叶茂。万代兴旺!

(杨坪黎家老屋下)

这是杨坪黎家老屋下,是杨坪村最早的一栋民居,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保存完好。站在屋前禾场上可见六个门头同进,规模委实不小。

每个门头之间都有过道相连,从长长的过道走过去,犹如行走在时光的隧道之中。过道两边均有房间或小厅相对,足见屋堂里当年的旺盛人气。

以前住在这里的一户人家虽然已在老屋旁建了新宅,仍割舍不下居住了多年的老屋堂,经常在此打理家务。

我这是第二次来游览黎家老屋下,2019年暑期,我与杨坪和南昌的几位老同学曾在黎家老屋前合影。

这幢老屋是黎家大院,因它的建筑年代比黎家老屋更晚,当地人习惯称它为新屋下。

黎家大院虽然建筑年代比黎家老屋晚,但它的名气要大得多,为江西知名讼师黎朝民出资建造。工程耗时整整十四年。

奉新上富曾有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崇文师院”,据曾在书院就读过的百岁老人龙家祊介绍,修建崇文书院的资金均由石溪西坑的黄家望族和澡溪杨坪的黎朝民捐献,故崇文书院又被称为“西坪书院”,可见当时黎家财力了得。

黎家大院占地一万四千余平方米,有一百零八间。大院外有高大气派的头门和环绕的石围墙。内屋为三重大厅纵向对进,六座天井横向排列,构成了纵横交错的非凡格局。厅内根根巨柱拔地而立;片片大门,严丝合缝,构造十分考究。

屋堂内梁檐之间斗拱相连,凹榫对接,十分精准;门窗额板,描龙绘凤,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相传大院落成庆典之日,人山人海,披红挂彩,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特别是当省府要员题写的“世大夫第”的横牌匾额悬挂于大厅门口上方之时,欢声雷动,为老一辈杨坪人引以为荣。甚至有人评说,黎家大院堪称山西乔家大院在江南的翻版。

站在气势轩昂的厅堂中间,仿佛看到了黎家大院鼎盛时期的万千气象。

黎家大院院门前的田边,至今还放着两根巨大的石条,是从七八里路远高山上的“腰子石”上凿下来的,见过这两块石条的游客都百思不解:当年没有公路,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如此巨大的石头是如何从山上运下来的呢?

这张照片曾在我介绍杨坪的文章上出现过,是颇有名气的“蓝氏祖堂”。这座民居,一幢两套,对称齐整,气势不凡,蕴含了不少客家围屋的建筑元素。

祖堂前宽阔的禾场蔚为壮观。

这是祖屋内的“松圃堂”。


这是祖屋内的“敦厚堂”。

两个堂号内的文化氛围都十分浓厚。两边墙壁上,保留着三十多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诗词对联,如“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水静欲为梅写照,月明常有鹤飞来”,尤其是明代举人亲笔题写的诗联,“清能不染莲君子,动则和声竹雅人”更是别具一格,诗联文字隽永,意境深远,书风老到,笔力遒劲,常常引得书法爱好者惊叹不止。

我惊异地发现,蓝家祖堂多处都张灯结彩,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而我看过奉新境内的不少祖堂,大都肃穆有余,人间烟火味不足。我很认同蓝家人这种理念,时代变了,生存环境好了,后裔步入祖堂,既生敬仰之意,又沐温馨喜庆之风,应该是对传统民俗文化一种更受欢迎的传承吧?

关于蓝家祖屋,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亮点,到下一篇介绍杨坪村得天独厚的旅游风光时再展现出来,先给读者留下一个小小的悬念吧。

作者:龙江河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