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禄米仓胡同(胡同故事|禄米仓廒见证王朝百年兴衰)

2023年11月11日 靓嘟嘟 浏览量:

在建国门地区仍保留有一处

较为完整的仓廒

所谓仓廒即特指明朝年间

粮仓内的贮藏室

其名禄米仓

建国门的禄米仓胡同也是因它而得名


▲图为禄米仓大门老照片,该仓围墙及仓廒均由大城砖砌成,每廒5间,面阔23米,进深17米左右,高约7米。仓顶覆合瓦,顶开气窗,两山为悬山五花山墙。

禄米仓见证王朝兴衰


论前世,禄米仓是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是明清两代南粮北运、储存京官俸米的建筑产物,也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



▲禄米仓仓廒老照片。

禄米仓在清朝康熙二十二年为繁盛之时,时有仓廒57座,几乎占到整个禄米仓胡同的一半。

清朝末年,由于统治者政治腐败、贪污盗窃成风,仓中漕米搀假过半,加之漕运存有诸多问题,使存粮数目日少,仓廒逐渐被撤销。

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仓廒内的所有存粮拍卖,粮仓移作它用。

1911年后,禄米仓便改为了陆军被服厂。到现在,禄米仓胡同还保存有两处完整仓廒,分别位于胡同71号、73号,在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幸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活着的”官仓储粮历史


其实,当我们走近并置身于仓廒间驻足观看,细细品鉴起这仓廒的神奇之处,皆会惊叹于它的储量和保质能力。



▲禄米仓仓廒。

首先,廒的设计最早从3间变为5间,就是从增加储量的角度出发;而为了保质,加廒墙至三尺厚,避免廒外气温变化对粮食的影响;同时,改去在廒内下部铺设席垫的元代旧法,转为在嘉靖年间使用木板铺底,避免粮食受潮发霉,直至万历年间,廒底先以城砖铺好,再铺上木板,顶部设置气楼使上下通气,如此便可减少湿气上升,使粮食发霉变质的现象大大减少。



▲如今残存的禄米仓仓廒外观。

清代后,廒内这种接近纯干、稍稍变黄但质量稳定的米,不仅存放时间久,吃起来也别具一格,北京人俗称其为“老米”,“出数儿”、“有嚼劲儿”还售价便宜,因此穷苦人家多喜购老米而食,甚至到20年代后期还有老米饭活跃在餐桌之上。



▲“老米”

如此窥其一角,其实这也正是一部“活着的”明清两朝几百年的官仓储粮历史,站在廒前,仿佛犹见当年胜景,车轮吟唱,谷物满仓。

禄米仓背后的运河史


当年那么多的仓廒,这廒内的粮食究竟是从何运进,我们也需要再说说。

自随唐以来,北京逐渐成为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地,粮食不能自给,于是修建了纵贯南北、专运粮食的大运河,开启了闻名于世的漕运。



▲4月10日,航拍镜头下的隋唐大运河安徽泗县段。(图来源于人民网)

至元代,河道淤塞,洪武24年黄河决口,运河淤塞不能通航。1411年,永乐帝调发30万民工,历经四年终于疏浚了南起杭州、北抵通州,长达3000多里的运河航道,从而使江南粮食得以源源不断的运至北京。



▲清代画家江萱所绘的《潞河督运图》(局部),反映清朝时运粮的场景。

可以说,现如今也仍为大家所熟知的南新仓、海运仓、北新仓等“京、通各仓”的粮食,便均是由漕水运至京师大通桥附近,再陆路各仓。

因此,以禄米仓为代表的粮仓建筑体系,实际也是南北大运河运输的终点所在,而这对研究我国的运河史则有着巨大的价值。



▲走进禄米仓里面,能看到仓房高大宽敞,墙体厚实,梁柱虽然岁月侵蚀痕迹明显,但依然牢靠,仓内有拱门连通各仓间,盛夏时节非常凉爽。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作为粮储运输重要的延伸,附近居民的生活也深受其影响,并有习惯延续至今。明朝时,陆路至禄米仓的粮车,自“粮门”朝阳门进内城,至现在的东四主干道后途经干面胡同,由西至东运输至禄米仓。因干面胡同路面坑洼不平,车马行走时土卷尘飞,当地居民戏称之为“下干面”,胡同名称也因此而相传。

由此可见,虽是一处小小的仓廒,却串联起了以米面为线索的元、明、清、近现代史的演变更迭与荣辱兴衰,不禁使人眼前一亮。见微知著,历史往往在细节中彰显,也在细节中所铭记。禄米仓作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其巧妙布局、结构和形式以及一套完整的运作方式和管理制度,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且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和仓房建筑宝贵的实物资料。

不论时间如何飞逝,这禄米仓廒的前世今生,却将永远述说着这段历史……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