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帝师传奇(奇闻异事:史上第一奇僧姚广孝,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的“帝师之路”)

2023年11月11日 靓嘟嘟

姚广孝的前半生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又号独庵,长洲人,因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赐名广孝,而以此名传世。姚广孝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高僧、诗人,也是“靖难之役”的策划者之一。

姚广孝的祖辈都是悬壶济世的医生,但是姚广孝对做医生毫无兴趣。他出生于元朝末年,天下即将大乱。姚广孝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自作主张,落发为僧,从此遁入空门,法号道衍。他成了和尚之后,却不喜欢佛法。偏偏去拜了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有一次道衍闲来无事,在游览嵩山的时候,碰见了一个算命先生摆地摊。这和算命先生盯着道衍看了许久说道:“你是哪儿来的怪和尚!一对三角眼,长得像病虎,肯定嗜杀成性,将来要成为帝王师啊!”道衍本来不信这些所谓算命先生的话,可是道衍一听,又惊又喜,竟然说中了他的心里话。之后两人成为至交。

当时天下的帝王已经有了,朱元璋扫灭群雄,一统天下,改国号曰“明”。大明王朝逐渐走上正轨,太平无事。帝王已经诞生,道衍一介贫僧,无功无名,有啥资格做帝王师?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后来道衍就一直苦苦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施展自己一生抱负的机会。前半生一直在等,终于在四十七岁这一年等到了机会。

姚广孝传奇后半生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跟随朱元璋一生的女人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下令选拔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们,一同为马皇后诵经祈福。这时候道衍混了很多年,也有了一些名气,顺利入选。当时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间,道衍一眼就看中了四子燕王朱棣。主动过来跟朱棣说“王爷,贫僧愿给您献上一顶白帽子。”要是普通的王爷肯定会勃然大怒,可朱棣却很聪明,王头上加个白帽子,乃是个“皇”字。看来这和尚话中有话啊!便把道衍带了回去。

道衍已经等了太多年了,肯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他被朱棣任命为庆寿寺的住持。道衍可能是最不称职的住持了。他三天两头跑到王府,找朱棣聊天,核心的主题只有两个字:造反。可朱棣一直都是犹豫不敢。

直到在道衍六十四岁这一年,朱元璋病逝,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后,开展“削藩”的活动,几个王爷都被处理了。这时候朱棣不想坐以待毙,但是又实在没有信心造反。后来在道衍的 极力劝说下,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招兵囤粮准备造反。便以“清君侧”为名,举众起兵,开始了南北对抗的“靖难之役”。在道衍的大力帮助之下,朱棣终于一次又一次打败了强敌,实现了造反史上的一个奇迹。道衍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亲临前线,但是朱棣攻克南京、即位称帝之后,评道衍为功劳第一。

在姚广孝68岁这年,朱棣成功登皇,也实现了当初对朱棣的承诺。之后朱棣令道衍还俗,恢复出家之前的姓—姚,又赐名为广孝。封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可是姚广孝看惯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惨剧,当然不会重蹈覆辙。大多赏赐都拒绝了。

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直到1418年,八十五岁的一代奇僧姚广孝去世。朱棣为之停止上朝两天,以对这位帝王之师表示哀悼。姚广孝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到达仕途巅峰之际,能够功成身退,以袈裟作掩护,避免了兔死狗烹的传统功臣结局,死后哀荣无限,从而成就了穿着袈裟的一代帝师传奇。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