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祁连山大草原(祁连山,有多重要?)

2023年11月14日 靓嘟嘟 浏览量:

▲ 祁连,山与水。图/视觉中国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说祁连山这个名字,并不是从地理书上,而是从这首汉代的《匈奴歌》里。

匈奴人,称祁连为天,祁连山是他们的天山。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说的就是这条斜卧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祁连山脉


01.祁连山,大山大水


2亿多年前,祁连山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让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一同隆起。作为青藏高原东北侧的边缘,中国的地形在这里又上了一个台阶。


▲ 航拍广袤的祁连山。图/视觉中国

与同样作为青藏高原边界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知名山脉相比,祁连山似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但它其实一点都不“渺小”。海拔超过4000米的区域占到了祁连山面积的三分之一,单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6座。

▲ 祁连山雪峰连绵千里。图/《多彩中国》,摄影/李春

太平洋上远道而来的东南季风,裹挟着暖湿的水汽,在祁连山的阻拦下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分界线,就在祁连山的中部。

沿着祁连山的山体,自东南向西北一路行进,降水逐渐减少,周围的景色也从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最后是戈壁荒漠,从田园风光,到草原的牧歌,再到塞外的满目荒凉,让人豪迈之心顿生。


▲ 祁连山南麓的森林。图/视觉中国

东南季风,为祁连山塑造了粗犷、壮观的山谷冰川。肃北老虎沟里的12号冰川——梦柯冰川,这座冰川长度超过10千米,面积有21.9平方千米,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山谷冰川。在祁连山腹地,总共“流淌”着3000多条冰川,总储水量达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蓄满水的鄱阳湖,在干旱的西北,这是不可多得的一座巨型固体水库。


▲ 梦柯冰川。图/《多彩中国》,摄影/安翀

祁连山的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这种冰川相对稳定,对气候变化敏感度低,是河流水量的稳定剂。发育自祁连山的几大水系,在融雪、雨水和森林涵养的保护下,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全长约1000余千米的祁连山,是一条巨人的手臂,它向西握住广阔的新疆,向南挽起青藏高原,把西部中国和中原地区融为一体。


02.祁连山,时间博物馆

说起祁连山,不得不提的是张掖的丹霞和彩丘,这里属于祁连山山前的低地地带,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千米。

张掖的彩丘,着红挂绿,就像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仔细观赏,你能够分辨出在红色的主色调外,还有鹅黄、绛紫、青黛、灰绿、浅褐、乳白等多种色彩交织,五颜六色的山体,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仿佛是上天在肆意地泼墨。

▲ 绚丽多彩的彩丘。图/视觉中国

彩丘之所以如此绚丽,主要得益于古气候环境对于岩石形成过程的影响。在距今1.35亿-9600万年的白垩纪到新近纪,彩丘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湖泊,这里的气候反复变化,经常是一时炎热干旱,一时又低温潮湿。在炎热干旱时,沉积物的颜色就是红色和紫红色,而低温潮湿时则为黄绿、灰绿、灰黑等颜色。

▲ 彩丘的颜色是岩石内部物质被氧化后的结果。图/《多彩中国》,摄影/徐志雄

在彩丘形成的过程中,炎热干旱的气候占据了主导,所以红色成为了彩丘的主色调,另外,彩丘的岩石成分复杂,导致其质地松软,整个山体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下很容易破碎,这就形成了妩媚动人的缓坡彩丘,而不是陡峭硬朗的“彩山”

▲ 彩丘宛如环境。图/《多彩中国》,摄影/郑复新

与彩丘处在同一个地区的,是大片的丹霞地貌,丹霞虽与彩丘演化路径相似,但它“顶平、身陡、麓缓(山脚下有缓坡)”,与丘状的彩丘在视觉上很好区分。人们曾经认为,丹霞地貌都集中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在干旱的西北只会孕育彩丘。祁连山丹霞的发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祁连山的丹霞地貌,是有“生命”的。

陡峭的峡谷,是青年期的丹霞,巍峨,阳刚。当崖面崩塌后,形成了城堡、宫殿状的残峰石墙或石柱,在夕阳的映衬下金碧辉煌,这是步入中年的丹霞,气势恢宏。

▲ 城堡状的张掖丹霞。图/视觉中国

随着风化日趋严重,缓坡上只剩下残峰孤立,这标志着丹霞已经进入风烛残年

最终,最后的砂砾岩石柱也倒了下去,大地被耐干旱的植物——沙葱的绿色所覆盖,丹霞景观不再明显,时间抹平了一切。

▲ 石柱状的丹霞。图/视觉中国

祁连山的张掖彩丘和丹霞,虽然只是静谧无言的石头,但它们就像一座时间的博物馆,娓娓诉说着祁连山的故事。


03.祁连山,生命与文明之源

祁连山,是一片被干旱包围的湿地。

山脉以西,紧邻库木塔格沙漠,山脉以北,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山脉以南,坐卧着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山脉以东,则是黄土高原,发源于祁连山的水,是这片“荒漠湿岛”的生命之源,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新疆的沙漠将与青藏高原连成一片,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恐怕也会不复存在。

▲ 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千米。图/《多彩中国》,摄影/杨孝

祁连山的北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展开地图,可以明显的看出一条河、一片城的对应关系:石羊河对应武威,黑河对应张掖,北大河对应酒泉、党河对应敦煌,这些自汉武帝起就存在的城市,一直受益于祁连山水的浇灌。

▲ 祁连山水系图及河西走廊范围图。图/《多彩中国》

其实,早在河西四郡设立之前,祁连山南北两侧早已成为了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夏季,这里水草丰美,湿润多雨,冬季,背风面阳的低山地区雪不大,不会完全覆盖牧草,这是适合牧民过冬的“冬窝子”,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游牧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 祁连山的山丹马场是中国最有名的军马场,它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建立。图/《多彩中国》,摄影/王金


羌、氐、月氏、乌孙、匈奴、汉、突厥、蒙古......各个民族在这里轮番登台,汉、唐时期中原文明兴盛时,这里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商贾往来频繁的“经贸特区”,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原,丝绸、中药、茶叶从这里远销海外。在魏晋战乱时,前凉、后凉、北凉等河西走廊的割据政权,又保存住了中原文化的火种。

▲ 祁连山下的草场。图/视觉中国

祁连山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舞台,还是动物的天堂。山谷间茂密的高山灌木丛里生长着各类豆科、莎草类和禾本科植物,它们是马鹿等食草动物最喜欢的食物。高山深处,人们时常能追踪到雪豹的身影,不过更为常见的,还是喜欢卖萌的藏狐和旱獭。曾荣获全球排名第一的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年度大奖的《生死对决》,就是摄影师鲍永清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里捕捉到的镜头。

▲ 《生死对决》 。摄影/鲍永清

作为“荒漠湿岛”,祁连山还是那些穿梭于东亚和印度之间的候鸟们的理想中转站

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黑河湿地,是候鸟们补充能量的餐桌。每年的9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几千只鸟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从青藏高原飞来的斑头雁,抢占了一片片滩涂,这里丰富的软体动物足以宽慰它们的饥肠辘辘,而更多的鸟类,如大天鹅、灰雁、黑翅长脚鹬等,则选择在开阔的水面上寻觅食物。

▲ 独自觅食的黑翅长脚鹬。图/《多彩中国》,摄影/沈越

黑河湿地卓越的栖息环境,让白骨顶鸡、赤麻鸭、绿头鸭等夏季候鸟,直接把这里当做了第二故乡,每一年,它们都会在这里度过繁殖期,孕育新的生命。

▲ 黑河湿地。图/《多彩中国》,摄影/脱兴福

作为中国腹地的一条生态屏障,祁连山一直默默地保护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多样生物和熊熊燃烧的文明之火,2017年,祁连山被正式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我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祁连山,保护这里的生命之源。


- END -


文丨张雨晨

封图 | 视觉中国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