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圣迹(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2023年11月16日 靓嘟嘟 浏览量:

佛传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表现题材,主要表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重要事迹。历史上,表现佛传题材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绘画,另一种是雕塑,一般以绘画形式居多。据文献记载和现存遗迹遗物来看,佛传艺术最早产生于公元前 3 世纪左右的古印度,而后不断地传播于南亚次大陆及东亚广大地区。在广大的时空范围内,由于经典记载的不同,受容地文化的影响,佛传艺术的表现略有差别,或内容多少不一,或表现形式不同,或地域风格各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面貌。因此可以说佛传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佛教传播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各式各样的佛传艺术中,表现佛陀八大圣迹的佛传是比较独特的形式之一,它大约形成于公元 7 ~ 8 世纪的东北印度,后来播及缅甸、尼泊尔和我国西藏、中原广大地区。其中,我国西藏地区流行的八大圣迹佛传尤其值得关注,它流行于西藏佛教后弘初期,约在 11 ~ 13 世纪期间,表现形式以西藏独特的唐卡艺术为主。

据笔者初步调查,目前国内外所见八大圣迹佛传唐卡共有 6 幅,其中 4 幅收藏于国内,两幅为国外私人藏家收藏;国内收藏的 4 幅中有 3 幅为昌都类乌齐寺收藏,一幅为国内私人藏家收藏。这 6 幅佛传唐卡表现题材及图像内容基本一致,表现佛陀事迹及对应的图相皆为 15 种,其中佛陀成道前为 7 事 7 相,佛陀成道及成道后为 8 事 8 相。尽管 6 幅唐卡中各图像位置略有变化,各图像中人物有增有减,但八大圣迹的内容及图像皆固定不变,为各唐卡表现的重点,主题鲜明突出。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世纪 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棉布矿物彩绘 国外私人藏

  • 国外私人藏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世纪,棉布矿物彩绘。纵 86、横 62 厘米。保存完好,画工精细,色彩鲜艳,是目前发现的 6 幅佛传唐卡中品相最佳的一幅。画面主要位置表现佛陀八大圣迹,其图像分布为:中央为释迦牟尼佛成道相,佛陀右边一列自上而下依次为调伏醉象、初转法轮和猕猴献蜜;左边一列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十三天降下、舍卫城神变和太子降生;成道相上方横置一排为涅槃相。八大圣迹下方一排表现佛陀 7 件其他事迹,自成道相左侧至右依次为:仙人占卜、夜半逾城、车匿辞还、剃发出家、牧女献糜、牧童嬉戏和龙王护佛,除龙王护佛外,其他皆为佛陀成道前事迹。画面表现内容主次分明,八大圣迹为全幅唐卡表现的重点,其他事迹居于明显的次要位置,非常突出地展现了整幅唐卡表现的主题。其中,唐卡中央位置表现的成道圣迹最为突出,其表现内涵最为重要,因为只有释迦牟尼证道,才有佛陀的诞生,也才有纪念和崇拜佛陀的意义;其图像内容也最为复杂,包括魔王率魔军攻击佛陀、魔王派三魔女扰乱佛陀、魔王因溃败而忧恼、佛陀化身金刚降服阎罗王(代表“死魔”),以及一些其他表法的图像。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世纪 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棉布矿物彩绘 美国齐默尔曼藏

  • 美国齐默尔曼藏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世纪,棉布矿物彩绘。纵 76.5、横 58.4 厘米。品相一般,多处有脱彩,但图像特征基本可以辨识。表现内容与上一幅基本一致,但少数图像位置略有一些变化。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 13 世纪 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棉布矿物彩绘 西藏类乌齐寺藏

  • 类乌齐寺藏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 13 世纪,棉布矿物彩绘。纵 34、横 20 厘米。保存品相一般,多处有脱彩,右上角有一破洞,右边从上至下图像有明显缺失,可能因残破严重而裁掉一截。但所有图像基本清晰可辨,缺失部分参照另外 5幅唐卡可以还原。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 13 世纪 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棉布矿物彩绘 西藏类乌齐寺藏

  • 类乌齐寺藏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 13 世纪,棉布矿物彩绘。纵 40.7、横 32.5厘米。品相完好,画工精细,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唐卡上各圣迹内容及图像与上面几幅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变化和差别。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世纪 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棉布矿物彩绘 西藏类乌齐寺藏

  • 类乌齐寺藏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世纪,棉布矿物彩绘。纵 40、横 33 厘米。整体品相较差,脱彩严重,图像模糊,且有多处破损,辨识已非常困难,是现知 6 幅佛传唐卡中保存最差的一幅。从大致面貌来看,它表现的帕拉风格非常纯正,与国外所藏两幅唐卡比较一致,但各圣迹内容及图像与国外两幅也有细微的不同。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 13 世纪 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棉布矿物彩绘国内私人藏

  • 国内私人藏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12 ~ 13 世纪,棉布矿物彩绘。纵 64、横 51 厘米。整体品相完好,画工精细,色彩丰富,唯右上角三十三天降下图像上佛陀头部及上身残缺。

在西藏早期唐卡艺术中,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唐卡出现了如此复杂的变化,令人不可思议,也让笔者大感意外,它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西藏早期佛教艺术的固有看法。过去我们以为西藏早期佛教艺术主要是因循外来艺术,或出于自身的能力不足而一味地模仿外来艺术模式,或出于宗教崇拜与禁忌墨守外来成规,而没有或较少表现藏民族自身的审美情感和独立创作。现在这几幅唐卡无疑给了我们十分明确的启示:在藏传佛教后弘初期,西藏社会和佛教界充满着自由开放的文化艺术气氛,一些精于工巧明的艺术大师们在描绘佛国世界及诸神形象的同时,也在探寻一种源于内心深处和周遭生活的民族精神、情感及审美情趣;这种探寻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自信,正是这种可贵的探寻较早地开启了西藏佛教艺术民族化的历史进程。因此,这几幅唐卡无疑将成为研究西藏早期佛教艺术民族化的重要资料受到学界的关注。(摘编)

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收藏家杂志202008期封面

文章来源:《收藏家》

202008期《略谈西藏早期八大圣迹佛传唐卡》

作者:黄春和

责任编辑:秦佳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