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宁化县的美女(灵魂升华的荷花——市级“非遗”“武平何仙姑传说故事”)

2023年11月20日 靓嘟嘟

灵 魂 升 华 的 荷 花

———市级“非遗”“武平何仙姑传说故事”

□罗炳星

上杭中都何仙姑文化园一隅 (何志溪摄)

龙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武平何仙姑传说故事” ,广泛流传于闽西武平、上杭、长汀一带。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发人警省,给人启迪。

武平何仙姑之父叫何大郎,为何氏入闽世祖,后人尊称为“南岩始祖大郎公”。原籍南京直隶庐江县人,唐后梁进士,敇授文林郎,选授福建宁化县事。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任满解绶后,于公元927年,从宁化石壁村携眷迁武平岩前“南岩石洞”(即今狮岩洞)开创基业。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武平由武平场升置为武平县。何大郎于武平置县前67年开基武平。率领子女在岩前狮岩洞周围披荆斩棘,开垦田园,艰苦创业。是开发和发展武平的先驱之一。

上杭中都镇何仙姑庙内何仙姑像(何志溪摄)

公元964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郑自严,佛号“定光”,来到武平岩前募化,看到“南岩石洞”四周山青水秀,洞内鬼斧神工,玲珑剔透,可作道场,求施于何大郎。何大郎在何仙姑的积极支持下,遂发善心,把岩洞捐出,供定光佛作道场,施屋宇为僧房,施鱼塘46亩、地33亩、田4780秤、载粮米39石3斗8合,永为充养。为武平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何大郎捐出狮岩后,携小女何仙姑等迁居武平宁洋村刘坑自然村再创基业。他有十子一女,除何仙姑和大郎公五世孙六一郎留在宁洋刘坑村开基创业外,其余子孙都播迁各地。为使子孙后代念祖归宗,大郎公作嘱诗一首:“当年种福梵王宫,走马来朝道始通。三徙厥居为沐节,一身如寄转西东。丈夫鼎立原无定,奇士纵横到处逢。克创丕基即是俊,能开大业便为雄。枝枝叶叶根非异,万万千千脉总同。取记埙箎歌既翕。常怀原本报湏丰。吾家已得神明护,汝辈行邀报福隆,勿谓禹公为洛汭,河归大海正朝东”。为使子孙不再眷恋自已创下的基业,又作诗一首告诫子孙后代:“叶落九州盛,根从一处香。若是我儿孙,越远越荣昌。”郑自严大师得到何大郎、何仙姑一家施舍的产业后,步何大郎原诗韵和了一首诗赠送给何大郎:“菩提随意转,世代报公祥,根落九州地,花开万国香。”并在狮岩勒石碑永志:“唐赐进士 敇授文林郎 任宁化县事檀樾主何大郎禄位。”一千多年来,何大郎子孙播迁闽、粤、赣、桂、滇、湘、川、浙等省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他们遵从祖训,不留恋祖业,发奋进取,艰苦创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武平县博物馆内何仙姑塑像(何志溪摄)

何仙姑是何大郎唯一女儿,生于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据武平《何氏族谱》记载:“仙姑幼性清净,不饮酒,不茹荤,隐迹岩中,矢不适人。世居武平南岩,货饼自给。”有一天,吕纯阳(八仙中的吕洞宾)“见其有仙质,过索饼啖,辄与。吕感,赠以一桃,云食尽则成仙。”据民间传说,何仙姑一生修道,能知过去未来。平日自已上山采集中草药为民解除疾病,有求必应,被治病的病者,无不药到病除。相传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多年不孕,翻山越岭到岩前狮岩求助何仙姑,仙姑给其中草药服用,十分应验,回去后就有了身孕,越年产一男孩,全家高兴万分。为了感谢何仙姑,在孩子周岁时,夫妇俩背着小孩到岩前朝拜谢恩。殊不知,背到离狮岩15华里的一座大山时,孩子全身发紫,气绝而亡。夫妇俩大哭一场,自认命歹,决定把死亡了的孩子寄托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下,用树叶遮掩好。继续赶路到岩前三叩九拜何仙姑。何仙姑问:“你们的孩子呢?”夫妇俩不敢回答已经死在路上。何仙姑看他们有难言之隐,早知道了几分,吩咐他们赶快回去看孩子。何仙姑赶紧施法把孩子救活了。待夫妇俩赶到寄放孩子的地方时,看到笑口盈盈的小孩,赶紧抱入怀中。此山后被命名为“寄子岭”,一直叫到今天。

传说中的武平何仙姑,通常不是手擎一枝荷花,就是脚踩荷花宝篮。她聪明贤淑,热心助人;身材匀称,头发乌黑,眉清目秀,相貌艳丽,是个出名的美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风波,据说就是由于何仙姑的美貌引起的:龙宫里的花花公子龙太子一看见何仙姑就着了迷,于是掀翻铁拐李用拐杖变成的龙船,想把何仙姑抢去做龙宫太子妃,因而展开了一场八仙与虾兵蟹将的大厮杀。事后,吕洞宾说:“这都要怪何仙姑哪,谁叫她是个女的,又长得这般漂亮”。

武平县汉剧传习中心创作演出大型汉剧《定光佛缘》中的何仙姑 ( 武平县汉剧传习中心供图 )

何仙姑不但乐于助人,不辞劳苦,上山采集草药,为人们解除病疾,据说还能洞察过去未来,人间祸福。据清康熙《武平县志·事文类》记载:“大宋太祖祥符间,岳州玉真观灾,唯留一柱,有侧书‘谢观火’三字。庆历中有以问何仙姑者,辄曰:‘谢仙如雷部中鬼,主行火。’闻者果于道藏中验之,益信庆历之仙姑,实为大郎之女矣。”

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何仙姑卒于今武平县岩前镇宁洋村刘坑自然村何大郎公五世孙六一郎家中,一生经历了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个朝代,享寿150岁,为武平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何大郎享寿101岁,其原配夫人黄一娘享寿102岁。何仙姑与父母三人均享寿百岁以上,实为世间少见。据《何氏族谱》记载:“仙姑寿终时,闻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仙姑卧榻直上宵汉,见者无不惊异。自是乡人敬慕,塑遗像于仙姑楼。乡人凡有病烦热者,扫像上尘而饵之辄愈。”何仙姑真身葬在岩前宁洋乾湖塘,龟形右片丁山缝针星宿五度。惜此墓在上世记50年代开广东蕉岭至福建武平的公路时被毁。原与何大郎、何仙姑一齐居住在宁洋刘坑的何大郎5世孙六一郎,在何仙姑辞世后,即于1077年前后,迁上杭中都六十地开基创业,成为何氏入杭始祖。

据岩前当地耆宿回忆民间古代传说,郑自严禅师乘何仙姑外出观察洪水时,进入了狮岩洞,摄衣趺坐,待仙姑回岩,目睹自严身边巨蟒盘緾,猛虎伏身,惊异不已。何大郎将狮岩洞周边经过几十年艰苦创业的家户、田地、鱼塘等全部捐赠给郑自严开僻道场永充供养后,郑自严在狮岩洞北边单独立“大檀樾主碑”,民众自发为何仙姑建庙塑像,永享人间烟火,后人称为“何仙姑宫”。后因年代久远,加之兵荒马乱,郑自严亲自建立的道场、庙宇、经书和“仙姑楼”均毁于火灾。幸免于火的一些佛具、经书等被转至汀州府“南禅寺”、“南廨院”等处存放。

武平岩前何仙姑亭(何志溪摄)

“弹指越千年”,现岩前狮岩洞仅存一隅何仙姑亭。千余年来,虽经疾风苦雨,亭中仍竖“大檀樾主何大郎之禄位”及何仙姑及其母黄一娘的塑像,至今仍香火鼎盛。在宁洋村的何大郎墓,亦经许多艰难曲折,至今仍保存完好。上世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旅居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和台、港、澳地区的何大郎后裔,仍每年清明节前后成群结队,车水马龙前来寻根谒祖,捐资修茸祖墓。近年,在武平城区和武平博物馆都树起何仙姑塑像,在上杭张滩建了何仙姑庙。尤其在上杭中都镇圩场,在和何仙姑共同生活了五代的何六-郎公祠的后山坡,建起了目前福建最具规模的何仙姑庙,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朝拜者络绎不绝。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