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3h(国人休闲时间不足3h?--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留白”)

2023年12月03日 靓嘟嘟 浏览量:

作者 l 庄不满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zzlloveutoo)

【三三说】: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发布的数据中,有关国人休闲的占比时间引发热议。除去工作和睡觉,2020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仅为 2.42小时,互联网人应该拉低了平均值……

把时间都用来工作,你有没有想过身体的感受?大脑需要汲取知识、身体需要活动。

看完文章就动起来,听听音乐、跑个步、看几页书,这比闷头工作1小时,更有用。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在一家公司做策划,谈到近况,朋友向我大吐苦水:

“我来公司快2年了,每天都全力以赴地干活,工作10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每天回到家就累得什么也不想干了,随便洗洗倒头就睡,然后第二天再重复前一天的模式。

然而,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可我却觉得自己这两年没什么大的长进,专业能力、社交能力都没明显提升,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有时候晚上躺床上想想,觉得自己活得又累又没意义。”

我的这个朋友绝非个例,现实中,她的情况是我们很多人的日常写照。

在这个讲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究竟被填得有多“满”?

2017年,央视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其中的数据显示:

除去工作和睡觉,中国人每天平均余闲时间为2.27小时,北上广深这几个一线城市居民的余闲时间更少,分别是2.252.142.041.94小时

而同期的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余闲时间约为5小时,是中国人的2倍多。

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忙到连留给自己2个小时都困难。然而,很多人并没因此换来预期的自我成长和升职加薪,反倒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自我怀疑、丧失激情。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你分享一个观点:

每天把自己填得太满,既不容易帮你更好地提升自己,也难以让你收获什么傲人成就,反倒很可能把你整个人都搞废了。

懂得给自己“留白”,才能让你进步更快、走得更远。

1

All in是毁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

我以前认为延长工作时间是提升能力的重要方式,自己应该尽可能多花时间在工作上,才能获得最快的成长。因此即便领导不要求,我每天也会给自己主动加班,经常加到很晚才回家,就连周末也泡在办公室干活儿。

然而,领导发现后并没因此表扬我,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太拼了,多给自己留点时间休息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工作。”

可惜,那时的我理性不足、热血有余,并没把她那句话听进去,仍旧我行我素地疯狂作业。

一开始,我的工作效率提升得很快,每天都满满的成就感,可渐渐地,我就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速度大不如前,而且很多方面的能力短板愈发明显。

更悲催地是,我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头疼、注意力不集中、内分泌失调接踵而至。

挫败、焦虑、沮丧、郁闷一并袭来,负面情绪的累积又进一步加剧了身体上的不适,那个时候的我不仅身心丧到极点,还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感觉整个人都要废掉了。

后来,我反思自己时,蓦然想起了领导的那句话。

是啊,自己虽然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看似过得很充实,但很多时候,过度的充实就是一种消耗。

为什么?

你的时间都给了工作,你让工作填满了你的生活,那你就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思考、放松、健身。

渐渐地,你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成长乏力、后劲不足,身心状态也越来越差。

在all in的工作模式下,一个人就像一支铅笔,看似越削越尖,实则越刨越短,最终用尽报废。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all in注定是不可持续、不利于个人长期发展的。

2 真正的高手

都不会把自己的时间“用尽”

高手的战略,是持续且稳定,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尽”,他们每天会留出一段余闲用于总结复盘、强身健体、放空自我。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创作经典巨著无数,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学术巨匠。照理说,这么牛的人每天日程应该排得满满当当的吧。

然而实际上,不论每天需要做多少学术研究、讲几堂课,康德都会在下午4-5点抽出1个小时的放松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他会沿着哥尼斯堡城郊的小路散步,散够了就坐在路边冥想。

每天1小时的休闲让康德的体力精力得到很好的恢复,每次活动完,他都能元气满满地再次投入工作中。

牛津大学有个教授曾做过一个对照实验:

他把12个性别年龄相同、身体智力状况相仿的学生分成三组,每组的任务都是抄一本学术著作,实验时间为4个小时。

不同地是,第一组每抄45分钟后,可以发呆15分钟再接着作业;第二组每抄45分钟,看10分钟电视,聊天5分钟;第三组则不能休息,要一直抄到实验结束。

结果显示,一组抄的单词数最多,错误最少;二组次之;三组抄的单词量最少,而且错误最多。

由此,教授得出两条结论:

  • 第一,一定的余闲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 第二,娱乐活动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放空大脑才是利用余闲养精蓄锐的最佳方式。

有句话叫,过犹不及。把自己逼得太紧可能会事倍功半,给自己留些闲暇时间放空身心,让自己恢复精力,反而会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除了养精蓄锐,高手还懂得利用余闲学习思考、自我精进。

2016年,查理芒格在公司年会上做演讲时说了下面这段话:

“我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所以从不会把自己的日程排得很满,我经常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看书、想问题,有时会持续好几个小时,我不介意自己在那么长时间里不干一点“正事”,巴菲特也一样。”

过去的46年里,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史上最优秀的投资记录,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下投资神话。这两位大佬能如此辉煌的成绩,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学习思考。

因为投资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要能看懂趋势、深谙人性、还要有好的思维模式。想把这几点做到极致,势必需要留出时间来研究理论、方法和进行思维训练。

不只大牛,你会发现,我们身边那些做事“又快又好”的人,也同样有“留出习惯”的习惯。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他跟我是同一批进公司的,人家每天到点就下班,周末也从不加班,还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出去玩的各种嗨照,看起来很不上进,可他的工作能力却提升很快,工作成绩突飞猛进,只用不到1年时间,就把业绩做到了全组第一。

后来他在会上分享工作经验,提到自己坚持的两条原则:

  • 第一,不搞疲劳战术,每天按时休息,规律作息,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


  • 第二,每天坚持拿出2个小时的余闲时间进行复盘总结和自我充电。

为什么高手都不会把自己的时间“用尽”?

首先,他们都是长期主义者,明白职业生涯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场马拉松,要平均用力、留有余地,才能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精力,让自己维持高效工作。

其次,他们有很高的职业目标,期望自己成为公司甚至整个行业的前10%。

在任何行业、任何公司,如果你想跻身顶尖行列,就得保持高频、持续地学习和思考,要想做到这点,必然要每天有足够的余闲时间。

古语云: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

做事留有余地才能收获圆满结果,资源不尽其用才能保持充裕、永不枯竭。

3

懂得给自己“留白”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如果现在的你,每天都忙到:

没时间好好休息、放松身心;

没时间沉下心来读上20页书或看1-2篇高质量文章;

没空认真听哪怕1个小时的线上课;

抽不出时间精心研习跟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

你很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每天这么忙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能力不足导致忙,你需要想办法给自己的时间“留白”,让自己有时间去学习精进。

我刚转行做新媒体作者时,每周至少要出2篇稿子,对一个几乎没有职业写作经验的人来说,每回写长文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往往一篇稿子要占用我整整2-3天,即便如此,我每天都会坚持抽出1个小时阅读有关写作方面的书,学习研究里面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再用到实际写作中。

在这种边学边做的模式下,我写长文已经比刚开始时顺畅自如许多。我相信,如果没有每天这1个小时的学习积累,我不会进步这么快的。

要想提高能力,你每天必须有时间复盘梳理自己的工作,好好思考总结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同时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或者课自主学习,然后把你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如此往复,你的能力会提升得更快,更能够胜任工作。

如果是因为杂事忙得不可开交,你依然需要给自己的时间“留白”,好好思考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帮你更有效率地做完这些事,从而解放你的时间?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把通过“战略优化”节省出来的时间,专注于提升自己,等你能力上来后,自然就有资本让自己的时间更有价值了。

如果是认识上有偏颇,觉得靠增加工作量就能快速提升能力,因此让工作填满自己的生活,那你还是需要转变一下观念,学会给自己的时间“留白”。

工作能不能锻炼提升能力?

当然可以,但它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是有局限性的。

为什么?

因为,任何一份工作都具有重复性、标准化的特点。

一个销售每天拜访客户用的话术没有太大差异;

一个设计师做的图可以基于相同的母版,他只需要在上面做调整就可以了;

一个事业单位的办事员每天的服务内容也是基于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这就导致:

一开始接触工作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可以帮你快速上手、熟悉工作。可等你已经对你的工作内容很娴熟时,单纯地工作给你的成长回报就很小了。

工作给你的成长回报注定是有限和单维的。

如果你想持续提升个人能力,你就得有时间用来学习。看书、听课、甚至参加一些口碑好的训练营,这些都是获取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

想成为高手,你就不能让自己每天忙到没有时间成长。

最后,我想用一个故事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在台北,有个叫唐百余的生意人开了家餐厅,取名“华丰小馆”,专做江浙菜。由于菜品口碑极好,华丰小馆很快成为当地极负盛名的江浙菜餐馆,日日订单爆满,生意异常红火。

然而,就在生意如火如荼之时,唐百余却在台北远郊的山坳里建起一座清净的园子,取名春余园子。不论每天多忙,他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去那里读书、喝茶、散步、冥思。

记者采访他时,谈及建园子的初衷,唐百余说:

“我觉得生活不该被工作填满,要有时间独处学习、思考和休息,才能更好地发展事业,所以就建了这座园子,每天都会来这里修身养性、放松身心。

春余园子,就是我给自己的留白。”

如唐百余一样,每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懂得给自己“留白”。

懂得给自己“留白”,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本文来源:公众号@粥左罗。粥左罗,90后,毕业5年持续进化,从服务员到创业者,《学会写作》作者,学员超过10万人的写作课讲师,8000人成长社群发起人,坚信成长即财富,坚信优质内容能给你向上生长的力量。关注公众号@粥左罗,菜单栏查看50篇必读好文。

-END-

--- 今日互动 ---

你给自己“留白”的方式是什么?

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布棉亲授

「0-2年产品经理超车计划」

4天帮你超车涨薪

掌握产品经理核心能力

限时低价学习,仅需 8元

扫码即可报名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