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花淑兰(评剧为何辉煌不再?原因之一是名角们不在了)

2023年12月04日 靓嘟嘟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评剧多么兴旺!可以说是评剧的黄金时代。北京就有三个国家级的评剧团,即中国评剧院一团、二团、三团,当然还有其他评剧演出团体。单说中国评剧院这三个评剧团,每个都有“挑大梁”的、观众喜爱的评剧著名演员。一团主要演员是新凤霞、小玉霜、张德福、赵连喜、赵丽蓉、李梓森、宋长文等,其中二赵是兄妹俩;二团的阵容集中了著名老演员小白玉霜、席宝昆、魏荣元、陈少舫、喜彩莲、马泰、李义庭、花月仙等,还有杨素娟、于萍、孟雨田、刘敏庚等青年演员;三团则是著名演员李忆兰、王度芳、狄江、袁凤霞、王凤文等。每个团都有阵容强大的演员团体、都有观众喜爱的剧目。

中国评剧院三个剧团演出的古代大戏有《秦香莲》、《花为媒》、《朱痕记》、《闹严府》、《金印记》、《恩仇记》、《御河桥》、《意中缘》、《包公三勘蝴蝶梦》、《无双传》、《钟离剑》、《包公赔情》、《窦娥冤》等及现代剧目《刘巧儿》、《小女婿》、《家》、《三里湾》、《向阳商店》、《南海长城》、《降龙伏虎》、《夺印》、《金沙江畔》、《祥林嫂》、《杨三姐告状》、《野火春风斗古城》、《李双双》、《红色联络站》、《阮文追》、《千万不要忘记》、《骆驼祥子》等。那时候可以说是新戏不断、场场吸引人。特别是由评剧一、二团联合演出的、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史诗的大型评剧《金沙江畔》,集中了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张德福、魏荣元、席宝昆、陈少舫、喜彩春等名角联袂演出。

建国后,新凤霞在演出《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祥林嫂》《刘巧儿》等新戏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称“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于华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妇女形象。著名男演员魏荣元用两种方法演唱评剧花脸腔和老生腔,创立了“魏派”唱腔,著名男演员还有马泰形成了“马派”;小生演员张德福也形成了“张派”小生唱腔流派,评剧发源地唐山的洪影形成了“洪派”女小生唱法,天津的鲜灵霞在“李派”和“刘派”的基础上形成了天津大口落子“鲜派”唱腔;沈阳的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在建国后也分别博采众长形成了“韩派”“花派”“筱派”旦角声腔艺术。

在天津,鼎盛时期的天津评剧演员如鲜灵霞、六岁红、新翠霞、李文芳、筱玉芳、羊兰芬、莲小君、筱月珠、小美英、小桂芳、王素秋、董桂珠、袁素珍、筱桂云、小花玉兰、小鲜灵霞、孔广山、李福安、单少峰、王鸿瑞、汪德华、兰佩珍、小月樵、王宝坤、吴博莉、李秀云、马淑华、孙桂荣、宋玉文、杨俊臣、韩学门、杨淑香、王友才、赵茹意等等,可谓群星璀璨。

在东北,筱俊亭、花淑兰和韩少云,这三位不仅是东北地区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也是全国评剧观众喜爱的演员,特别是筱俊亭演唱的评剧《打金枝》、《对花枪》的唱段,至今还在不少60岁以上的老人中哼唱。花淑兰的《茶瓶记》、韩少云的《小女婿》更是表现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

评剧辉煌不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名角们不在了,新角们又不具替代性。真心希望评剧界能够珍惜老一代艺术家留下的财富,通过传帮带让孩子们成长,实现高水平传承,再创辉煌。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