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堆子前镇(法治桔乡阔步行 ——堆子前镇法治建设工作纪实)

2023年12月04日 靓嘟嘟 浏览量:

法治行,则天下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堆子前镇从普法宣传、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成效,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当普法与古村“结缘”

山环水绕,古树葱茏,书院古祠,果园民居,这里便是远近闻名的鄢溪古村。

两百多年前,鄢溪黄氏祖先在这里建造了燕山书院和黄氏正亮堂。从此,书香绵绵、古韵悠悠。

近年来,堆子前镇充分利用古村风景优美、文化底蕴厚、人流量大等优势,将鄢溪古村打造成法治宣传新阵地。古村与现代法治“结缘”。

“同筑法治长城,共享法治阳光。”“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沿江路上,像这样朗朗上口的宣传牌多达20余块。稻香亭、培元桥上,30余盏以“法律明白人”为主题的灯笼鲜红耀眼,成为古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同于法治标语,沿路的30余个法治典故、法治人物则“有血有肉”,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法治小故事很经典,家里的小朋友很喜欢,他说还要讲给学校里的同学听。”家住圩镇的李衍芳笑着说道。

“法治宣传氛围有了,关键还得传承弘扬古村法治文化。”该镇党委书记彭义斌想。

该镇组织专人挖掘整理鄢溪古村文献资料,重点对燕山书院和黄氏正亮堂进行研究,搜集整理史料和民间传说,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弘扬。

“当年,燕山书院的建造者黄义方兄弟在外经商闯荡,荣归故里。不仅靠着自身的勤劳与智慧,更多的是遵守明礼守法的人生准则。”讲解员小邓正向游客讲述黄氏兄弟的传说,听后深受教育,催人奋进。

将法律“唱”给大伙听

夜幕降临,蛙叫虫鸣,乡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但在堆前村古氏祠堂,却是一片热闹景象。

“我们老年人手头上的存款、房子等财产由自己支配,其他人无权干涉。子女干涉也犯法。”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照料,还要给予精神上的慰藉。说白了就是虽然老人衣食无忧,但每天板着个脸也是对老人的精神虐待。”堆子前法律服务所古来生的讲课,引得台下听课的“法律明白人”一阵喝彩。

该镇利用宗祠等群众聚会场所,打造成“法治讲堂”,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课,邀请法律服务所、司法所等人员授课。要求授课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确保“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

法律还可以“唱”起来。

注重文艺普法是该镇的一重要做法。今年3月,该镇邀请县老年大学在圩镇开展法治文艺汇演。

临时搭建的舞台,自编自导的节目,几件常见的乐器,还有来自大伙身边的演员,小小舞台却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老两口学法》、《歌唱新宪法》等节目精彩上演,引得阵阵掌声。通过快板、二人转等文艺形式,法律悄悄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让群众感受“法在身边”

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让群众感受“法在身边”,关键还得搞好法律服务。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该镇落实依法治镇的重要举措。升级改造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完善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法律顾问,安排法律工作者值守,将人员和服务内容进行公示,实现制度上墙,让群众寻求法律服务“有去处”。

“曹律师,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该怎么办?”今年4月,正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的法律工作者曹玉礼接待了焦急万分的曾某。

原来,陂田村曾某建新房时,泥工师傅不慎坠成重伤,双方就责任划分有分歧。拿不定主意的曾某来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咨询。经过工作人员曹玉礼的耐心解释,曾某豁然开朗,“经过律师讲解,我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此事。”

矛盾纠纷化解既得益于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也需要高效的人民调解平台。

该镇不仅建立1个镇级、8个村级调解平台,还依靠社会力量拓展大调解平台,建立“林运光调解工作室”。调解工作室由退休老干部林运光牵头,成员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目前已调解纠纷10余起。

梁某的稻田与刘某相邻,梁某为防止田埂崩塌,改砌石坎田埂。石坎接近完工时,刘某认为梁某砌筑的石坎越界了,将梁某砌筑的田坎损毁,纠纷就此而发。

“林运光调解工作室”知情后主动介入。调解室主任林运光带领调解员首先开展现场调查,分别向双方了解情况,之后调解员分别从情、理、法入手,促成双方握手言和,一起剑拔弩张的纠纷就此平息。

图文来源:遂川新闻网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