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元载美女(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2023年12月21日 靓嘟嘟 浏览量:

《打金枝》是秦腔长演不衰的一出戏。

说的是唐朝将军郭子仪华诞之喜,别的儿子媳妇双双拜寿,唯独三子郭嗳之妻——皇帝唐代宗的女儿金枝不拜。

郭暧生气了,打了妻子一顿,金枝女跑回皇宫状告驸马。

谁知,其父母却颇为开通,不但不追究驸马罪责,反而批评了女儿。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这个戏其所以久演不衰,除了情节紧凑、活泼,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一位皇帝对臣子的充分信任与尊重,这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将军功高震主与帝王互相猜忌的常规戏码完全不同,是以为人津津乐道多年。

而在历史上,还有另一桩关于唐代宗和将军郭子仪的趣事,也让后人啧啧感叹。

旧唐书里写道, “(唐代宗)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之具。”

这时是公元773年,郭子仪75岁高龄;古稀之年,皇上还要赏赐6个美人,让人啧啧称奇;但4年后,才发现此举的高明之处。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戎马一生,大唐名将郭子仪

事实上,唐代宗并不是郭子仪侍奉的第一位君主。

郭子仪入仕之时,是唐玄宗统治期间。

“贞观之治”以来,大唐文嬉武戏,军备废弛。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地方上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在盛唐时期,养出一个“祸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率领20万大军杀奔中原。

这之前,郭子仪的军职为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紧急关头,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次年四月,朔方军旗开得胜,大败叛军薛忠义,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捷报传到长安市,人心稍安。

作为有远见的军事家,郭子仪认为应当继续夺取河北各郡,切断已窃据洛阳的安禄山与他的老窝范阳之间的联系。

可是,唐玄宗一味听从杨国忠的意见,坚持要求郭子仪正面进攻,导致潼关失守,长安危急。

后来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唐玄宗不得不把经营关中的大任交给了太子,天宝十五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

这便是郭子仪侍奉的第二位君主。

唐肃宗一即位,便图谋收复两京,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任大都督府长史,算是把兵权交给了郭子仪。

除了郭子仪的朔方军之外,唐肃宗还向回纥借了15万军队。

合兵之后,唐肃宗竟然只任命郭子仪为副元帅,而任命自己的儿子李豫(后来的唐代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郭子仪并未计较,接受了唐肃宗的一番恳切的口头嘱咐之后,自己准备破釜沉舟,消灭叛军。

这一次,唐肃宗听取了郭子仪的战略决策,郭子仪大军收复潼关。

不久安史内讧,安禄山被杀。

郭子仪与敌人激战一天一夜,斩下敌人6万,成功收复洛阳。

唐肃宗感慨道,“虽吾之家国,实由卿(郭子仪)再造。”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此战以后,郭子仪功封代国公。

公元762年4月,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也就是前文提到《打金枝》里的皇帝。

当权的内官程元振公然行离间之计,在唐代宗面前谗言郭子仪功高难制。

唐代宗听信谗言罢免了郭子仪副元帅让他充任唐肃宗的山陵使,督工皇陵的建造。

可这时国家又因为“安史之乱”里的史思明卷土重来,外敌内患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唐代宗又重新启用郭子仪,不过却和唐肃宗一样,让自己的儿子李适(后来的唐德宗)当任大元帅。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郭子仪兵锋所至,杀死了史思明,史朝义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上吊自杀。

持续了7年零3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算是基本平定。

可惜好景不长,时局持续动荡。

公元763年吐蕃又乘机攻进中原,10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并很快打到长安城下,唐代宗吓得逃到陕州避难。

吐蕃军占领长安后纵兵焚掠,长安又一次被洗劫一空。

唐代宗下诏再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此时郭子仪手里只有随行的20个骑兵,一路整顿,到武关时才4000余人。

面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郭子仪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打得吐蕃军措手不及,城内城外一片高呼:“郭子仪亲率大军打来了!”吐蕃军见四面楚歌,慌忙弃城逃走,陷落15天的长安终于被郭子仪收复。

公元764年唐代宗的车驾回到长安,郭子仪伏地请罪。

唐代宗把车驾停下,慰劳他说:“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啊!"遂赏赐他丹书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中兴大唐之功。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已然百孔千疮,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重重。

广德元年,原大唐将领铁勒族人仆固怀恩叛变,勾结回纥、吐蕃入侵中原,京师惶恐。

唐代宗只得再招郭子仪问计,并恢复他副元帅职务。

郭子仪让他的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曜率军援救邻宁,闭城固守,终于粉碎了仆固怀恩的第一次入侵。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八月,仆固怀恩又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以及山贼等30万军队杀奔长安,京师势如危卵。

其时郭子仪的军队只有一万人。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怎么办?战则必败,退则被歼。

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决定智取。

他派自己的得力牙将李光瓒到回纥大营游说。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曾经带领过回纥兵,和回纥人有过并肩战斗的情谊。

仆固怀恩叛变,不代表整个回纥族的叛变,回纥族为了以后能够和大唐和平相处,肯定也愿意向大唐示好。

这一次,郭子仪一人一骑,单枪匹马来到回纥大营,和回纥王叙旧一番后,便相约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仆固怀恩的叛军和吐蕃的军队。

是役,斩敌5万,生擒上万人,截获他们掳掠的仕女4000多人,缴获的牛羊驮马无数,前后延绵达300多里。

大唐兹此方算是大定。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拒拜尚书一职,皇帝转赐美人

郭子仪一生戎马,多次受命于危难之际,为唐朝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以少胜多逼退仆固怀恩的叛乱后,唐代宗感念郭子仪为大唐的巨大付出和忠诚决心,想要封郭子仪为尚书令。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尚书令是个什么职位呢?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从职位上来讲,三省都是宰相,而其中的尚书省独领六部,也就是尚书令为百官之首,是宰相里的表率。

唐代宗想要封郭子仪为尚书令,官拜宰相,是郭子仪莫大的荣耀,但是郭子仪拒绝了。

“臣昨所以固辞太尉,乞保余年,殊私曲临,遂见矜许。”

郭子仪不敢接受这个职位,最重要的原因是唐朝时尚书令不仅是宰相里的表率,此前唐朝历史上担任过尚书令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启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李世民还未上任前,在朝中便担任过尚书一职,统领百官。

在上任之后,这个位置就一直空悬着。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唐代宗对他的考验,但他知道,这个位子不能坐。

唐代宗没有因为郭子仪的拒绝生气,反而更加“逼迫”郭子仪接受这个职位。

“(唐代宗)诏宰相百僚送上, 遣射生五百骑执戟翼从,自朝堂至省,赐教坊乐。”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好风光好气派的场面呐!但郭子仪仍然拒绝了,并且再次向唐代宗上书表明自己的态度,是万万不能登上这个职位的。

唐代宗看了之后很是感动,下令把这段二拜二辞的故事编入了史册。

我们今天还能从《旧唐书》中窥见昔日这对君臣之间的暗流涌动。

这段拜尚书还有一个精彩的彩蛋,也就是在郭子仪委婉拒绝了尚书令的任职后,唐代宗赏赐了6个绝色美人和大量金银财宝给郭子仪。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如此高龄之人,还耽于声色犬马,说出去真是让人感慨一句好色至极。

唐代宗这样做,到底是赐恩于他,还是存心给他一个让人嘲笑的把柄?结合前文背景交代可看。

第一,郭子仪个人功劳很大,大唐多次动乱平息都有他的身影。

第二,在《打金枝》事件中,唐代宗和郭子仪是姻亲关系,并且非常看重他,当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以后不愿意跪拜公公,皇帝在这件事上站的是郭子仪这边。

既是功臣,又是姻亲,且如此看重与尊重,唐代宗这样做肯定不是为了给郭子仪下脸色,而是别有深意。

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背后的用意,只知道自此之后,郭子仪的私人生活可谓“五毒俱全”,出入皆是姬妾成群,成日忙着“开枝散叶”。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史书上记载,郭子仪“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

他明目张胆的拥有巨大的财富,府里的金银珍宝数不胜数,仅一次宴会就耗费了三十万钱。

要知道在当时背景下,一钱就足以支撑普通小户一周到半个月的生计。

郭子仪仅仅一次宴会便花费了三十万,正是典型的“朱门酒肉臭”的写照。

久而久之,一开始以为是传闻的,都相信郭子仪是真的美色上头,一代将军功臣,不过是一个胸无大志、贪图享受的“赳赳武夫”罢了。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自污”,方得善终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旧唐书·列传第七十》)

公元777年,也就是唐代宗赏赐给高龄郭子仪6个绝色美人4年后,发生了一件让朝野震撼的大事,也让众人看清郭子仪的高明之处。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公元777年,杀宰相元载,贬王缙。

当朝宰相,被一旨下令没了性命。

原来这个元载,也是辅佐过三代君主,唐代宗是他辅佐的第三任,因为帮助唐代宗先后杀了两个掌权宦官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深得皇帝信任。

自此以后,元载就飘了。

“志气骄溢,每众中大言,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弄权舞智,政以贿成,僭侈无度。”

这一下,就犯了大忌讳。

伴君如伴虎,帝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元载的自大与骄矜,最后换回的便是从高处狠狠的跌落;这件事,也让众人醒悟当初郭子仪拜辞尚书一事。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原来郭子仪爱财爱色又唯唯诺诺,一直是在用“自污”来做自己的保护色。

在“家天下”的社会里,天下若被当作私产,就不可能对功高者不疑,所以当权者一定要有一些把柄在君主手里,君主才会信任。

说回郭子仪的战功背景。

除了战争时期,人们比较看重武夫将军之外,和平年代,文官们对武官彼此之间互相欣赏不来,甚至“功高震主”这个定律除了皇上自己惦记,各位以君权为重的文官也会常常明里暗里提醒君主;所以郭子仪最常需要面对的,就是同仁在背后射来的冷箭。

历史上确切记载与郭子仪作对的宦官就有两个,一个让郭子仪被君主卸了兵权,虽然最后恢复了;一个派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最后郭子仪自己化解了矛盾。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思及此,如果郭子仪再是一幅刚正不阿“一枝独秀”的状态,岂不成了朝廷众人的现成靶子?

所以一个有把柄的郭子仪,才是被拉下神坛的将军,是可以和众人谈笑风生的功臣,但这个把柄不能是危及社会稳定的,那便只能从个人作风上做文章。

除了上文提到郭子仪爱财爱色之外,对待部下态度上,郭子仪也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对于名将而言,对待俘虏的态度历来是外人评判将军治军的重要标准之一。

郭子仪在带兵时,往往答应士兵城破之后可以掳掠财物。

这样做,激励士兵赢了战争,却难免落人口舌。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同时郭子仪很懂得做“顺水人情”,对于一些部下“无伤大雅的违纪”,郭子仪不会斤斤计较;对于有需要帮助的人,郭子仪又常会雪中送炭。

如此一来,郭子仪渐渐和同仁打好关系,众人得了郭子仪的好处,也不会和郭子仪作对射冷箭了。

郭子仪爱财爱色?没关系。

对于皇帝来说,只要不是爱权力就行了。

一代功臣,为江山社稷奉献良多,我把你好吃好喝好玩的供着,既可以彰显我作为帝王对有功之臣的感恩,而你私生活混乱我也可以格外开恩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封你为尚书,你不要,那我就赏赐你最喜欢的美人吧。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好一出君臣友爱谦让的戏码。

皇上赏美人,是皇上的恩。

郭子仪不要权力要美人,是郭子仪的慧。

有一个问题,郭子仪真的很爱美人吗?

郭子仪是不是真的很爱美人,实际上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皇帝知道郭子仪爱美人,让郭子仪的同仁觉得郭子仪爱美人爱奢侈,这就够了。

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完美的,但同时也是可怕的,让人畏惧的。

一个有弱点的将军,才是皇上和同仁都会满意的将军。

郭子仪能够做到权倾天下而朝廷不忌讳他,功盖一代而皇上不怀疑他,骄奢淫逸而无人怪罪他,重点就是这后面的骄奢淫逸,让郭子仪从一个将军神话中,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这就是他的处世智慧。

说白了,这是他的政治道具,是为了向皇上和外人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

何以见得呢?

有一次有个官来拜访他,他却立即叫姑娘们躲起来。

家人不解,他说:“这家伙长得很丑怪,又心地险恶,你们见了忍不住会笑,这样他会怀恨在心,将来他得势了,你们就全完了。”

事实证明,后来这个官成功之后,果然将之前嘲笑他的都狠狠收拾了一番。

郭子仪真是居安思危,心细如发,小人们想害他连一点机会都没有,而平时姬妾成群,不过是他故意为之罢了。

一代名将韩信被杖杀,留下“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千古感叹。

郭子仪通过自己的经营,给君主、同仁留下了一点私人生活的“把柄”,让皇上有恩可施,让同仁有亲可攀,地位、财富和美人都享受了,身后不留骂名。

功盖一代却得善一生,子孙与皇室多次联姻。

有唐一代,郭子仪家族连续三代与皇室联姻六桩,成就了郭氏一门五驸马、一皇后(太后)的显赫。

明知将军75岁高龄,皇帝还赏赐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高明

参考文献

[1]张祖涛。谁说大唐郭子仪“功高主不疑”[J]。文史天地,2011(03):66-69。

[2]聂世军。论千古一臣郭子仪的处世智慧[J]。领导科学,2010(01):51-53。

[3]屈超耘。《打金枝》的原型唐代宗和升平公主[J]。当代戏剧,2002(05):37-38。

[4]臧根林。郭子仪的心理学[J]。领导文萃,2005(08):83-85。

[5] 旧唐书·列传·卷七十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