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李洲(空政文工团68年深情回望:战歌回荡在祖国的蓝天)

2024年01月11日 靓嘟嘟

响应改革强军的号令,军种文工团建制撤销。有着68年光辉历程的空政文工团,自此走入历史。他们以自身的坚定行动维护支持改革,一声令下,听党指挥,彰显党的文艺战士的忠诚本色。68年来,一代代空军文艺工作者,创演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空军故事,传唱一首首催人奋进的军旅歌曲,留下一段段不可磨灭的空军记忆。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悠扬的旋律传唱几十年,空军官兵人人熟悉,在高山海岛,大漠戈壁,只要有空军蓝的地方就能听到这首歌。这是艺术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萦绕耳边、留驻心底。在建制撤销的历史时刻,原空政文工团政委李洲说,所有人都表示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长张天宇说,我们永远都是党的文艺战士,永远爱唱《我爱祖国的蓝天》。

红梅花开 军魂向党

“一片丹心向阳开”,这是人们熟悉的经典唱词。丹心向党,道出的又何尝不是空军文艺工作者自己的心声?“《江姐》可以走遍全国,教育人民”。毛主席的指示几十年来一直为这支文艺队伍引以为荣,引为自勉。这部剧复排5次,演出1000余场,影响了几代人,创造了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奇迹,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军队文艺姓党为军,就是这支文艺团队的红色基因。1950年3月25日,文工团的前身空政歌舞团在吉林长春组建。他们来自延安鲁艺,延安抗大,八路军总部西北战地服务团,冀东“火兵”剧社,冀中“火线”剧社,东北老航校宣传队。他们带着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传统和作风,带着革命战争的洗礼组成这支团队,当年9月迁至北京。文工团的辉煌历程,是靠一大批忠诚于党的文艺人才支撑和发展起来的。传世经典产生与流传背后,是文艺工作者千锤百炼的打磨。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王莉说,《江姐》剧组每年赴全国各地巡演几十场。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阎肃同志生前常说:“好戏不厌千遍改。创作一个作品,就要穷尽自己,即便成不了精品,也不要留下遗憾。” 这是一种高度的使命感催生的文艺自觉,这种自觉又成为文艺战士的精神传承。

从《守望长空》到《蓝天长城》,从《男子汉去飞行》到《人民空军忠于党》,从《你飞过的天空真美》到《奋飞新时代》,在每个历史时期,这个多产的团队都奉献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他们回望历史的天空,深情回顾《白云飘飘的年代》,《绝密543》,用艺术形式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空军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血脉。他们紧扣时代脉搏,精心演绎富有现代空军精神的《壮志凌云》《长空铸剑》和《垂直打击》。他们书写《大漠魂》,情注《甘巴拉》,歌唱《空军人》,向社会讲述和传播空军形象。他们理解发展趋势、放眼展望未来,唱出《制胜云巅》《空天时代》。他们的作品涵盖空军的战斗史和建设史,展现空军各行各业官兵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汇聚起来,几乎构成了完整的空军形象。这些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空军,有力回答这支军种的精神与品格、使命与责任、价值和追求。

2017年,习主席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在空军文艺战士中引发了热烈的响应。“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空军的文艺战士在与空军官兵的情感交融中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份量。他们为官兵送去歌声和欢乐,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空军文艺小分队就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他们每到一处,就与那里的官兵融在一起。有战士因为执行任务没有看上演出,哪怕只有一两个人,也一定要为他们演唱。细心的女演员拉起战士冻伤的双手,为他们留下自己的护手霜。他们来到偏远的站点,与官兵亲切拉起家常。在演出时,经常因为情感太深以至于哽咽。“看得出他们(战士)在强忍自己的情感,但很快眼圈红了,我和战士们都流泪了。”有演员这样描述下部队演出的情景。也正是这种优良传统的代代传承,让空军的文艺战士始终在情感上和官兵融在一起,这种交融为作品接通了地气,筑起了文艺作品强固的生活根基。

强军有我 向战而歌

“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

《强军战歌》,每次演出的最后,演员与官兵一起合唱,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歌声带着浓浓的时代气息,激发敢打必胜的决心意志,飞扬练兵备战的豪迈热情……

对于空军的文艺轻骑兵队员来说,战斗在哪儿打响、战歌就在哪儿唱响。每次重大演习任务也是文艺工作者的战斗任务,演出小分队与官兵一起冲在一线。到西藏演出,由于海拔高,带队领导有些担心一些大幅度的动作无法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官兵也说:“你们能来,我们就非常高兴。”但是演员还是坚持要演,“哪怕摔倒在地上,也要打个滚儿给战士们看。”一场戏演下来,嘴唇已经发青。演员们从心底认为自己的舞台是在起飞线、机翼下、哨位旁。每次演出回来,许多现场的细节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久久回放。“与台下官兵互动,官兵一接话把台词顺跑了,那种临场发挥的气氛特别好,那是在和官兵们过一个开心的节日。”有演员这样说。这是演出,更是表达情感,抒发感受,再现生活。

一年100多场演出,风尘仆仆4个字带过了多少细节。有一年,演出队来到演习现场。当时,两支部队正在紧张地飞行,演出是在飞行结束后进行的,一场是晚上9点钟,另一场是安排在了子夜零点,演完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当时部队担心演员们太累,但对于演出队来说,飞行员远离营区到外地驻训已经8个多月,能为他们献上一台节目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军旅的苦乐,边关的冷暖,只有亲历才会感觉到。戈壁滩上沙尘暴起,漫天黄沙形成折射,天上会出现一圈太阳,根本辨不清方位。在深夜里行车,贴着悬崖行进,能清楚地听到深谷里江水的湍急。2016年,青年歌手、藏族演员阿斯根跟着小分队到部队演出86次,最长的一次是20多天,坐大巴车最长的一次是20多小时。“我每次都特别想去”,“那些苦我能扛”,“去不了的时候心里空落落的”。这是一个文艺战士朴实的语言。正是对军营切身实地的体会,让文艺战士与部队官兵有了太多情感的共鸣,这种共鸣又通过歌声得到了抒发和表达。也正是有了这些情感和积累,阎肃就一下子说出了军人的风花雪月,那风是铁马秋风,那花是战地黄花,那雪是楼船夜雪,那月是边关冷月。无论是否身穿军装,他们都不改战士本色,以舞台为阵地,用冲锋的姿态去创作和演出。

聆听时代 追梦空天

强军实践生动推进,练兵备战热火朝天。聆听时代的声音,他们感受到自身使命所在。2017年,车行、李昕、石顺义等一批创作人员按照空军政治工作部“强军风采、追梦空天”系列文化活动的安排,来到航空兵某师和新质作战部队采风,精心挑选、创作了20多首抒发激情、雄壮豪迈、弘扬空军梦的军旅歌曲。他们经常根据任务需要,为基层官兵量身打造节目,歌曲《不忘初心》《天高任我飞》、小品《金头盔》等一批新作品相继亮相。

文艺队伍的存在和发展就在于扎根基层,服务官兵,离开这一点,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雪域高原、在西北大漠、在高山海岛、在“航空飞镖-2017”国际军事比赛现场、在军医大学……空军的座座军营活跃着文艺轻骑兵的身影。有小分队的演员这样说,每当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喜悦的脸庞,那一双双激情挥舞的手臂,心中总能升腾起神圣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为什么在娱乐资源触手可及的今天,基层官兵对于来到他们面前的空军自己的文艺小分队依旧这般情有独钟、喜爱有加?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对着官兵的眼睛歌唱,你就能看到他们内心的力量。

国家一级演员杨树泉说:“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什么是空军官兵的精神?当接到剧本《甘巴拉》后,突然变得豁然开朗,甘巴拉雷达站官兵默默无私奉献,用热血捍卫空天就是空军官兵精神的集中体现。” 几年前,演出队演员汪心怡到柳州演出,一个班长的家属带着几个月大的宝宝来队,她和孩子留下了一张照片。两年后,当她再来这个部队演出的时候,孩子也恰巧来队,已经会走了,这种美丽的重逢让她欣喜。这样一种情感不仅仅是舞台与观众,演出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部队是家,官兵是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天然的,甚至都不需要时间来熟悉。走的时候,就是想给他们一个发自真心的拥抱。官兵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官兵。正是火热的军营给了创作者以灵感和源泉,让军旅文艺之树常青。

没有谢幕,军事文艺新的一幕正在开启。不说再见,文艺战士的精神永远向党向战。

欢迎文工团的战友,以及观看文工团演出的战友给我们提供回忆文章,也可在下方留言。投稿信箱:强军网(kjzz@mail.zzb.kj);互联网(kjbswx@126.com)。

制作:黄金鹏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