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菊花台公园(南京明外郭城沿线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九))

2024年01月11日 靓嘟嘟 浏览量:

紧接上文“南京明外郭城沿线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八)

21. 望江矶

望江矶位于雨花大道与雨花南路交叉口以南不远处的雨花大道边,如今只是一座被浓荫包围着的小石岗。面朝雨花大道方向有一块巨大的景观石,上刻“望江矶”三个大字。

雨花大道人行道上看望江矶

矶,是水边突出的岩石的意思,望江矶,顾名思义,是一块立于其上可西望长江的巨石,但如今周围大树环抱,高楼林立,站在望江矶上视野受限,目力更不可及六公里以外的长江,望江矶早已名不副实。

不过,与当年的石头城紧临长江一样,在古代,长江理应就在这矶石下面的不远处,立于矶石之上,不仅可以近望长江,而且可以远眺牛首。长江西移发生在唐代,所以,望江矶应在唐以前定名,相关记载可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陈书》。

望江矶顶上郁郁葱葱,还有一座凉亭

其实,当年的望江矶不光是一块矶石,而是一座石头山的一部分。石头山以盛产雨花石而著名,且因其山势东西走向,西宽东窄,满山青松翠柏,形如龙体,支脉顺龙体蜿蜒向南,宛若龙爪,相传梁武帝时称此处为龙岗,同时又叫望江矶。

现在的雨花台功德园其实就是其支脉,民间流传,望江矶倚龙望江,归葬于此,福荫后人,故而这一带已成为南京主要的丧葬地之一

22. 雨花台——全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

望江矶往北不远处就是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雨花台。

名称中之所以冠以“台”字,因为它确实是一座高约100 米、长约3.5公里的平台,由三个山岗组成,自古就是江南地区登高揽胜之佳地。

雨花台

为何取“雨花”之名,则与一则传说有关。

据载,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离此向北不远处的内城聚宝门即得名于此,近代已改称中华门)。相传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12 年),城南门外高座寺的云光法师常在此设坛说法,感动了上苍竟落花如雨,到唐朝时改名为雨花台,原西岗则转称石子岗,并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雨花台范围内的“雨花说法”、“甘露佳亭”和“木末风高”均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中。

雨花台全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经有一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为了民族解放、民主自由,在雨花台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雨花台成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在全长1500米的中轴线上,由北向南,烈士就义群雕、烈士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依次展开,组成中心纪念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与中心纪念区相辅相成的,还有分布在陵园内各处的知名烈士墓、东西殉难处等纪念性建筑。

雨花台烈士群雕

23. 邓愈墓和邓府山

在凤台门与安德门之间有一座小山,叫做邓府山,属于古石子冈的一部分

不过,山虽小,却在邓府山上先后发现了大量的古墓葬,时代从东吴至南朝,以晋为多,皆为小型砖室墓,该地区共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发掘清理,共清理出六朝时期墓葬30余座。大部分墓葬的规模较小,长不超过4米,宽1米左右,随葬品具有东汉末期至西晋时期的特点。但是,也有个别墓葬具有东晋、南朝的风格,两者大约占墓葬总数的30%。有4座墓长度超过6米,为前后双室弯窿顶或是前室弯窿顶、后室券顶,具有典型的东吴、西晋时期的特点,且等级稍高。后又陆续发现明清时期的墓葬,共计120余座。由此可以大致推断,这一带是古代一般官吏,平民的集葬地,但在六朝早期也有一部分贵族墓葬

邓府山发掘的明代福清公主墓

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墓葬中的大部分已遭破坏,均被埋入地下,地表已被建筑覆盖无遗存。

不过,在邓府山北麓,有一座明代功臣邓愈墓,保存完好。邓府山之名正与此处的邓愈墓有关。

邓愈墓前有一四柱三门的牌坊,系由其后世子孙于清代所立,横坊上题“山高水长”四字。

四柱三门石牌坊

邓愈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洪武十年(1377年),在平定西南之乱后的班师途中病逝于今安徽寿县,时年41岁。明太祖追封其为宁河王,谥号武顺,并亲自为他选择了墓地。

神道碑

邓愈墓的神道石刻保存较好,现有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马倌、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和墓冢。

邓愈墓前石刻

不过,据说邓愈墓前石刻原在雨花西路127号的石粉厂院内,因建设需要(改建为商业),南移至约500米的现址。

24. 菊花台与古浡泥国王墓

如上文所说,在雨花台以西偏南一带依然是一片山岗,因此原本叫做西岗,后改用雨花台的原名石子岗。

但是,石子岗一带又是有着“南郊风景一明珠”之美称的菊花台公园,或者说,石子岗与菊花台几乎是重叠的关系。菊花台一带以盛产菊花而闻名,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处,时值金秋,但见满山浮金点玉美景不凡,遂欣然题名“菊花台”。

菊花台公园里,不仅翠竹茂密,花木扶疏,绿意盎然,湖水粼粼,也有明初建的天隆寺,明万历年间在天隆寺后的玉环山上所建的塔林等。

天隆寺后的塔林

菊花台内还有一处值得一说的人文景观就是古浡泥国王墓。墓主人是15世纪初浡泥(今文莱)国王(苏丹)麻那惹加那,是中国现存的两处外国国王墓之一(另一座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为苏禄王墓)。

浡泥国王墓墓冢坐北朝南,遥对望牛首山双阙,东、西、北三面环山,“风水”绝佳。墓前有龟碑背负“浡泥国王恭顺王墓碑”,碑文则采取阴刻楷书,记载浡泥国王来华的事迹。墓冢前面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马一对,马夫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文臣武将各一对,其规制和常见的明代功臣墓几无二致。

修复整理后的浡泥国王墓及其神道

自北宋起,位于东南亚的古浡泥国就开始与中国友好交往,到明代时交往更为密切,永乐六年,浡泥国国王携妻子、弟、妹、子女、陪臣等共计150多人,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当年的10月,国王忽染急病,经太医会诊抢救无效,病故于会同馆(今通济门公园路)。国王临终前留下遗嘱:“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遵其遗愿,以礼葬王侯的仪式葬于安德门外的石子岗,并追谥“恭顺”,建祠祭祀,且寻找入中国籍的西南夷人为国王守墓,每年春秋两季,由专人祭扫。

但是,浡泥国王墓也经历了一段曲折,因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墓冢曾在历史中一度湮灭,无从寻觅达百余年。上世纪的1958年,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在隶属铁心桥东向花村的乌龟山南麓,经农民指点,发现了匍匐在山南的龟跌。龟跌旁边的草丛中,卧有一段残碑,碑文已大部分漫漶,但经过仔细揣摩,依稀可辨认出“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勃泥国王去中国”等字迹。随后,他们又在墓前的水沟里发现了另一段残碑,上面字迹大都模糊不清,但开头的“……乐六年……月乙未勃泥王麻那惹……”等十数个字,尚可辨认。经反复查证史料,最终确定此墓便是湮没已久的浡泥国王墓。

浡泥国王墓牌坊

随后,有关部门对迁碑亭、牌坊、墓冢、神道等文物古迹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01年,浡泥国王墓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墓园附近还建起了一座中国-文莱友谊馆,成为增进两国之间友谊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是@云淡风轻轻谈风云,在这里谈天说地,没有主题;拉东扯西,漫无边际,然皆有感而发,力求言之有物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