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期刊(江苏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沈剑荣: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4年05月10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职能,围绕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江苏新实践。
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以“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为主抓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打造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体系,发展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沿沪宁线产业创新带建设,全力支持苏州实验室建设,聚焦先进材料、高端芯片、生物育种等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更大力度补短板、扬优势。三是发展数字经济。一体实施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大力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工业互联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
建设竞争有序活力迸发的市场体系。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一是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重要改革措施,深化国资国企、要素市场化、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土地、资本等要素畅通流动与高效配置,积极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加快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执法力度,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和“放管服”改革,一体推进政策、市场等“五个环境”建设,破除制约和影响经济循环畅通各类卡点堵点,完善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制度,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一是健全富民增收机制。制定出台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意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十年收入倍增计划,支持苏南等地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鼓励勤劳致富,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发挥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作用,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返乡入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三是补齐民生服务短板。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持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认真排查解决民生领域重点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用心用情解决好“一老一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设城市群引领协调融合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开放融合、协调联动的省域发展格局。一是扎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加快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等建设。二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县城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更大力度支持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三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5000万亩“吨粮田”,深入开展种业振兴行动,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是更高水平建设“1+3”重点功能区。加快推进以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总体布局的“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现代化示范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泰州大健康产业、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更大力度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五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轨道交通、机场、过江通道、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坚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美丽江苏建设水平。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启动美丽江苏建设试点,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探索零碳产业园(社区)建设。二是加强长江大保护。抓好国家新一轮警示片披露问题和省市自查问题整改,力争“当年问题当年清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深入实施污染治理“4+1”工程,推动解决“重化围江”难题,建设更多沿江特色示范段。三是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深入推动节能降碳,研究出台“两高”项目清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建设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的全面开放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一是务实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深入落实“五大计划”,高水平举办中欧班列合作论坛,深化与东盟、日韩等经贸和产业合作,推进一批“小而美”项目。着力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推进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无水港提质增效,加强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二是更大力度利用外资。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制造业外资支持政策,加大力度重点吸引欧盟高质量外资。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清单,持续鼓励外资增资和利润再投资。三是打造综合性重大开放平台。深化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实验,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打造重大开放平台,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鼓励自贸试验区探索制度创新,增强开发区体制机制活力。
来源:《群众》2023年第3期
作者:沈剑荣(作者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