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督商办(晚清“官督商办”企业出现,虽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国富未必民强)
2024年05月10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我们常说国富民强,但国富并不代表国强,只有民富才能国强。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国门,清政府只能满足列强提出的条件,开口通商。然而面对西方国家先进的生产力,自由贸易对商品的倾销,让原本在中国占据绝对优势的自然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是濒临瓦解的境地。
为了适应全新的发展环境,洋务运动开始了,一项制度能维持千年之久,其中自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所以洋务运动并未全盘西化,而是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希望可以扭转清朝颓势,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诞生了资本主义,准确的说应该是国家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最早着手创办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这之后才逐渐发展到民用行业,这似乎也是各国发展的惯例了,但官办企业,不可避免会出现贪污腐败,管理落后等问题,这和哪个政府领导没有多大关系,加上清政府自嘉庆朝以来,一直都存在财务困难的问题,因此,在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便提出了以“官督商办”的形式让国有企业私营化。
在此模式下,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因为这种模式从未在中国实行过,最初也面临着不小的阻力,私人承办如此规模的企业,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盈利,在朝中清流的阻碍也让“官督商办”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所以最初这些企业的投资人,大多都是权贵官绅阶级,朝廷为了鼓励私人投资这些企业,也在经营上也出台了免税,贷款,缓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因为“官督商办”的模式并不成熟,产权属于国有,还是私有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也就导致这类企业成了少数人中饱私囊的工具,就比如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办商人盛宣怀,他就通过创办矿业,招商局等赚得盆满钵满。
“官督商办”的私人企业是因为朝廷没钱,官办企业管理落后等因素催生出的产物,这必然会导致清政府损失部分利益,所以清政府对于“官督商办”企业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产权上,在朝中,有不少官员一直把“官督商办”企业视为国有资产,不赞同私人积累资本,而也有一部分官员非常鼓励发展私人资产,认为西方各国之所以国富民强,正是因为民间资本也占了很大比例,朝廷不应该遏制私人资本的积累。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惨败,这对清政府的刺激是非常大的,借鉴日本经验,清政府彻底解除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还非常鼓励外资来华投资设厂,政策的开放极大促进了民族资本的积累,从这时起到清朝灭亡,不到二十年时间,民族资本规模增长了约20倍,国家的确富裕了,但大量财富变成了少数权贵的私人资本。
清政府虽然解除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但这并非是对所有行业都解除了限制,就比如铁路,电报等行业虽然是“官督商办”,但控制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的。并且在清朝晚期的“官督商办”企业中,商办资本逐渐积累后,官商矛盾,经营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也会逐渐显露出来。
李鸿章病逝后,袁世凯接任了北洋大臣一职,他就主张将盛宣怀经营的电报总局收回官办,压价强行收购了电报总局商股,转眼到了1908年,慈禧太后病逝后,袁世凯被罢官,盛宣怀又联合电报总局股东,在和清政府的交涉后挽回了部分损失,又乘机将招商局彻底改为商办企业。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来,晚清的这些“官督商办”企业,大多难以摆脱政治斗争,各派系官僚集团矛盾冲突的影响,就比如袁世凯撤去盛宣怀招商局督办职务时,转头就让自己的亲信杨士琦来任职。虽然“官督商办”企业存在着诸多风险,但却是逐步推动企业官办转民营的必经之路,也是近代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官办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发展并不冲突,统筹兼顾,并驾齐驱才能达到民富进而国强的目的,为了保护官办企业利益,抑制民营企业发展,损害的还是国民的利益,国富未必民强,独大未必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