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频道

文明城市(你,文明城市了吗?)

2024年03月07日 靓嘟嘟


“这些字花了100多块钱呢,管点有用的吧……”

“你应该理解我们,门上粘东西,上级创文办检查,直接扣分……”

前些年,某地城管铲除商户门上贴字广告的视频热传。

从视频不难看出,城管和商家似乎都很无奈。城管的逻辑是,“门上贴字违规”,不铲了就要被“扣分”,他们也没办法。商家则认为,自己开门做生意,在自家门上贴字宣传店内卖的是什么,这违反了哪门子规定,管得是不是太宽了?

一些地方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出现了急躁冒进、“一刀切”、“运动式”的迎检整治创建现象。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问题,即过分注重表面的痕迹和形象,而忽视了实际成效和内在质量。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文明城市的由来:

1.文明城市评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

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对城市进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评选,并在2003年由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这份文件明确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申报和评选范围以及指导监督办法。随后,这一评选活动逐渐成为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到了2017年,评选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评选“旧称号”,而是评选新一批的“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也会评选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一变化标志着评选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文明城市的评选周期通常为三年。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是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它代表着中国城市的最高荣誉。这项评选的测评周期为三年,意味着每三年会进行一次评选和命名。例如,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颁奖时间是在2020年11月,而中央文明办已经确定了2021—2023年的创建周期提名城市名单。

这个周期确保了评选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使得城市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改进,以达到评选标准。在这三年的周期内,各个城市需要按照中央文明委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以期望在下一次评选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评选过程中还会对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进行复查确认,以确保它们能够持续保持文明城市的标准。这一周期性的评选和复查机制,不仅激励了城市持续推进文明建设,也保证了文明城市称号的权威性和价值。

3.近几年,文明城市评选名单:

1)、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2017年):

  1. 省会城市:济南市、杭州市、南京市等
  2. 直辖市城区: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等
  3. 地级市:苏州市、青岛市、邯郸市等
  4. 县级市和县:昆山市、江阴市、海安县等。

2)、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2021年):

  1. 省会城市:昆明市、兰州市
  2. 直辖市城区:上海市闵行区、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市北辰区等
  3. 地级市:惠州市、常州市、来宾市等
  4. 直辖市:重庆市
  5. 县级市和县:长兴县、诸暨市、石河子市等。

4.问什么要评选文明城市?

  1. 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价值: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它不仅代表了城市的品牌形象,也是城市对外展示自身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
  2. 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评选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文明行为的实践,如公共场所的文明秩序、交通礼让等,进而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明城市的创建要求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发展,这有助于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
  4. 增强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文明城市的建设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对城市的归属感。
  5.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评选过程中,会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6.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个荣誉,也是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进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的城市来说,它们将承担起更高层次的示范引领作用。

总的来说,文明城市评选不仅是对城市文明建设成果的认可,更是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这一评选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城市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5.结合目前暴露出的问题,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应如何优化呢?

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城市环境、社会治安、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市民素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标准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优化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强化对城市空气质量、水质管理和噪音控制的要求。

- 引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城市规划的评价指标。

- 鼓励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的可持续使用。

2. 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

- 加大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的考核。

- 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措施,如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安全。

- 提升城市应急管理和灾害响应的能力。

3.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 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 关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普及率和平等性。

- 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评价,如道路、桥梁、公园和休闲设施。

4. 文化教育与市民素质:

- 重视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等。

- 加强对市民文明行为的引导和教育,如公共场所禁烟、排队等候等。

- 促进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提高市民的整体教育水平。

5. 社会包容性与多元文化:

- 评价城市对不同文化、种族和社会群体的包容性。

- 鼓励城市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同时尊重和融入多元文化元素。

6. 创新与科技应用:

- 鼓励城市在治理和服务中采用新技术,如智慧城市建设。

- 评价城市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方面的成效。

7. 居民参与与社会治理:

- 强调居民对城市治理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 评价城市在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方面的成效。

8. 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

- 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收入水平、住房条件、休闲娱乐等方面。

总之,优化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