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剧情

电影白象(缅甸人心中的瑞兽——白象,有着哪些文化象征内涵呢?)

2024年03月07日 靓嘟嘟

导语:白象崇拜观念在缅甸的民族信仰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了解这一思想观念对于我们了解缅甸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大有裨益。通常来说,缅甸民族对白象的崇拜来自于外来印度文化的影响,其中的白象崇拜观念被有选择地融入了本地人民的基本信仰之中。然而,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认为这一信仰理念是来自于缅甸的本土文化,缅甸先民本就有着象崇拜观念和尚白信仰,白象崇拜观念很明显是这二者相结合的产物。

总体而言,白象崇拜观念是缅甸一项有着极其丰富内容的信仰的民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并不是自古就存在于缅甸文化土壤中的,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因为某些因素而发端,并随着缅甸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传承、演变丰富形成的。白象崇拜观念之所以能在缅甸传承两千余年而没有消失,正是其能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白象崇拜观念的文化内涵被不断丰富。因此,把握白象崇拜习俗的发展演变过程,最主要的就是理解和把握这些文化内涵,包括其成因和表现形式。

缅甸纸币上的白象

一、专制王权的象征

白象崇拜的文化内涵与白象崇拜观念中白象的神性不同,白象崇拜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基于对白象的崇拜而赋予白象的文化涵义。具体来说,就是人们赋予白象的文化象征意义,主要包括将白象视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祥瑞的象征、财富荣耀的象征甚至是国家、民族的象征等。其中,专制王权的象征意义,是白象在整个封建历史时期最为重要的涵义。

白象崇拜观念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演变,其中最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当属封建统治时期,阶级社会的出现使白象崇拜观念得到了生长的土壤,特别是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白象崇拜自起源形成之后,经历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白象崇拜习俗不断发展,全面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融入到人们的精神信仰体系中。

因此,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也非常重视利用其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统治者将白象崇拜当作巩固王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工具,将大象的某些习性与佛教、婆罗门教的教义相结合,赋予了白象很多崇高、美好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王权、财富、好运等的象征,甚至将其提升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地位。最终,白象被赋予了专制王权的象征意义。

内比都大金塔内部的白象浮雕

白象成为专制王权的象征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首先,亚洲象的动物习性是为王权观念的附加提供了直观参照。亚洲象的动物习性及其组成的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在很多方面十分相似。亚洲象均以群居的方式生存,与人类生存的方式一致。象群的组合构成方式也和早期人类社会一样,是以血缘组成的"家族式"群体。每个象群的世界里也有类似人类族群首领一样的领头象王。

亚洲象这种与人类相似的“社会组织结构”使得人们将象王与人类世界的头领相联系,并将封建社会中的王权观念附加到象的世界当中。 其次,婆罗门教、佛教等宗教信仰观念在缅甸的传播,使白象与王权观念相结合。婆罗门教信仰观念中出现的第一只白象,即艾拉瓦底,并不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大象,而是在众神翻搅乳海时诞生的圣物,而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大象都是它的产物。分析众神翻搅乳海神话故事中白象诞生的象征意义,更说明在婆罗门教信仰中,白象从诞生时起就与权利和秩序产生了关联。“海在生成八头方位象的同时,还生出了一位统领象群的领袖,这一情节引导我们注意到最高神力在扶持领袖以建立社会秩序方面的意义……表现出鲜明的“君权神授”的意味"。

反观白象艾拉瓦底的拥有者因陀罗神的神性,更充分地说明白象是大象世界中的造物主和“国王”。因陀罗神是婆罗门教众神之王,尤其是在婆罗门教早期,他既是创世造物之身,地位亦凌驾在其他诸神之上。后来,因陀罗神又变成了具有超自然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的战神形象,但依然是众神之王。白象在佛教中,除了作为佛陀入母胎时的化身外,在《佛本生经故事》中,佛陀前世亦多次化身象王,其中七世为白象,均为象王。这也说明,白象已经和王权的观念融为一体了。随着佛教在缅甸的传播,这一观念亦为人们所接受。

缅甸寺庙门口象征吉祥的白象

最后,封建统治阶级,尤其是封建帝王巩固王权的需要,使得白象最终成为专制王权的象征。阶级社会历史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树立“君权神授”或者“神王一体”的思想,往往对宗教的理论观念加以利用。即利用宗教神话将自己神化或半神化,以说明其最高权力的合理性和权威性,使社会各方面心悦诚服,从而使其权力真正成为最高权威,达到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目的。

这在缅甸封建历史时期亦有充分的体现。婆罗门教、佛教先后传入缅甸后,缅甸封建统治阶级同时吸纳了两种宗教为自己服务。他们“把自己打扮成神的化身,是神主或佛陀的代理人,要人民无条件地听从皇上的旨意,培养人民的忠君思想或皇权观念”。婆罗门教诸神中的空界神王因陀罗,佛教的护法大神天帝释,都成为缅甸封建统治者借以巩固王权的神王形象。

统治者通过捕获白象,将白象打造为只有自己才可以拥有、骑乘的圣物,一方面是把自己塑造成为像因陀罗一样的战神、雷雨之神,成为众神之王,而白象正如因陀罗的坐骑白象艾拉瓦得一样,成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象征。另一方面,封建帝王也通过供养白象,将自己塑造成为佛教的护法大神天帝释,争取佛教徒的支持,进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由此,白象最终成为了专制王权的象征。


随处可见的白象雕塑

二、祥瑞的象征

统治阶级通过赋予白象各种美好的寓意,来将其塑造成祥瑞的象征。由此,在缅甸人民眼里,一旦有白象出现,就意味着将有好事发生。在白象崇拜信仰观念中,白象具有给国家带来和平、稳定、繁荣,给人民带来健康、长寿、幸福,使国家和人民免遭各种祸端的神性,这种神性正是白象能成为缅甸人民心中的祥瑞的象征的文化基础。白象的这一文化涵义一直流传至今,始终影响着缅甸人的生活。在缅甸的文化信仰中,白象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祥龙,都是镇国瑞兽,保一国之兴盛,有了白象的庇佑,庄稼可以年年有好收成,国家没有天灾人祸,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白象的出现其实是普通的亚洲象得了白化病而产生的自然现象,由于缅甸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拥有非常多的大象,这也就在客观上增加了出现白象的几率。因而,在古代缅甸,白象的出现和捕获,是一件值得举国庆祝的大事。封建王朝时期,白象在被运送入王宫的路上,或是国王骑白象出巡时,老百姓都会聚集在路边跪拜,希望白象能为自己带来好运。时至今日,白象不再是国王的私人财产,人们可以自由地前往象园瞻仰白象,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好运。由于白象还象征着健康长寿,因此封建君主便把自己对于长生不老,王权永固的向往很自然地转移到了对白象的崇拜上。由此,在缅甸,白象的数量多少,出现与否,都成为了预示整个国家民族兴亡的征兆。白象作为祥瑞的象征与其作为专制王权的象征的文化内涵也因此相互融合。

缅甸街头的白象雕塑

三、财富、荣耀的象征

白象作为财富荣耀的象征,即是白象崇拜观念的发展延伸,也是其作为专制王权象征意义的另一种变形。由于白象的稀缺性,封建君王会把拥有白象,加封“白象之主”封号视为无上荣耀,甚至以此为毕生追求。拥白象数量的多少,也成为衡量其财富和荣誉的重要标准。对于发现、捕获或进献白象者,大加封赏。普通百姓如有发现或帮助捕获白象者,不仅能得到人们的尊敬,还能获得国王赐予的高官厚禄。在生产水平落后的封建历史时期,这似乎成了普通百姓获得财富和荣耀的方式之一。缅甸有成语云:“依附白象吃甘蔗”,意思是饲养白象的人,借机吃食人们进贡给白象的甘蔗,寓意是依附有威信有权势的人来谋取机会和利益。这充分说明,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把白象视为财富和荣耀的象征。

白象元素的手工艺品

四、国家、民族的象征

缅甸的白象崇拜历史悠久,根深蒂固,不仅融入到缅甸人的精神信仰体系当中,还渗透到缅甸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白象崇拜习俗已成为缅甸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白象也成为其国家、民族的象征。封建历史时期,封建君王在谋求“白象之主”封号时,其国家也因之成为了“白象之国”。全国僧俗百姓均把国家,包括国王拥有白象当做是自己的荣耀,相信白象能够同时对国家、民族和个人予以保佑。白象的生老病死甚至与缅甸国家、民族,尤其是国王的命运紧密相连。白象也自然成为缅甸国家、民族的象征。

今天,尽管泰国作为白象之国更为人所熟知,但缅甸本国人民坚信缅甸也是白象之国,获得白象的福佑。缅甸人的服饰、文化、艺术、娱乐、建筑等领域,无不打上了白象崇拜这一民俗信仰的烙印。在缅甸,白象成为其建筑物中最有特色的元素,这在佛塔、庙宇等佛教建筑中更为明显。白象也是缅甸各类手工艺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缅甸目前通行的货币中,面值最大的一万元、第二大的五千元面值的货币上,所印图案均为盛装象鞍象饰的白象。

此外白象也被用于命名的商品品牌、酒店名字、道路等。两座皇家白象园,也成了缅甸向外国旅客展示本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外国政要来访时,缅甸政府也乐于让其到白象园参访。这些体现在缅甸国家民族生产生活行为中的白象崇拜观念和对白象文化的推崇,使得白象成了缅甸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


缅甸白象园

结语:

除上述个文化象征意义之外,白象崇拜在缅甸文化中还具有很多美好的涵义。如基于佛本生经故事中,白象正义、善良、慈悲、宽容的形象,人们赋予了白象正义的象征。成语“白象的面孔,黑象不敢直视”。意思就是黑色的大象不敢面对白色的大象。其寓意为不守戒律、道德败坏的人,不敢面对富有威信和正义感的人。作为缅甸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象崇拜习俗将会继续传承下去,白象崇拜观念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会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 这一独特的信仰产生以后,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与此同时,由白象崇拜观念衍生出来的一整套白象崇拜习俗在其整个发展、传承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功利性,对于教化人民,协调社会矛盾,规范整个缅甸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其中稳定性和变异性是其中最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征。缅甸的白象崇拜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成为缅甸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被时代传承和享受,融入到缅甸人精神信仰的方方面面。尽管已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历史,但仍然被广泛传承,这充分显示了白象崇拜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缅甸文学史

2、缅甸白象崇拜参考

3、缅甸的佛教及其发展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