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剧情

国歌电影(光影留情,一起回顾电影中的国歌、国旗、国徽故事)

2024年03月08日 靓嘟嘟

来源:中国军网

光影再现燃情岁月

——电影中的国歌、国旗、国徽故事

■刘书毓 游超艺

国歌、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光影留情,文艺工作者以电影记录时代,在银幕上深情讲述了中国国歌、国旗、国徽诞生背后的故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49年10月1日,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安门广场。70多年岁月沧桑,国歌里的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早已深深扎根在中华儿女心中。鲜为人知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

由许幸之执导,田汉、夏衍编剧的《风云儿女》,是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领导下的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的经典影片,于1935年上映后备受观众喜爱。影片讲述了青年知识分子辛白华因同伴在抗日前线牺牲而觉醒,从艺术与享乐的小圈子中摆脱出来,走上抗日前线的故事。

影片结尾,觉醒后的辛白华成为一名革命战士,他高举火把,在敌人的隆隆炮火中与同胞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昂首向前。伴随电影的热映,这首闪耀战斗光芒的歌曲也传遍祖国大地。歌曲高亢雄壮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震撼地发出时代强音,成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的斗争号角,在当时极其有力地发挥了动员广大民众抗击侵略者的作用。

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创作过程异常艰辛。1999年上映的电影《国歌》,不仅以影像方式讲述了袁牧之(《风云儿女》中辛白华的饰演者)、许幸之、田汉、聂耳等人创作电影《风云儿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艰辛过程,还以点带面勾连起东北沦陷后全国各地积极抗战的历史景象。

电影《国歌》以九一八事变为序幕缓缓拉开,对《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做了充沛的情感铺垫。影片中,田汉深感戏剧演出只能局限在一座城市,电影和歌曲却能传遍整个中国。于是,他毅然扛起摄影机与同伴奔赴前线,以电影为武器,创作了一系列以抵御外侮、救亡图存为主题的影片。在创作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时,田汉迟迟未能动笔,因为他找不到确切的词句来烘托影片悲壮的感情。就在此时,田汉的助手梅香在影片拍摄期间牺牲,紧接着又传来好友齐白山和义勇军战士们相继牺牲的噩耗。悲愤交加中,田汉写下了慷慨激昂、深沉悲壮的主题曲歌词。但他刚写完《风云儿女》剧本梗概和主题曲歌词,尚未来得及谱曲,便被捕入狱。组织上为保护聂耳免遭国民党毒手,安排聂耳出国避难。聂耳深知,此时不仅《风云儿女》需要这首主题曲,全中国的百姓都需要这首战斗檄文。他以音乐为武器,倾泻满腔悲愤。几经磨难,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终于唱响。影片结尾,朋友们撑船载着留声机来到监狱外,雄浑有力的歌声传来,令身陷囹圄的田汉热泪盈眶。

1949年10月1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在开国大典上奏响。如今,它已不仅是一首战歌,更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象征,也铭刻着中国电影人对祖国和人民的一份深情。

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升起。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谁?又是怎样被选定为国旗的?或许有的年轻朋友并不十分清楚。

1999年上映的电影《共和国之旗》,以细腻笔触讲述了国旗的诞生,以及设计者曾联松与五星红旗近半个世纪的情感故事,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

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发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当时,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曾联松,看到启事后即着手设计五星红旗的图案,应征投稿。

影片中,曾联松向年幼的儿子讲述国旗的设计思路:“红色象征着革命,黄色象征着中华民族黄色人种。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则是代表全国人民大团结。”看着儿子懵懂的表情,曾联松语重心长地说:“长大了,你就懂了。”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曾联松望着熟悉的图案既兴奋又有些不解:“怎么和我的图案差不多?”原来,在他的投稿方案中,虽然也是五星红旗,但在大五角星内还绘制了斧头和镰刀图案。由于国家当时未公布国旗作者,所以曾联松也不敢确定是自己的方案入选。更重要的是,他不敢相信作为国家象征的国旗,政府真会采纳一个普通百姓的意见。

在现实中,1950年9月,曾联松赴京开会。全国政协专门派人到他下榻的宾馆了解五星红旗设计情况,事后又邀请他参加了国庆一周年的庆祝活动。11月,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向他发出关于录用其国旗设计方案的公函。但在影片中,为使情节更为曲折动人,导演巧妙设置悬念,让曾联松在漫长岁月中持续追问五星红旗设计者的秘密,直到暮年才确定国家采纳的是他的设计方案。

电影《共和国之旗》没有大篇幅展现曾联松设计五星红旗的详细过程,而是以其追寻国旗设计者的秘密为线索,将他的人生沉浮与国旗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对国旗、国家的无限热爱。影片中,曾联松义务为社会作报告宣传国旗;看到青年身着红底五星样式的外套招摇过市,他拖着病体一路追赶,不允许有人侮辱国旗。影片最后,藏在曾联松心中的困惑被解开,他也终于释怀,发出“国旗是谁设计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强大,国旗才伟大”的感叹。

1949年开国大典上,奏响了国歌,升起了国旗,但是天安门城楼上却未悬挂国徽。原来,直到开国大典前,国徽方案始终未能确定。

电影《国徽》全景式展现了我国美术界、建筑界工作者设计国徽的全过程。在应征国徽图案的众多来稿中,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张仃为代表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的方案呼声最高。梁思成等人的设计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整体。张仃等人的设计,则在图案中突出了色彩鲜艳、风格写实的天安门。电影《国徽》便主要聚焦于两组设计思路,徐徐铺陈,通过梁思成与张仃的争论,具象化、立体化还原国徽设计的过程。

影片重点呈现了两个设计小组在国徽设计中最大的分歧——关于天安门图案的取舍。借此向观众阐述国徽的含义。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认为,天安门是封建皇权的象征,不应该出现在国徽上。而张仃则认为天安门就是一座建筑,标志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见证了历史。两方僵持不下,国徽领导小组集思广益,提出建议:天安门见证了五四运动,并将再度见证新中国的诞生,因此应当将天安门作为要素放入国徽图案中。经过美术界、建筑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汇集中央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两方创意的国徽方案最终确定。

影片不仅展现了国徽图案的诞生,还以“双线并进”的叙述方式,通过描写沈阳第一机器厂普通工人焦百顺等主动请缨铸造国徽,并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终于将新中国第一面金属国徽挂上天安门城楼的动人故事,烘托出普通群众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影片以国徽为媒介,凝聚爱国热情,不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艺术家还是普通工人,均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倾注于国徽之中。

国歌、国旗、国徽都是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见证。透过光影重温那段燃情岁月,我们深深感悟到,是中华儿女用热血和奋斗才换来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开天辟地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共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