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信息

油赞子(传统小吃油赞子讲述老少皆宜的神话)

2024年03月08日 靓嘟嘟 浏览量:

传统小吃油赞子讲述老少皆宜的神话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寒具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诗中赞誉的就是人们常吃的麻花,而在宁波,人们称之为油赞子。作为宁波的网红特产,喷香酥脆的油赞子是许多“吃货”的心头好,竞相排队争买油赞子的胜景已是常态。

在上虞百官街道文化广场路口,也有一家“老咛波油赞子”。店面不大,但油赞子的香味拐过深深的巷子,让它成为这条街上与众不同的存在。面粉发酵,切成小条,一抹一搓,折成麻花……待油锅“嗞嗞”地冒泡,抄起大漏勺,将一条条柔软的“小麻花”滚进热油里,上下窜动,翻几个身,等到表面金黄,气泡减少,面粉和热油的香味,被锅中的温度所蒸腾,便可起锅上架,收获满箩筐香喷喷、金灿灿的油赞子。

传统小吃油赞子讲述老少皆宜的神话

店主车玉娟是丰惠谢桥人。从小她就对这一传统小吃情有独钟。那一根根油而不腻、余味香美的传统食品,长久活跃于味蕾之上,成为招待亲友的绝佳美味。即使在如今食品极大丰富的年代,油赞子也是她割不掉、舍不弃的情愫。于她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美味,更是一种一试难忘的情怀。

2017年6月,车玉娟开了这家“老咛波油赞子”,想让童年时的美好味道延续下去。香甜可口的油赞子一开业就受到了顾客的热捧,最忙时一天能卖出150余斤。目前,店内除了海苔、原味两种传统油赞子外,还推出了椒盐、芝麻这两个新口味。咸味的油赞子淡淡墨绿,口感细腻。甜味的油赞子黄金醒目,甘甜脆香。

传统小吃油赞子讲述老少皆宜的神话

“油赞子太好吃了,它的脆有一种让人上瘾的魔力。”在油赞子资深爱好者张广成看来,油赞子刚出锅时最好吃,松是前提,脆是后续,轻咬即碎,就像小鹿踩过初雪地,清脆悦耳。单单听声音就想多吃几根。即使一连吃五六根,甜度在舌尖累加也不会起腻反感,回味时,只有麦香油香糖香交织着,淡淡而不散。

油赞子的名字来源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形似簪子,入油锅炸制而成,在宁波方言里被称为“油簪子”,后演化为油赞子。也有说是从“油蘸子”演化来的,与油馓子并为一类。油赞子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入口酥脆,唇齿留香,吃多不腻,就有窍门了。车玉娟说,好吃的油赞子,全部是手工制作,“我们和面不用明矾,而且使用的都是优质海苔粉,保留纯正的传统滋味。”

传统小吃油赞子讲述老少皆宜的神话

别看现在这一传统小吃能在街头巷尾买到,那也不过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已。在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由西安回京城的途中,品尝了麻花,对其赞不绝口,称其“香”、“脆”、“酥”,遂赐为贡品。这让麻花的身价一夜之间扶摇而上,而制作配方由创始者口传心授,不对外公布。普通的寻常百姓也只能在喜庆婚宴、重大节日时偶尔品尝下。很多年来,它就像充满神秘色彩的蒙面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传统小吃油赞子讲述老少皆宜的神话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