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锅加盟(近万家店只有5家是直营,“锅圈”靠加盟商能稳稳上市吗?)
2024年03月11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顶着岳云鹏代言的光环,99.9%都是加盟店的“锅圈”也要冲击上市了。
近日,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表,华泰国际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高上游产能和效率、增强其供应链能力、投资建设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和产品研发、拓展门店网络、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以及提升数字化能力等。
从招股书来看,过去三年,“锅圈”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2020年-2022年总收益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和71.74亿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33.5%和81.2%。2022年,“锅圈”首次实现盈利,利润为2.41亿元。此前两年则分别有4330万和4.6亿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锅圈”表示主要是由于业务人手增加及营销活动增加引致巨额销售及分销成本,还有行政开支增加。
“锅圈”第一家门店于2017年1月在河南郑州开业,主要经营火锅、烧烤、即烹餐包等产品。作为一家从地方走向全国的连锁企业,“锅圈”依靠的是加盟制带来的规模化扩张。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锅圈”在中国拥有9221家门店,其中包括9216家加盟店和5家自营店,加盟店占比高达99.9%。“锅圈”在招股书中指出,自营店是为加盟店提供一个模式,并且作为创新门店运营管理策略及工具、营销活动等的试点。
加盟商的“反哺”使“锅圈”得以盈利。
从招股书来看,“锅圈”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这部分销售额由2020年的29.1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7.28亿元,2022年更是增长至64.77亿元,加盟商“反哺”收入的占比始终占到9成。这也意味着,“锅圈”和加盟商是强绑定关系。
“锅圈”也承认,加盟虽能带来较大的规模效应,但同样伴随着不确定性。加盟店的成功及质量最终取决于加盟商本身,公司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店的业绩,若表现欠佳的门店数量较多,将对“锅圈”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锅圈”冲刺IPO的底气除了市场规模,更离不开资本的青睐。其历史投资人中有着不惑创投、IDG、三全食品关联公司、物美科技、茅台基金等知名创投基金和企业的身影。
有了资本加持,“锅圈”在品牌营销上也不惜大手笔投入,包括聘请岳云鹏作为代言人,投放电视和线下广告等。可以看到,2020年-2022年,“锅圈”在营销推广上的开支逐渐走高,从4000万元增长到1.38亿元。但“锅圈”也表示,由于过往广告及推广已经建立起相当的品牌影响力,因此在2022年开始减少相关投资。
与此同时,“锅圈”也在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2020年-2022年的研发成本分别为20万元、350万元和1000万元。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锅圈”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仍是加盟连锁,产品和模式门槛较低。这一模式收益率不高,且依赖门店的营收增长,一旦营收增速放缓,就意味着该商业模式触及“天花板”。
从“锅圈”接下来的规划可以看出,开店仍是首要任务。“锅圈”表示拟吸纳更多加盟商加入,并鼓励现有加盟商开设更多门店,以增加加盟店数量。
对于准备上市的品牌而言,盈利能力更是资本市场所关心的重点,准备冲刺IPO的锅圈能否经得起接下来考验仍是未知。
沈萌表示,“锅圈”商业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快速跑马圈地,增加其多项数据增长,但当对加盟商的管理能力与增长速度不匹配时,容易失去对终端的控制,从而出现业务收益率低的情况。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锅圈”的商业模式来看,模式容易被复制,若没有规模效应加持,核心竞争力较低。尤其是加盟几乎占据全部江山的"锅圈",盈利能力具有不确定性,管理体系将是发展的关键。
不过,朱丹蓬也强调,“锅圈”的盈利能力仍有上升空间,未来还需通过加强供应链建设,以此来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等。
- END -
文字|张天元
编辑|孔瑶瑶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锅圈食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