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久违了,我们的生活)
2024年03月20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阳春三月,柳绿花红,生机复现。一度因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暂停键”的文化场馆近日陆续重启,公众也来到现场。久违的相见,如此特别——
复工单位:上海市群艺馆
复工日期:2020年3月13日
“我们一起站在门口,等候观众入馆”
讲述人:吴榕美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3月13日,我早早地就到馆了。这是我们馆年后恢复开放的第一天,前一晚我都有点睡不着。
到了馆里,我和同事把之前开会商量好的开馆应对措施做了检查,开窗通风、消毒,摆放好测温仪、消毒液、免洗洗手液……每个细节都不漏掉。
忙活了一通,我一看表,已经快10点了,开馆时间就要到了。戴好口罩、手套,我们做好了防护,一起站在门口,等候观众入馆。第一天预约的市民只有一人,但是我心里依然觉得有压力。
为开馆做好准备
“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境外输入病例还有不少,咱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进馆时无症状但之后发病的情况,要考虑进去。”我一遍遍和同事强调着,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我们谁都不希望由于防疫措施不到位,造成再次闭馆、人员隔离的情形出现。
这次闭馆,让我感触很多,我在上海市群艺馆工作了几十年,这里的“一草一木”早已熟稔于心。多少个日日夜夜,群艺馆从未停下服务的脚步。365天不闭馆是我们的坚持,往年就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我们都会迎接市民前来。以往春节期间是馆里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免费电影集中放映的时间段,很受大家欢迎。真是没想到,首次闭馆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这次疫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我们看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也看到为了疫情不扩散,14亿中国人舍弃了正常的生活。希望我们馆绿树成荫的庭院和内容丰富的展览,能让居家已久的市民舒缓心情。
“有种拥抱蓝天的冲动”
讲述人:程峰 (上海市民)
3月12日,上海很暖和,春光明媚。公园开门了,商铺也在开张,也不知道我心心念念的展览能不能观看了。
我热爱收藏,平时也关注上海各大博物馆和群艺馆的展览。这天,当我打开博物馆、群艺馆的公众号,发现置顶的是一则《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恢复开放公告》。群艺馆终于要开馆了!
两个月前,我就想去馆里看看,没想到因为一场疫情,耽搁到了今天。我欢喜得像个孩子,迅速在手机上预约。
周五要上班,最早只能是周六了。我心里想着。预约流程很简单,很快,我预约到了开馆第二天上午10点的票。
周六一大早我就醒了,心情有点迫切。口罩、眼镜、手套——必备的装备带齐,我扒拉了两口饭,就急匆匆出门了。我钻进地铁才发现,以前人流如织的站台和车厢非常空,一股消毒水的味道迎面扑鼻。我小心翼翼地坐在一个角落,大家都自觉地保持一定距离,分别守着座位的头尾。45分钟后到站了,我走出地铁站,暖暖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格外舒服。
走到上海市群艺馆门口,工作人员亲切地和我打招呼。消毒、测体温、实名登记、出示随申码。疫情期间,上海实行绿色、黄色、红色三色码动态管理,绿色码表示未见异常或已经解除医学管理措施的人员,可以出入公众场合。
瞅瞅周围,我发现我是第一个到馆的,而且是唯一一位单独前来的观众。内心有点窃喜,虽然以前我就是群艺馆的“常客”,但从来没享受过如此安静的时刻。
和我一同进馆的只有3个人。进馆后,我就直奔“启程 回家 团圆年——第十四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展览设置在一层,展柜里摆着各种记录上海人回家过年乘坐的交通工具变迁、生活场景变迁的物件,还实景还原了一些过年的生活场景。
一个摆放着一排排自行车标的展柜,吸引我停下了脚步。小时候,有个邻居叔叔,每天上下班都骑着一款进口自行车,牌子已经记不清了,这样的自行车一出街,那叫一个拉风,有时为了瞅一眼那款自行车,我还会跑到弄堂口蹲守。
程峰拍摄的展览图片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展览的切入点,很新颖。年俗风情的一部分,通过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视角展示春运。这是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有着摄影的小爱好,拍摄了很多作品。通过他的摄影作品,能非常直观地看到上海交通工具的变迁,读出上海几十年飞速发展的潜台词。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间,我才走出馆,真想多呆一会啊。回头看看在阳光中开门迎客的群艺馆,突然感觉很魔幻。想想近两个月宅家不能出门的日子,现在已是身在场馆,时空的变换让我有种想伸开胳膊拥抱蓝天的冲动。这种感觉真得很好。
复工单位:青海省图书馆
复工日期:2020年2月29日
“上班竟然堵车了,我开心地笑了出来”
讲述人:杨懿(青海省图书馆馆办副主任)
3月16日,周一,我开着车去上班。没想到,开到一个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就堵车了。整整两个月,每天开车去馆里,路上都是空无一人。今天竟然堵车了!我心里居然生出一种由衷的欢喜,嘴角不自觉上扬起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烟火,无声无息地回来了。
疫情期间,作为图书馆办公室副主任,我基本没有在家休息。每天,我都要去馆里处理一些事情,路上空无一人、商铺都关门谢客,馆里只有两三个人在值班,没有了昔日的人气。要知道,我们馆全年要开展300多场活动,每天到馆平均3000人次。
在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馆里决定复工开馆。首要任务是做好防范,场馆的面貌也因此有了新变化。我们专门购置了人脸识别立式门禁,通过这个门禁,大家可以自动测量体温,精准度比体温枪要高出很多。进门前,读者要出示读者卡、进行实名登记、人脸识别测体温,整个过程也就两三分钟。进入馆里,我们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会提供引导服务,阅览室里现在是单人单桌了,人和人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阅览完毕后,图书需要放到指定的位置,闭馆后我们会进行消毒。
目前,我们馆只开放了阅览室,其他服务均未开放。但是我想,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疫情的结束,图书馆会以原来的模样敞开胸怀,迎接读者。
“听说开馆了,没吃饭就跑去抢号”“听说开馆了,没吃饭就跑去抢号”
讲述人:李得泰 (读者)
我跟你说,我比谁都更盼望图书馆恢复开馆!
去年,我做了个决定,辞职备考公务员,这个决心下得自己都有点心虚。被考友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每年的招考率并不高。我仔细规划了备考时间,不足一年。我为自己选了一个备考神殿——图书馆,希望学习效率可以在单位时间里最大化。
青海省图书馆离我家不远,每天吃完早饭,溜溜达达就可以过来。如果不是备考,我很少有机会走进这里。宽敞明亮的环境、安静浓郁的氛围,陪伴我度过了年前的备考时光。疫情发生时已经临近春节了,图书馆也闭馆了。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闭馆前一天,当我收拾好书本走出图书馆时,门口的工作人员说了声“新年快乐”。没想到,再来图书馆,已是两个月后。
接下来便是困在老家无法回西宁的宅家日子。宅家的时光每天以相同的模式运转:起床、吃早饭、看书、吃午饭、看书、吃晚饭、看书、睡觉。这就是我的备考节奏。只可惜,家里的环境和氛围让备考的效率骤然下降。我每天都很焦虑,照这样下去,考上的几率也太低了。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图书馆你快点开馆吧。
2月28日,青海省图书馆开馆的消息终于传来了。听说现场拿号,每天到馆人数控制在180人。为了抢占“先机”,我早早就起了床,都没在家吃早饭就跑过去了。2月29日,青海省图书馆如期开馆。第一天人不多,号没发完,第二天,也许是消息传开了,180个号都发完了。接下来的第三天、第四天,读者开始排队了,我得从头开始数,看看自己到底能排到第几号,免得超过了180号,就白排队了。
复工后的图书馆内景
现在,图书馆入口处设置了红外线人脸识别测温系统,拿着身份证、读者卡在机器上一扫,再进行人脸识别后,自动体温测量就已完成。体温正常就能进馆了。阅览室里,原先是四人一桌,现在安排一人一桌,旁边放着免洗洗手液,每个人相距1米以上。有一点让人印象挺深,阅览区域的工作人员,一直提醒大家别摘下口罩。
图书馆开馆至今,我每天都去。再次走进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恍若隔世。安安静静地在图书馆读书备考,一度是件奢侈的事。岁月静好是那么地诱人,希望我们都可以不再经历病痛和苦难。
记者手记
春暖花开,我们等你。对全国的公共文化场馆来说,这是一句发自肺腑的承诺。疫情出现后,各省文化馆、图书馆馆员变身社工、“下沉”社区一线。疫情好转后,他们又回到工作岗位,为复工开馆做着准备。每一位馆员都尽最大努力,做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服务好大家。
对读者和观众来说,再次走进这些场馆,感觉真亲切。《流浪地球》中虚构的大自然被破坏的场景仿佛在眼前,生命、疾病、灾难原来离我们并不遥远。采访中,不管是馆员还是观众和读者,都向记者表达着同样的心愿:珍惜当下、拥抱美好。
这段时间,不少文化场馆陆续开放,虽然只是部分开放,但它释放出一个让人心头一暖的信号:静好岁月在回归。
再次见面的感觉,真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