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科技

以色列时间(一文看透以色列国家历史时间线)

2024年03月25日 靓嘟嘟 浏览量:


公元前13世纪末,以色列人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地区,与当地的迦南人、非利士人等发生冲突。

公元前11世纪,以色列人建立了联合王国,由扫罗、大卫和所罗门三位君王先后统治。所罗门王建造了第一圣殿,成为犹太教的中心。

公元前10世纪末,以色列王国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大王国。两国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外来侵略,最终都被灭亡。北方的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2年被亚述帝国征服,南方的犹大王国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帝国摧毁,第一圣殿被毁,犹太人被迫流亡巴比伦。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圣殿和耶路撒冷城墙。这一时期被称为第二圣殿时期。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将巴勒斯坦纳入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死后,其帝国分裂为多个王国,巴勒斯坦先后被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帝国争夺。

公元前167年,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四世试图强行推行希腊化政策,引发了犹太人的反抗。马加比家族领导了起义,并在公元前164年收复耶路撒冷,重新祭祀圣殿。马加比王朝建立了一个半独立的犹太国家,并扩展了其领土。

公元前63年,罗马共和国将巴勒斯坦纳入其势力范围,并在公元前37年任命希律大帝为犹太王。希律大帝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包括扩建第二圣殿、修建凯撒利亚港口和马萨达要塞等。

公元4年,希律大帝死后,其王国被分割为几个小区域,并由罗马派遣的总督或傀儡君主统治。这一时期出现了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并引发了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和分裂。

公元66年至73年,犹太人发动了第一次反罗马战争,试图摆脱罗马的统治。战争以罗马的胜利而告终,第二圣殿被毁,耶路撒冷被摧毁,犹太人再次被迫流亡各地。这一事件被称为圣殿毁灭和犹太人大屠杀。

公元132年至135年,犹太人发动了第二次反罗马战争,由西蒙·巴尔科赫巴领导。他宣布自己为弥赛亚,并在短暂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然而,罗马皇帝哈德良最终镇压了起义,并对犹太人实施了严厉的禁令,包括禁止进入耶路撒冷、禁止行割礼、禁止遵守安息日等。哈德良还将犹太地更名为巴勒斯坦尼亚,以消除犹太人的民族认同。

从公元2世纪到19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先后被东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统治。期间,犹太人一直存在于该地区,但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提比里亚、海法等城市。同时,犹太人也分散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如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塞法迪犹太人、米兹拉希犹太人等。

19世纪末,由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影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西奥多·赫茨尔是该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于1896年出版了《犹太国家》一书,提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犹太国家的设想。从1897年开始,举行了多次的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制定了复国主义的纲领和策略。同时,开始有大批的犹太移民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和城市社区,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了冲突和竞争。

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巴尔福发表了著名的《巴尔福宣言》,承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这一宣言得到了当时的同盟国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并被视为复国主义运动的重要成果。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巴勒斯坦地区被划归英国托管。

1920年至1940年代,英国在巴勒斯坦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试图平衡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利益和诉求。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取得成功,反而引发了双方的不满和反抗。期间,发生了多次的骚乱、暴力和恐怖活动。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迫害和屠杀,导致了约600万犹太人死亡,这一事件被称为“大屠杀”或“犹太人灭绝”。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犹太人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国家。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181号决议,建议将巴勒斯坦分割为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并保留耶路撒冷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这一决议得到了犹太人的接受,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家正式宣布成立,随即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承认。然而,在当天晚上,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黎巴嫩等五个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了战争,试图消灭这个新生的国家。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中东战争或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至1949年,以色列在美国和欧洲的支持下,成功地抵抗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并扩大了其领土。战争结束后,签署了多个停火协议,但没有达成和平协议。巴勒斯坦地区被分割为以色列控制的区域、约旦控制的西岸和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约旦和埃及并没有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家,而是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同时,约有70万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驱逐出以色列控制的区域,成为难民。这些难民在邻近的阿拉伯国家或联合国设立的难民营中生活,形成了一个长期的人道主义危机。

1956年,英法以色列三国联合发动了对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战争,试图夺回苏伊士运河,并推翻埃及总统纳赛尔。纳赛尔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领导人,他反对以色列的存在,并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抵抗运动。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但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不得不撤退,并接受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部署。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成立,宣布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的利益和权利,并致力于通过武装斗争消灭以色列。PLO由多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和武装组织组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法塔赫运动,由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PLO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建立了基地,并发动了多次对以色列的袭击和恐怖活动。

1967年6月5日至10日,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发生了第三次中东战争或六日战争。战争前,阿拉伯国家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以色列进行了军事和外交上的威胁和挑衅。以色列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空中和地面的闪电战,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西岸、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这些地区被称为“被占领领土”,并成为以后的和平谈判的焦点。

1973年10月6日至25日,埃及和叙利亚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或十月战争或约姆·基普尔战争,试图夺回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战争开始时,埃及和叙利亚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突破了以色列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防线。然而,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迅速调整了战略,并反攻埃及和叙利亚,甚至威胁到了开罗和大马士革。战争结束后,签署了多个停火协议,并在美国的斡旋下,开始了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为代表的和平谈判。

1977年至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进行了历史性的和平谈判,并于1979年3月26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见证下,在华盛顿签署了《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根据条约,以色列同意逐步从西奈半岛撤军,并承认埃及对该地区的主权;埃及同意正常化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并承认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这是第一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例子,也是第一个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然而,这一举动也遭到了其他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的强烈反对,并导致了萨达特在1981年被暗杀。

1982年6月至9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试图摧毁PLO在该国的基地,并支持黎巴嫩基督教法兰吉派建立一个亲以色列的政府。这场战争被称为黎巴嫩战争或加利利行动。战争中,以色列军队进入了贝鲁特,并包围了PLO总部。在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斡旋下,PLO同意从黎巴嫩撤离,并转移到突尼斯。然而,在PLO撤离后,发生了两起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即萨布拉和夏提拉难民营屠杀。这些屠杀是由黎巴嫩法兰吉派民兵在以色列军队的默许下进行的,造成了数千名无辜平民的死亡。这些屠杀引起了这些屠杀引起了国际社会和以色列国内的强烈谴责和抗议,导致了以色列总理贝京的辞职和以色列军队的部分撤退。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目标,反而激化了该地区的冲突和暴力。在以色列撤退后,一个由什叶派穆斯林组成的武装组织真主党(Hezbollah)在伊朗和叙利亚的支持下,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并与以色列进行了长期的游击战和火箭攻击。

1987年至1993年,巴勒斯坦人在被占领领土发动了第一次起义或“石头战争”(Intifada),对抗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和殖民政策。这场起义是由普通民众自发组织的,主要使用石块、汽油弹、罢工和示威等手段。起义中,约有2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60名以色列人死亡,数万人受伤或被捕。这场起义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和同情,并促进了以巴之间的和平谈判。

1991年10月至11月,美国总统老布什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了中东和平会议,邀请了以色列、埃及、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PLO的代表参加。这是第一次将中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会议,涉及到领土、安全、难民、水资源、耶路撒冷等多个方面。会议没有达成具体的协议,但为以后的双边谈判奠定了基础。

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奥斯陆进行了秘密谈判后,以色列总理拉宾和PLO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在华盛顿签署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原则性宣言》或《奥斯陆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同意建立一个有限自治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并逐步从加沙地带和西岸部分地区撤出以色列军队;双方也同意承认对方的合法性,并停止敌对行动。这是第一次以色列与PLO直接进行谈判,并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然而,这一协议也遭到了双方极端分子的反对和破坏。

1994年5月4日,在埃及开罗签署了《加沙地带-耶利哥协议》,落实了《奥斯陆协议》中的具体细节,并开始实施巴勒斯坦自治。同年7月1日,在美国白宫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拉宾、阿拉法特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三方签署了《华盛顿宣言》,结束了46年的敌对状态,并开始就约旦河西岸地区进行谈判。同年10月26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在约旦河西岸的阿拉巴签署了《约旦-以色列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第二个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

1995年9月28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在华盛顿签署了《以色列-巴勒斯坦权力分配协议》或《奥斯陆二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同意从西岸的大部分地区撤军,并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分别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以巴共同管理或以色列单独管理。协议还规定了巴勒斯坦选举、安全合作、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并承诺在1996年开始就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包括耶路撒冷、难民、边界、定居点等敏感问题。然而,在11月4日,拉宾在和平集会上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暗杀,给和平进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1996年1月至2月,巴勒斯坦人举行了第一次民主选举,选出了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以及88名立法委员会成员。选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监督和认可,被视为巴勒斯坦民主化的重要步骤。然而,在同一时期,哈马斯等激进组织发动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了数十人的死亡和伤亡。这些袭击激化了以色列社会的恐惧和愤怒,并影响了1996年5月的以色列大选。在大选中,右翼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击败了工党的佩雷斯,成为新一任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和平进程持保守和怀疑的态度,并强调以色列的安全需求。

1997年1月至10月,经过多次的谈判和危机,以巴双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在希伯伦签署了《希伯伦议定书》,并在加沙签署了《加沙港口备忘录》。这两份文件旨在落实《奥斯陆二协议》中未完成的部分,并推动最终地位谈判的开始。根据这些文件,以色列从希伯伦等西岸城市撤军,并将更多的土地移交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双方也就安全合作、走私武器、释放囚犯等问题达成了一致。

1998年10月23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威尔海姆签署了《威尔海姆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同意从西岸的13%的土地撤军,并释放750名巴勒斯坦囚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同意加强对激进组织的打击,阻止对以色列的暴力行动,并修改其宪章,删除消灭以色列的内容。这一协议被视为和平进程的重要突破,但也遭到了双方反对派的抵制和破坏。

2000年7月至8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坎普戴维德举行了最终地位谈判。这是以巴双方首次就最敏感和最困难的问题进行直接谈判,包括耶路撒冷、难民、边界、定居点等。谈判中,双方都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让步和妥协,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主要的分歧点是耶路撒冷的归属和主权,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权。谈判的失败使得和平进程陷入了僵局,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暴力和冲突。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利库德集团主席、前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大批武装保镖的陪同下,进入了耶路撒冷老城的圣殿山,进行了一次挑衅性的参观。圣殿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也是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象征。内塔尼亚胡的行为激起了巴勒斯坦人的愤怒和抗议,并引发了一场暴力冲突。这场冲突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区,并演变成了第二次起义或“阿克萨起义”(Al-Aqsa Intifada)。这场起义比第一次起义更加激烈和血腥,使用了更多的武器和自杀式炸弹袭击。起义中,约有4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000名以色列人死亡,数万人受伤或被捕。这场起义基本上结束了以巴之间的和平进程,并使得双方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

2001年2月至2006年3月,以色列经历了四次大选,分别由利库德集团的沙龙、工党的巴拉克、利库德集团的沙龙(再次)和利库德集团的奥尔默特担任总理。这四位总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压力和政治挑战,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巴勒斯坦问题。沙龙采取了强硬和单边的策略,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进行了多次军事打击,并开始在西岸建造分隔墙,以阻止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领土。他还在2005年实施了“退出计划”,从加沙地带和西岸部分地区撤走了所有以色列定居者和军队,并将这些地区交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控制。沙龙认为这样做可以保证以色列的安全和民主,并避免与巴勒斯坦人进行无效的谈判。然而,这一计划也遭到了以色列右翼和宗教派别的强烈反对,并导致了利库德集团的分裂。沙龙在2006年中风后退出政坛,由奥尔默特接替他成为总理。奥尔默特继续执行沙龙的政策,并试图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恢复对话,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003年4月至2008年12月,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组成了中东问题四方机制,制定了一份旨在解决以巴冲突的路线图。根据路线图,双方应该在2005年前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可行的巴勒斯坦国家,并结束所有的暴力和敌对行动。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和条件。然而,路线图并没有得到以巴双方的全面接受和执行,而是遭到了各种障碍和干扰。其中最大的挑战是2006年1月,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并组建了新一届政府。哈马斯是一个激进的伊斯兰组织,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并继续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哈马斯的胜利使得以色列和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采取了制裁和孤立的措施,并导致了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和冲突。2007年6月,哈马斯武装夺取了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并将法塔赫支持的阿巴斯总统和其政府赶出加沙。从此,巴勒斯坦分裂为两个政治实体,一个是法塔赫控制的西岸,一个是哈马斯控制的加沙。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被称为“铸铅行动”(Operation Cast Lead)。冲突前,双方曾经达成过一个为期六个月的停火协议,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延续。冲突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了空袭和地面进攻,试图摧毁哈马斯的武装力量和基础设施,并停止其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发射火箭弹。哈马斯则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继续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性的袭击。冲突中,约有1400名巴勒斯坦人和13名以色列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或流离失所。冲突造成了加沙地带的严重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关注。在埃及等国家的调停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单方面的停火协议,并结束了战争。

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以色列经历了两次大选,分别由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和中间派的卡茨夫组建了联合政府。这两届政府都面临着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问题、美国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内塔尼亚胡虽然在2009年6月发表了巴尔伊兰演讲,首次承认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家的可能性,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如巴勒斯坦国家必须是非军事化的,以色列必须保留耶路撒冷的统一和主权,巴勒斯坦难民不能回归以色列等。这些条件被巴勒斯坦方面拒绝,并认为内塔尼亚胡并不真诚地寻求和平。在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试图推动以巴双方重启直接谈判,并在2010年9月2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高层会晤。然而,由于双方在定居点建设、边界划定、安全保障等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谈判很快陷入了僵局,并最终破裂。此后,以巴双方没有进行过正式的和平谈判,而是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了一些非正式的接触和探讨。

2012年11月14日至21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再次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被称为“云柱行动”(Operation Pillar of Defense)。冲突前,哈马斯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造成了几人死亡和伤亡。以色列对此进行了报复性的空袭,并杀死了哈马斯武装部门的领导人贾巴里。这引发了双方的激烈交火,并使得局势升级。冲突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了持续的空袭和炮击,试图摧毁哈马斯的武器库和指挥中心,并阻止其对以色列的袭击。哈马斯则利用其地下隧道和隐蔽基地进行反击,并首次对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等以色列中部城市发射了远程火箭弹。冲突中,约有170名巴勒斯坦人和6名以色列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或流离失所。冲突造成了加沙地带的严重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在埃及等国家的调停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停火协议,并结束了战争。

2012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提出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将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从“观察员实体”提升为“观察员国家”。这一决议草案得到了138个国家的赞成、9个国家的反对和41个国家的弃权,成功通过。这一决议被视为巴勒斯坦在国际社会的外交胜利,也是巴勒斯坦寻求国际承认和加入国际组织的重要步骤。然而,这一决议也遭到了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并认为这是巴勒斯坦绕过和平谈判,单方面寻求国家地位的行为。以色列和美国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惩罚性措施,如暂停向巴勒斯坦转交税收款项、削减对巴勒斯坦的援助、阻止巴勒斯坦加入其他国际组织等。

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奥巴马总统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试图重启以巴之间的和平谈判,并在2013年7月30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高层会晤。双方同意在九个月内就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并暂停采取任何可能破坏谈判气氛的行动。然而,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而是继续进行了定居点建设、囚犯释放、联合国申请等有争议的行动。同时,双方在核心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障碍,如耶路撒冷、难民、边界、安全等。谈判中,克里提出了一份框架协议草案,试图为双方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但没有得到双方的认可。在2014年4月29日谈判期限到期后,以巴双方都宣布暂停谈判,并互相指责对方破坏了和平进程。

2014年6月至8月,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再次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被称为“防御性边缘行动”(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冲突前,哈马斯对以色列南部城市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造成了几人死亡和伤亡。以色列对此进行了报复性的空袭,并杀死了哈马斯高级指挥官德夫。这引发了双方的激烈交火,并使得局势升级。冲突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了持续的空袭和地面进攻,试图摧毁哈马斯的武器库、指挥中心、隧道网络和火箭发射台,并阻止其对以色列的袭击。哈马斯则利用其地下隧道和隐蔽基地进行反击,并首次使用无人机和海上突击队对以色列进行攻击。冲突中,约有2200名巴勒斯坦人和73名以色列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或流离失所。冲突造成了加沙地带的严重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在埃及等国家的调停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停火协议,并结束了战争。

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组成的中东问题四方机制,再次尝试推动以巴之间的和平谈判,并在2014年9月26日在纽约举行了一次高层会晤。双方同意在四个月内就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并在一年内达成协议。然而,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灵活性,而是继续进行了定居点建设、囚犯释放、联合国申请等有争议的行动。同时,双方在核心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障碍,如耶路撒冷、难民、边界、安全等。谈判中,美国提出了一份框架协议草案,试图为双方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但没有得到双方的认可。在2015年6月30日谈判期限到期后,以巴双方都宣布暂停谈判,并互相指责对方破坏了和平进程。

2015年3月至今,以色列经历了三次大选,分别由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蓝白党的甘茨和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再次)担任总理。这三届政府都面临着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问题、美国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内塔尼亚胡采取了强硬和单边的策略,加速了定居点建设,并宣布计划将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纳入以色列主权。他还在2020年1月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发布了一份被称为“世纪协议”的中东和平计划草案。根据该草案,美国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的主权,并支持以色列建立一个“大以色列”;美国也承认建立一个有限主权、非军事化、不连续的巴勒斯坦国家,并提供5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一草案被视为极端偏袒以色列的方案,并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拒绝和反对。甘茨则采取了相对温和和多边的策略,表示愿意与巴勒斯坦人进行对话,并支持两国方案。他还表示反对单方面吞并约旦河西岸,并呼吁与阿拉伯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0年8月至9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斡旋下,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和巴林王国分别签署了《亚伯拉罕协议》,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第三个和第四个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根据协议,以色列同意暂停对约旦河西岸的吞并计划,以换取阿拉伯国家的承认和合作。这一协议被视为中东地区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重要转折点。然而,这一协议也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并认为这是背叛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和权利,并破坏了阿拉伯和平倡议的原则。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下,以色列与苏丹和摩洛哥分别签署了《苏丹-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协议》和《摩洛哥-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协议》,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第五个和第六个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阿拉伯国家。根据协议,美国向苏丹提供了援助和制裁豁免,向摩洛哥承认了其对西撒哈拉地区的主权,以换取两国与以色列的承认和合作。这一协议被视为中东地区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也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又一次重要转折点。然而,这一协议也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并认为这是牺牲了巴勒斯坦人和西撒哈拉人的利益和权利,并违背了阿拉伯和平倡议的原则。

2021年5月至6月,在哈马斯与耶路撒冷市政府之间发生了一场有关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社区巴勒斯坦居民被驱逐的法律纠纷后,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再次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被称为“守卫城墙行动”(Operation Guardian of the Walls)。冲突前,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造成了几人死亡和伤亡。以色列对此进行了报复性的空袭,并杀死了哈马斯高级指挥官巴尔迈亚。这引发了双方的激烈交火,并使得局势升级。冲突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了持续的空袭和炮击,试图摧毁哈马斯的武器库、指挥中心、隧道网络和火箭发射台,并阻止其对以色列的袭击。哈马斯则利用其地下隧道和隐蔽基地进行反击,并首次对特拉维夫、耶路撒冷、贝尔谢巴等以色列主要城市发射了大量火箭弹。冲突中,约有250名巴勒斯坦人和13名以色列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或流离失所。冲突造成了加沙地带的严重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在埃及等国家的调停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停火协议,并结束了战争。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