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游戏-阿里在2023年尾投资这家成都游戏研发商 为何成了“行业里一道曙光”?
2024年04月19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每经记者:温梦华 每经编辑:董兴生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游戏圈有些热闹。
继2023年12月连发两批游戏版号、各大游戏上市公司董事长纷纷提议回购公司股份后,杭州阿里巴巴海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海外”)投资入股了一家成都游戏研发商——成都东极六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极六感”),也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过去,这样一笔投资,对一路高歌猛进的游戏行业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如今,经历了行业冷静调整期后,这笔投资却让一众游戏公司艳羡不已。
“在和同行的闲聊中,我听过最夸张的一句是‘东极拿钱简直是行业里的一道曙光’。”接近东极六感的游戏行业资深人士李先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
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但开源节流、资本收缩、项目裁撤、新游竞争激烈……也成为各大游戏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增速放缓、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已是游戏行业的大势所趋。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游戏相关企业存量为40.96万家,新增速度明显放缓。资本也给出了不一样的态度,2019年—2023年,游戏相关企业共获得449起融资。其中,2021年融资数量最多达127起,2023年则下降至63起。
当轻松赚钱的日子不再,迈入新的竞争阶段,2024年,游戏行业将如何突围?
这家成都游戏公司为何能吸引腾讯阿里B站?
在资本收缩撤退、游戏企业新品厮杀之际,阿里海外投资一家“年轻”的游戏研发商无疑为整个游戏行业带来了新话题。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东极六感于2023年12月底进行了两次工商信息变更,新增杭州阿里巴巴海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公司股东。阿里海外第一次认缴出资228.29万元,第二次认缴出资534.36万元,一跃成为东极六感第一大股东。
截至最近一次变更,东极六感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阿里海外、田海博、成都东极与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约为59.72%、32.75%、7.53%。
同时,腾讯旗下林芝腾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B站关联公司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吉比特旗下厦门吉相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均退出东极六感的股东序列。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作为一家2018年成立的年轻游戏研发商,东极六感旗下游戏产品主要有《匠木》《代号:二十四节气》等。其中,《匠木》已发行两年多,仍有每月20万的新增用户。
图片来源:东极六感官网截图
不过,李先生告诉记者,从自己的从业经验判断,东极六感并非一家很赚钱的公司,其上线的《匠木》因没有强制付费,估计仅能回本。“2020年匠木上线后,就只知道他们团队在研发《代号:二十四节气》,从时间周期和团队规模判断,投入应该接近2000万元。”
“东极六感很多老股东也好奇为什么能获得投资,毕竟现在游戏行业都在开源节流,投资也停摆了,老股东们都觉得纯属运气好。”李先生称。
虽然公司“年轻”,但一直以来,东极六感都备受资本青睐。早在2019年,吉比特旗下子公司就入股了东极六感,持股比例为15%;到了2021年,腾讯、B站的关联公司也入股东极六感,均获得了10%的股权。如今,阿里海外又大手笔入股了东极六感。
“近两年,行业赋予游戏更多的社会能量,游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同时,游戏出海竞争也愈发激烈。”在李先生看来,阿里选中东极六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是看中了公司做的是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游戏产品。
资深游戏投资人王先生了解到,腾讯、B站、吉比特退出东极六感,主要是由于阿里不允许任何外部股东出现,对公司的话语权要求很严格,“不希望别人掺和”。
在外界看来,阿里巴巴这几年的重心并不在游戏,因此当突然投资一家游戏公司,市场也好奇阿里海外的这步“棋”。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阿里游戏与UC九游合并,UC九游更名为“阿里游戏”;2017年,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文娱”)全资收购广州简悦游戏公司,后更名为广州灵犀互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不过,2023年11月,阿里文娱已退出灵犀互娱股东序列。
近5年游戏企业累计获449起融资,2023年产业外资金减少
在阿里海外投资游戏公司引发关注的背后,过去几年,面对行业的调整,资本对游戏行业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游戏相关企业存量为40.96万家,而在2019年,这一数字为13.97万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册的游戏相关企业为13.66万家,注销的游戏相关企业为3.98万家。
不过,从数据对比来看,过去五年间,游戏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增速从2022年开始放缓。2019年、2020年,游戏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均在4万家左右,到了2021年,游戏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快速增长到超9万家;之后,随着游戏行业进入调整期,2022年、2023年,游戏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分别为10.45万家、13.66万家。
在资本层面,据记者统计,2019年—2023年,游戏相关企业共完成449起融资。其中,2021年融资数量最多,达127起;2022年—2023年,游戏相关企业的融资逐年下降,2023年只有63起。
从获得融资的游戏企业来看,越来越少的游戏公司能够持续获得资本青睐。2019年—2023年,累计获得4起融资的游戏公司仅有4家。在融资类型上,战略融资和股权融资最受资本欢迎,在统计的数据中,这两类融资高达313起。
曾经,在游戏行业最火爆时,资本蜂拥而至,其中不乏重金砸入的大资本和一众互联网公司。这些资本中,既包括三七互娱、姚记科技、中手游等游戏公司,也包括腾讯投资、小米集团、字节跳动、阿里云、百度、哔哩哔哩、快手、爱奇艺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
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腾讯、阿里、字节跳动、B站4家公司累计在游戏行业所在的文娱领域进行了290起投资。其中,2021年以来,腾讯、字节跳动、B站在文娱领域的投资步伐明显放缓;而2023年阿里在文娱领域的投资数量则是近5年中最高,达27起。
中娱智库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高东旭告诉记者:“随着游戏产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2023年纯财务投资人或产业外资金在减少,投融资案例也在减少;产业资本依然活跃,特别是大型公司,这种情况会持续。”
游戏产业止跌回暖,小游戏成2024年市场增量新机会
回顾过去一年,止跌回暖成为游戏行业的“主旋律”。游戏版号发放趋稳,整体向好,新游戏上线你追我赶,各家游戏公司开启新一轮利润释放,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用户规模达6.68亿,同比增长0.61%。
不过,令人鼓舞的数字背后,游戏市场的竞争逻辑发生变化早已是行业共识。在众多产业人士、头部游戏公司的感知中,增效提质、保证精品度、提高产品成功率,成为2023年游戏行业的重点。
在高东旭看来,2023年,多数游戏公司都进行了人员调整,大厂也难幸免。同时,为了保证游戏精品化程度,部分公司在重点项目上继续加大投入。“在总体市场规模上,游戏市场表现在行业预期内;重点企业的表现则低于市场预期。”
不过,存量竞争之下,面对游戏大盘增速放缓,“增量”成为采访中一众游戏产业人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2023年,小游戏异军突起。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为200亿元,同比增长300%;微信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达到新高、抖音小游戏DAU(日活跃用户)爆发式上涨。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我认为,小游戏帮游戏市场带来了更多新的流量场景,挖掘了更多用户增量。无论是在玩法还是在转化上,小游戏都更轻量化。未来,轻量级、社交化并能够让用户自由创造的游戏更容易获得用户青睐,例如短剧+游戏等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增量。”中手游董事长兼CEO肖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23年下半年,众多游戏公司、资本涌入小游戏赛道,腾讯、三七互娱、吉比特、世纪华通、恺英网络、掌趣科技等多家上市企业纷纷布局小游戏,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增量。
“2023年,行业内出现了品类爆款和小游戏等新赛道,说明游戏行业能够自发地产生新的增长点。”盛趣游戏副总裁谭雁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他的观察中,虽然短期内小游戏市场仍具备快速增长潜力,市场仍有机会,但未来付费优化将成小游戏创收重点,小游戏将更快进入高价值用户竞争阶段。随着竞争加剧、获客成本走高,如果无法获取更多高价值用户,产品利润或将更快地被成本抵消。
谈起2024年游戏市场的走向,谭雁峰认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长期来看,AIGC能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研发效率等利好;全球性IP继续被厂商及用户青睐。同时,分类用户并精细化运营、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运营将是重要趋势。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前,拉长产品、用户、营销的生命周期,拉升用户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 贵州天岛湖(这里是天岛湖,不是千岛湖,来这里居住据说会长寿。)
- 丰泽电器(金融面皮下的暗规则,把金融投机的窍门说透了,值得去看)
- 澳大利亚珀斯(我在澳洲珀斯砌砖,这里对女性很友好,老太太头发五颜六色没人说)
- 佐餐(有一道佐餐小菜,味似芥末,又比芥末爽口,它就是远安冲菜)
- 七盛角(传承大宋中原民风民俗内涵的七盛角)
- 美则(刘慈欣:科幻文学之美体现在科学美和技术美)
- 巴黎塞纳河(“塞纳河不能游泳”将成历史法媒:迎奥运,巴黎加快治理塞纳河步伐)
- 固始县(固始县城市管理局开展健康巡讲“五进”活动)
- 威海神雕山动物园(从日本刚回来的大熊猫“香香”有望与在山东的“舅舅”认亲)
- 天津西站属于哪个区(天津西站附近景点,天津西站行李寄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