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剧情

后宫诱逃-一个由电影引发的冤案,说萨列里嫉妒、害死莫扎特,真冤枉他了

2024年04月19日 靓嘟嘟

#娱评大赏#

1984年,一部名为《阿马迪乌斯》的电影上映,讲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部影片将萨列里害死莫扎特这个传说深入人心,影片中的萨列里被塑造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庸才。那么历史上的萨列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真的害死了天才莫扎特吗?

一、早年的萨列里

安东尼奥·萨列里出生于1750年。很小的时候他就接受了音乐教育。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几经辗转,最后他被一位名为乔瓦尼·莫塞尼戈的威尼斯贵族收留,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萨列里的父亲与乔瓦尼是故交。在威尼斯期间,萨列里先是随佩塞迪学习,后跟随帕西尼学习。与帕西尼学习的经历改变了萨列里的人生,学习期间他引起了作曲家弗洛里安·利奥波德·加斯曼的注意,后者看到了萨列里的才华并将他带去了维也纳。在维也纳,加斯曼不仅亲自指导萨列里学习,还资助其学习费用。在这里,萨列里接受了严格而系统的声乐教育,但可惜的是萨列里早期的作品几乎未能流传下来。

萨列里的故乡莱尼亚戈


从1766年起,加斯曼就介绍萨列里去给约瑟夫二世的晚宴进行室内表演。萨列里的表演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帝指示加斯曼可以随时带这位学生前来觐见,皇帝与萨列里的关系直到1790年前者去世才终结。在这期间,萨列里结交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他20岁时,萨列里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剧《Le donne letterate》。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


在《Le donne letterate》取得一定成功后,萨列里受委托创作了另外两部歌剧《天真的爱》和《堂吉诃德与卡马乔的婚礼》,这些作品体现出萨列里尝试融合特定歌剧流派特点的偏好,对现有的歌剧流派的边界进行突破也成为萨列里作品的一大标志。1771年,萨列里凭借正歌剧(serious opera)《阿米达》取得了巨大成功。

除了歌剧以外,萨列里也开始尝试在器乐领域进行创作。尽管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向后古典主义风格发展的趋势,但是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以及之后创作的歌剧还是略有不足,各种评论家和学者也认为萨列里的器乐作品缺乏灵感和创新。

二、成家立业

1774年,加斯曼去世,萨列里接替他成为了意大利歌剧团的助理导演。1775年,萨列里迎娶了财政官员的女儿——特蕾莎·赫尔菲斯托弗,由此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萨列里主要负责歌剧团的排练、指挥和教学工作。但很不幸的是,意大利歌剧团由于经营不善宣告破产。与此同时,皇帝约瑟夫二世也趁机决定停止意大利歌剧和法国芭蕾的演出,并开始推广德语戏剧和音乐作品,以宣扬德意志的价值观、鼓舞民族自豪感。这间接影响了萨列里的生活,因为萨列里并不熟悉德语,于是萨列里为了生计开始向外寻找机会。

1778年,在约瑟夫二世的建议下,萨列里心怀感激地接受了为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创作首演歌剧的任务。为了能让萨列里安心创作并在意大利进行演出,约瑟夫特意为其放了假。1778-1780年间,萨列里在意大利进行了巡回演出,巡演城市包括米兰、威尼斯、罗马这样的历史名城。在巡演中,萨列里创作了三部新的喜剧歌剧,这些作品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国际上广受好评。

米兰斯卡拉歌剧院


1780年,萨列里奉命回到了维也纳,创作了一部德语轻歌剧《烟囱清理工》,他的作品与莫扎特创作的《后宫诱逃》成为了德意志轻歌剧实验中仅有的两部成功作品。在维也纳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排练、教学工作后,萨列里再一次担任了出国演出的任务,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巴黎。

莫扎特


为巴黎创作的作品是改编自古希腊神话的《达纳伊德斯》,尽管有人担心这部作品会因创作者是因喜剧而闻名的年轻人受到非议,但是这部作品最终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这部歌剧以其黑暗的序曲、丰富的合唱作品、众多的芭蕾舞场景和令人震惊的结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巴黎的舞台上保留了40多年。在巴黎取得成功后,萨列里再次回到维也纳。也正是在这期间,萨列里与莫扎特产生了第一次正式接触。

1790年,约瑟夫二世去世,萨列里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和资助者,而此时欧洲动荡的局势更是雪上加霜,萨列里的地位开始变得不稳定。在这期间,萨列里曾尝试创作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音乐剧,但是由于剧目中的自由主义倾向而被束之高阁。尽管如此,萨列里在国际上的声望却是与日俱增。他的作品甚至随着流亡的葡萄牙王室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洲。

三、晚年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艺术审美品味的变化,萨列里意识到自己创作能力已经适应不了时代需求了,而且也缺少了创作的热情。而且随着时局的变化,他也逐渐远离了曾经的自由政治立场倾向,并最终退出了歌剧工作。萨列里最后的岁月中专注于宗教作品和教学工作,在这期间他教育了多位年轻的音乐家,其中包括贝多芬、李斯特和舒伯特。萨列里的教学工作直到临终前才停止,1825年萨列里于维也纳与世长辞。

晚年的萨列里(电影《阿马迪乌斯》剧照)


四、萨列里与莫扎特的关系

萨列里去世几十年后,有关萨列里和莫扎特不和的传闻就已经在关于莫扎特的传记中出现,甚至已经出现莫扎特是被萨列里毒死的说法。近年来诸如电影、戏剧和游戏等流行文化的兴起,更是让这种传言深入人心。这种传闻的来源可能是莫扎特父子的信件,他们的信件中写道“萨列里和他的意大利圈子在积极设置障碍,阻碍莫扎特谋取职位或上演歌剧”。莫扎特在另外几封信中也对萨列里进行了指责。萨列里和莫扎特的竞争可以追溯到1781年,当时莫扎特申请成为符腾堡的伊丽莎白公主的音乐教师失败,反而萨列里成为了公主的教师。转年莫扎特申请公主的钢琴教师再次失败,莫扎特的父亲便在给女儿的信中指责是萨列里暗中阻挠。

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左二为萨列里)


尽管萨列里和莫扎特之间可能确实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两人的关系也并非如传言那样势同水火。两人在工作中可能有相互扶持的时候,比如萨列里在1788年任管弦乐指挥的时候,他并没有创作新的歌剧,而是选择复排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1790年,萨列里参加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礼时,他的行李中也放了至少三部莫扎特所作的弥撒曲。1791年,莫扎特在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也提到,萨列里去观看他的歌剧《魔笛》时十分入迷,并频频叫好。当莫扎特去世后,萨列里也承担起了对他的儿子弗朗茨·哈维尔·莫扎特的教育工作。由此可见,所谓的萨列里嫉妒莫扎特,甚至害死莫扎特的传言是站不住脚的。

文史君说

如今的萨列里被掩盖在莫扎特的光芒下,成为了衬托天才的绿叶,这对于一个生前也曾风光无限的音乐家来说实在可叹。像萨列里害死莫扎特这样的流言和阴谋论在历史上并非孤例,它们迎合了部分群体的口味,利用了世人对真相的一知半解以及好奇心,借助现代大众传媒愈发盛行。尽管这些可以作为茶余饭后供人解闷的谈资,或者艺术创作的灵感,但谈笑之余也要对历史的真相怀有一丝敬畏之情。

参考文献

[美]梅纳德·所罗门:《莫扎特传》,韩应潮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

[奥]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钱仁康编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作者:浩然文史·ABC之友)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