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的大象-15头大象进村,村民楼顶彻夜未眠 专家解读:既有北迁又有南渡,这是人象冲突的写照
2024年04月19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从西双版纳到普洱、红河,再到玉溪市峨山县,近日,云南15头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穿城而过。
近一个月内,这群原本栖息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已迁徙近200公里。5月24日晚,它们首次进入玉溪市峨山县,28日仍在峨山县境内逗留,距离昆明城区仅约100公里。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连线专家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透露,“象群不只是在往北迁徙。目前很多人只注意到这个北迁的象群,其实还有十几头亚洲象往南走。”他解读说,这支引发关注的北迁象群只是人象冲突问题的又一次真实写照。
15头大象进了村,村民楼顶彻夜未眠
象群进城的画面可谓浩荡壮观,引发了强势围观。然而,这事远非看起来那般“可爱”。
“吓死了,我们一晚没睡!”回忆起24日晚上的经历,玉溪市峨山县大维堵村村民李女士仍心有余悸。
李女士说,前一天下午,当地政府已向村里各家各户下发通知,预警象群的到来。“除了发宣传单,村里的广播也一直在说,让我们不要去围观或惊动大象,也不要待在自家一楼。”
5月24日,李女士收好家中物品,一家人搬到了建筑牢固的高楼平台,和其他村民一起在楼顶度过了一整晚。
“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大象进村是头一回。”当晚8点多,象群进入大维堵村时,村民已提前全部撤离。
“大家都在楼顶等着,一动不敢动。我只知道象群经过了,但我没亲眼看见。”李女士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当晚,不仅有无人机全程跟踪象群,还有上百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象群后面守着它们,“农田边,也有村里的工作人员在轮流看守。”李女士说,她们自家经营的一片蔬菜种植基地,没有受到影响。
该村另一位村民石先生则告诉媒体,自己看见13头大象在稻田里活动,大象踩坏了一些稻子、烤烟等农作物,自己家里的菜地也有一块遭了殃。据他说,其中一头大象由于被狗叫声吸引,还进入一户村民家中,吃掉了村民晾晒在院子里的3袋苞谷。
一路北迁400公里,创下多项新纪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该象群的向北迁徙早至去年底就已开始。它们原本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共有17头。
去年12月,该象群成为首次造访普洱市墨江县的亚洲象。此后,它们一同在元江县活动了一个月后,其中15头象继续向北前行。红河州石屏县、玉溪市峨山县相继留下亚洲象首次到访的身影,包括成年雌象6头、雄象3头、亚成体象3头、幼象3头。目前为止,它们已北迁400公里远。
为什么少了两头?据玉溪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离群的两头大象是因为去农户家喝了烤酒,没跟上大部队,它俩已于4月24日结伴返回普洱市墨江县。
而它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有监测人员跟踪,时刻发出预警,提醒附近村民疏散躲避。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注意到,5月27日,峨山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做好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工作的公告。
公告提醒道,“请勿在院子晾晒玉米、存放食盐等亚洲象喜食农作物、食物,避免逗引亚洲象闯进家门。”同时,该公告称,对亚洲象“定点投食”是一项紧急避险措施,用于引导亚洲象远离村寨,防止人象冲突,“若在野外遇到投食点,应立即避开。路遇设置警戒线的路段,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绕道而行,严禁停车、驻足逗留。”
据“云南发布”通报,短短40天,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目前,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有效阻挡了亚洲象群向城市、坝区等人员密集区移动。”5月28日,微信公众号“云南发布”称,专家分析,从该象群所处位置和近期活动特点看,有继续向北偏东迁徙的趋势,“下一步,省林草局、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玉溪市林草局、峨山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全力监测、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将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象群北迁,逐步返回普洱或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既北迁又南渡,人象冲突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亚洲象是一路南迁至云南栖息。如今,象群又为何罕见北迁?
杭州动物园珍稀食草动物工作室专家吴国平分析称,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现在正是云南禾木植物青黄不接的时候,随着种群数量的扩大,原居住地的生活条件不足以维持它们的生存,当环境容纳量饱和,它们可能想外迁寻找新的栖息地;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环境栖息地保护得好,象群感觉外部没有危险,就开始往人类活动区域延伸自己的领地。”
对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则认为,这次象群的北迁和原生栖息地的破坏息息相关。“西双版纳和普洱一带本是亚洲象在国内的栖息地。它们以禾草等植物为食,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保护区周围的热带森林遭到大面积砍伐,种植成橡胶、茶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而且这个数量惊人。”在2013年至2019年,顾伯健曾在西双版纳工作过近6年,他看到当地很多热带森林及亚热带森林被大片的橡胶林、茶园等取代,“它们一望无际,甚至都汇成了林海。”
西双版纳地区的橡胶林(顾伯健摄)
西双版纳勐腊子保护区的缓坡上有大片黄色的橡胶林(顾伯健摄)。
他说,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森林覆盖率下降,大象难以找寻到自己赖以生存的食物,才开始走进农田、村寨觅食,也由此引发人象冲突。
“象群不只是在往北迁徙,目前很多人只注意到这个北迁的象群,其实还有十几头亚洲象往南走。”顾伯健介绍说,去年11月,几乎与北迁象群同时,另有18头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迁到了勐仑镇,“那里也已经有40年没有出现过大象了。”
顾伯健说,这几天,这个象群就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带活动,影响了不少人正常的科研工作。
当南迁象群走了50公里便停下脚步时,北迁象群为何却仍在持续向前?“它们只是一直找不到新的家园。”顾伯健分析说,大象并不想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可往北迁徙的象群一直找不到适宜的栖息地,它们就停不下来。
“从生活习性上讲,大象的迁徙本不是罕见的事。”顾伯健举例说,非洲象为了寻找水源,一年会进行上千公里的迁徙;亚洲象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由于历史上人类对大象的捕杀,它们才被迫迁徙到云南一隅。
然而,在国内,亚洲象进行这种长距离迁徙已十分少见。顾伯健补充说,“这次象群的外迁,和近几年国内动物保护工作的加强也不无关系。现在,捕杀大象的情况不会出现了,大象觉得更安全,胆子也变大了,它们无序游走,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近几年愈演愈烈。”
顾伯健进一步解释说,一开始,大象不敢去人类活动的区域,只待在保护区范围内。后来它们偶尔出现在农田附近,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近几年,大象进城的情况也一次次创新历史纪录。“2018年,一头成年雄象首次跑到了普洱的大街上;勐海县还有十几头象时不时跑到小镇上,有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人象冲突是由来已久的难题,也是当地政府很头疼的问题。”在顾伯健看来,这支引发关注的北迁象群只是人象冲突问题的又一次真实写照。
据他所知,为了应对大象难题,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已经出台过很多办法。“首先,村民的农田都有保险,一旦被大象踩踏、破坏,保险公司会进行赔付。无人机天天在飞,24小时对大象行踪进行监测。还有护林员定点跟踪大象的路径,一旦发现它们往村庄方向走,就提前提醒村民。”
但在顾伯健看来,目前,仍没有一个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flir官网(无人侦察机能在指尖起飞,猜猜有多重?)
- 铁剑(巴以冲突持续 以军将军事行动命名为“铁剑”)
- 大决战1(解放战争史:大决战之淮海战役(1)开篇语:何能“人海战术”)
- 海湾(海湾战争让中国隐忍30年?中美6次对峙差点南海决战,今局势逆转)
- 海德(海德:曾经火箭队的第一替补,为何28岁就被抛弃?)
- 叙利亚政府(霍姆斯军事学院遭袭80人死亡,叙利亚政府宣布:全国哀悼3天)
- 太原兵工厂(射程不够人力来凑抗日战争打得很艰苦,太原兵工厂立大功)
- 菲律宾军舰(震撼,菲律宾军舰刚进入仁爱礁:迎面看到一艘装满上百枚导弹巨舰)
- 马略(罗马的迷茫,马略的军事改革)
- 菲利克斯猫(重温经典游戏:科乐美宣布移植菲利克斯猫和火箭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