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瓘怎么读-《说文解字》第14课:认识汉字,你会发现,玉的种类有很多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浏览量:

其实上一课已经讲到了《说文解字》的“玉”部汉字的部首汉字“玉”,这是《说文解字》540部里的第6个部首,现代汉语201部首规则里,“玉”部跟“王”部归属在一个部首“王”,因此称“王部”或“玉部”,因为从玉的字比较多,一般称“玉”部。玉做偏旁时称“玉字旁”,在字的左边时写作“”,末笔写成斜提,这个偏旁在现代汉语里又叫“斜玉”或“斜玉旁”。

在玉部的字大致分为四类:1、玉或者美石名,比如琳、瑰、珂;2、玉器或用玉做装饰品名,如瑁、璋、璧;3、玉的颜色,玉器的声音等,如瑕、玎、玲;4、跟玉器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琢、理、玩。有时候玉也作音符构成形声字,比如钰(珍宝的意思)。

今天解说玉部的6个汉字,就是这6个:

(今天解说的6个汉字)

1、璙。读作liáo。《说文解字》释作:“玉也。”很简单,就是有一种玉石,因为是名词,大部分字书,包括《说文》,包括《广韵》都没有更多的解释,因此我们只能从玉部右边的“尞”来入手寻找字义了,“尞”的甲骨文是以火烧木的象形,边上的小点是烟火升腾状态,到了金文才有了盛装木柴的器皿。

(尞与璙的字形演变)

“璙”有三个意项,(1)就是一种玉石的名称,按上述推断,应当是纯美洁白如火焰中心的白色的一种玉石。(2)形容美好的面貌。《广韵》中称:“璙,好貌”;(3)《尔雅》中说:“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这里的镣通璙。因为是名词,我们不用过多解释。

2、瓘。读作guàn。《说文解字》的解释也极简单,就是“玉也”。那么,如果我们要了解这个字,还得从它右边的字形入手,“瓘”右边是一个“雚”,“雚”在甲骨文里是一只不断发出声音的鸟(一说是猫头鹰),到了金文和小篆逐步调整字形,两个口渐渐转化成鸟的眼睛,如图:

(雚及瓘的字形演变)

也就是说,“雚”是一种会发出大的声音的鸟。《本草纲目.金石部.玉》里载:“北方有瓘子玉,雪白有气眼,乃药烧成者,不可不辨”,由此可大致推断出,“瓘”这种玉,大概是中部有孔,可以发出声音的玉。

3、璥。读作jǐng。《说文解字》的解释依然简单,就是“玉也”。显然,这又是一种玉。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玉呢?为是什么叫这个名字,而不叫其他名字呢?对于名词,古字典里很少能查出缘由来,只好从字形上再略略找些线索:

(敬与璥的字形演变)

左边的玉旁,说明这是一种玉,右边是一个“敬”字,从金文的“敬”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的“敬”,就是一个弯着腰的“羊头人”(就是羌人,中原人视为次等文化的人),那么,羌人来到中原就应当谨慎、恭敬,后期金文又添加了“口”,因为羌人进入中原时,不懂礼节,随意说话,中原人要求他们小心说话,就是“苟”,小心谨慎的意思,苟且、苟活、苟求都来源于民族歧视;另有一说是要谨慎同羌人来往。羌人随便说话当然不符合礼节,于是后来就加上了手拿鞭条的“攴”,就是后来的反文,表示要教育或警示羌人开口说话要谨慎(另一说要谨慎同羌人开战),古“苟”、“敬”同字。“敬”即由“羌、口、攴”三部分组成。那么“璥”呢,它是一种玉,显然,这是一种要以谨慎、端肃的态度对待的玉,可能是易碎,脆弱又极精美的,可者,这种玉是可以拿来作为表达敬意的礼物的玉。

4、琠。两个读音,可读作tiǎn,也可读作tiàn,语义不同。《说文解字》的解释同样简单,“玉也”,第一次读到这个字时,觉得许慎太不负责了,这么多字,都是同一个解释,怎么区别呢!后来仔细想想,这些器物,估计在他所在的时代,是常见之物,既是名词,无法做过多解释,也就释然了。可是我们必须对“琠”做一下猜想,方法仍然是字形出发,左边一个玉,不用说了,右边的“典”呢?

(典及琠的字形演变)

显然,“典”的意思,从甲骨文来看,就是手持册置于几案之上的形状,《说文解字》解为“接受王的册命封爵的意思,因为封爵要有个仪式,所以又有典礼的意思,由此猜想:琠,该是一种可以用于陈列于案头用于重要场合的贵重玉类吧。读作tiǎn,就是上面所说的玉名。读作tiàn时,同“瑱”,一般指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用玉、石、贝等制成。

5、<王夒>。读作náo。这个字常用的GBK字库里打不出来,用<王夒>来表示,左边一个王,右边一个夒(náo),《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依旧简单,还是“玉也”,大致还是因为是名词,所以没有解释,《广韵》里的解释也只是“玉名”,几乎没有更多的参考价值。只能再看右边的夒是什么意思,所谓的夒,古同“猱”,兽名,长臂猿的一种。也通“夔”,指一种神兽,只有一只脚。不管是如何,大概<王夒>就是指一种像猴子的一种玉吧,好在这个字生僻,极少用到到。它的小篆字形是这样的:

(<王夒>的小篆

6、<王軎殳>。读作lì。GBK常用汉字字库也无此字,《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依然简单的让人发怒,就是“玉也。”《广韵》里则只有读音,没有解释,生僻字,不常用,我们暂时不做书虫,放下,等资料支持吧。它的小篆写法是:

(<王軎殳>的小篆写法)

常规的汉字数量,若以汉代《说文解字》为标准,加上重文,有10516字,如果以晋代《字林》(已佚)为准,则有12824字,南朝梁《玉篇》收了22726字,到宋代《广韵》有26194字,到了宋末的《集韵》又有53525字,明代的《字汇》也有33179字,到了清代《康熙字典》又增收到了47035字,到了1986年的《汉语大字典》,收54678字,这些汉字中,有大量汉字已脱离实际应用,因此,这个解说系列的文章中,如果遇到无法查出字源的生僻字,我们基本就只列读音和《说文》里的基本解释,以免大的讹误,希朋友们谅解。

(【说文解字】之14)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