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高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中国平安高质量发展的解题思路|公司观察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浏览量: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定调了新一年经济和政策发展的脉络,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鲜明底色,综合金融巨擘——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的一份2023年度财报再次印证了在新时代的中国,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3月21日,中国平安公布的2023年度财报显示:2023年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5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6.66元;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保持稳健,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09.13亿元;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增长0.4%,分红总额连续12年保持增长。寿险业务重回升势,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协同推进,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2.32亿;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3%、留存率达97.7%,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5个;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超73%。


《巴伦周刊》中文版从平安的2023年报中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本次年报中平安集团的核心战略表述由之前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进一步明确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诚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养老已经成为引发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业要做好的5篇大文章之一,凸显了国家对于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金融如何为养老提供高质量服务,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的时代课题。


中国平安一直以来坚定布局“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为集团核心战略,聚焦综合金融主业,推动医疗生态圈建设,科技赋能金融。通过综合金融与医疗生态圈的协同配合,探索出了“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等养老医疗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所构建起的平安独特且领先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地迎合与满足了当下时代社会的需求特征,成为平安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确定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平安在迈过而立之年后继续保持长期增长与可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源泉。


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到“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为什么平安在此次年报中将核心战略表述明确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在中国平安2023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联席 CEO郭晓涛表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是应对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赋能及组织协调,协同效应进一步展现,驱动平安价值不断提升。其中,综合金融构筑了平安独特的战略护城河,是平安实现未来愿景最重要的核心战略之一,使其经营得以抵御周期波动、保持较强韧性;医疗养老既涵盖了对于健康、亚健康、慢病等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同时将“养老”布局放在了尤为重要的位置,医疗养老战略持续赋能金融主业,为平安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需求是一切现代商业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综合金融是平安成立三十五年来,从起初的立业之本——产险,逐渐开枝散叶,成长为今天拥有保险、银行、投资等多种金融业态混业经营的综合金融巨擘。


平安之所以做综合金融,首先来自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需求空间。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份《2023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白皮书》中写道,2013年-2022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以每年13%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如今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仍将持续保持9%的年复合增长率。麦肯锡认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仍是值得金融机构战略聚焦的蓝海市场。


从平安双轮并行的另一端“医疗养老”来看,对于本已是蓝海市场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显然是更加具有想象空间的增长新引擎。


我国社会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庞大的2.8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9.8%,逼近中度老龄化社会。而据国家卫健委测算,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13次提及“养老”一词,多次涉及银发经济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国家正以更大决心、下更大力气,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如何让这一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既是民生问题,又存在巨大的市场与需求。


从供给端看,养老涵盖了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养老金融和养老地产四大方面,然而,国内养老产业整体仍处于早期阶段,与日本、欧盟等老龄化发达市场相比,养老产业的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国内养老产业格局实际上存在非常大的“供需错配”,优质的养老服务成为这一供需错配下的“稀缺品”。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实质上是处于一个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财富管理蓝海市场和极具想象力的医疗养老新生市场,加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俨然一座容量巨大的待采金矿,这也是为什么平安如此坚定深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深层逻辑所在。


为何平安能把握住“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时代机遇?


这与平安眼光超前的前瞻性布局优势密不可分,因此在机会降临之时早已领先别人做好了充足准备。


首先从综合金融说起,其并非新生事物,在上世纪初应运发达市场需求而生,近百年来走过了一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路,诞生了一批诸如富国、花旗等世界级综合金融集团。而在中国,综合金融的概念最早由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至此,中国平安一直是国内金融业探索综合金融模式的“先行者”。


在上世纪90年代夯实基础的第一阶段,中国平安便开始将综合金融的概念落实到具体业务中,特别是1995年平安证券的成立,迈开了中国平安保险主业以外的第一步。进入2000年后扩充能力的第二阶段,平安的综合金融业务进入到了快速成长阶段,平安扩充了业内稀缺的金融全牌照。到如今构筑差异的第三阶段,平安“金融+科技+生态”一套独特的综合金融模式已经悄然成型,构筑起了差异化竞争的坚固护城河,这既来自于领先市场的先发优势,又离不开平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始终勇于自我变革的创新精神。


而在医疗养老这条新赛道上,平安的能力同样突出明显,甚至不落后于其在综合金融的竞争优势,而且平安的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已然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闭环生态。其实平安对于医疗健康生态的深耕早已超过10年,其创新推出了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线上/线下医疗健康生态圈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这种差异化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到线、到店、到家”的服务能力、数百项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资源的广泛覆盖、以及可获取的优质自营医疗资源,这对于一直以来以严肃医疗为特征的医疗服务十分关键。


特别是平安在如今已是风口的老龄化银发经济中关于养老方面的优势更加值得一提。在明确“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后,平安充分发挥顶层战略优势,通过其医疗养老生态圈的能力积极服务社会养老三大支柱,拓宽养老保障产品供给。早在2016年平安旗下的平安养老险就已成为首批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截至2023年末管理规模约33亿,成为服务基本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


在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第二支柱,平安同样深耕已久。截至2023年底,平安养老险累计为3万家企业、527万企业参保职工提供年金受托管理服务,管理年金资产超过了7000亿元,稳居行业前列。而在国家大力倡导的个人养老第三支柱上,平安养老险一直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试点,推出9款个人养老产品,为超7万客户提供养老保障与服务,截至2023年底,平安的保险金信托规模达到了1082亿元,高居行业第一。平安寿险有效重大疾病保单达到6000万件、总保额超8万亿元,医疗险保单超3.5亿件,慢病防控项目服务近150万中老年人群。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可以说平安在医疗养老领域长期积累的实践,早已为滚滚到来的银发养老经济时代机遇做好了充足的能力储备,也能在机遇到来之际再次成为养老经济的“先行者”。平安通过将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协同互融,构筑起了一个“养老金融”的大生态,其一方面形成了“保险+服务”的闭环服务圈,大大节约了金融支付方的医疗养老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赋能+监督”的专业服务,不断提升医疗养老供应方服务规模与水平。



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践行成果与价值体现


综合金融为平安带来的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更高的经营效率:即在获客上具有更低的获客成本、在黏客上具有更高的客户留存、在价值提升上具有更高的客均利润,医疗养老生态圈则为平安重新创造出了独立的直接和间接价值,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赋能综合金融主业,极大地延伸了金融主业的触及范围,这也是平安能够在过去三十五年持续取得27%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远超市场和行业高速增长的价值体现。


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反映的是平安从客户需求出发的客户经营思维,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起了“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解决方案,这也体现了平安集团长期以来一直秉承的价值主张:为客户“省心、省时、又省钱”。同时,平安以金融综合账户为切入,以数据、产品、权益及智能营销服务平台为着力点,能够通过产品和实际场景的匹配,赋能业务实现持续增长。


如果说平安的综合金融价值已为市场所熟知,那么平安在医疗养老上面的实践成果则更值得为市场所关注,截至2023 年末,平安通过整合供应方,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合作药店数达23万家,较年初新增近6,000家;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累计超8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并建立了完善的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可提供600多项如“无忧护”上门康复及住家护理服务。2023年平安还联合了40多家康复护理服务商及产学研专家,发布了居家养老“护联体”,促进国内康护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同时,养老的概念不仅仅只是“养”,还要“享”,高质量、高品质的高端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老年生活目标。平安率先提出了“享老”的概念,通过打造四大平台,推动从“养老”走向“享老”。1是通过稳健增值的养老资金投资平台,为客户的老年生活提供稳定的物质幸福感。2是通过涵盖医疗、重疾、护理等不同维度、丰富多元的健康养老保险产品平台,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和养老需求。3是拥有线上线下全天候的医疗养老服务平台,线上具有最大的在线诊疗平台——平安健康,线下整合了自有医疗资源体系与外部合作网络。4是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通过“职能管家+生活管家+专属医生”全方位覆盖养老需求场景和健康医疗服务,实现650项到家服务以及生活管家7*24小时陪伴。


平安在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赛道的实践努力也迎来了客户的商业认可,根据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综合金融为平安带来更高的经营效率,尤其体现在更低的获客成本,更低的管理和服务成本,以及更高的客户留存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个人客户数2.32亿,较年初增长2.2%。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3%,留存率达97.7%。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5个,有超8,801万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平安也没有满足现有成绩,仍在不断努力探索适合中国人的中国特色医养体系,通过打造智慧养老,推动信息技术与医养服务加速融合,通过持续优化中国版“管理式医疗”和居家养老模式,将服务资源向老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力争2024年内实现三到网络体系覆盖全国70个城市,让老人足不出户也能幸福“享老”。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商业模式形态,将会使其看上去更像综合金融集团——富国银行与管理式医疗巨头——联合健康的复合升级版,平安也一直都在走新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使得其一直是行业的“先行者”和“引路人”。


同时平安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叠加其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独特且领先的竞争优势,使得已过而立之年的万亿平安未来长期价值仍极具潜力。这与当前平安内含价值P/EV估值相比是“无理由”的低估。且考虑到平安长期可预期分红的确定性,使得平安既有当前市场稀缺的“确定性”价值,又有未来具有想象力的“成长性”价值,因此具备充足的市值重估空间和重回万亿市值的期待。


作者:康德

编辑:喻舟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和金融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