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频道

2088年-世界粮食日——“狼来了”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纳闷,每个人都经常会在网上搜到有关“粮食危机”、“食品短缺”的文章,但回到你我身边时,发现自己完全是杞人忧天。

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致敬袁老

中国有无数的杰出的科研工作者为我们献上了杂交稻、海水稻、盐碱稻,为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无数的贡献。

现在让我们回到真正的现实中,展开今天的观点!

在整个人类的经济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理论:

人口增长是按几何级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增长的,以指数趋势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最终会出现饥荒、瘟疫、战争等,使人口减少

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让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超人口的增长速度,证伪了“马尔萨斯陷阱”

可事实被再次打脸!

——2021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世界饥饿状况急剧恶化,而非洲饥饿人数激增幅度最为显著。新冠疫情的冲击可能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据估计,去年的食物不足发生率约为9.9%,高于2019年的8.4%。

一半以上的食物不足人群集中在亚洲;三分之一以上位于非洲;还有一小部分身处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

——中国社科院于2021年8月发布了《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1》,根据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预测,2021-2025年,中国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中国粮食产量将增至6.92 亿吨(1.38万亿斤),依然有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不破

同时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开始有计划地限制粮食出口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已有俄罗斯、越南、泰国、柬埔寨等13个国家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政策。

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第一,不断恶化的气候对粮食安全产生负面效应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已经从数量(产量和生产)、可及性(粮食价格和人群获取食物的能力)、利用(营养和烹饪)和稳定性(数量受影响而出现波动)4个层面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

如果全球升温2℃,就可能引发粮食危机,这将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造成最大威胁,包括我国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区

第二,全球耕地面积退化加剧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使全球耕地面积减少,土质退化

全球每年约有750亿吨的肥沃土壤流失,仅荒漠化和干旱两项因素就导致1200万公顷的可耕地退化,致使全球每年减产2000万吨谷物

印度1.79亿公顷的耕地(占全球净耕地的9.6%),其次是美国1.67亿公顷,中国1.65亿公顷,俄罗斯1.55亿公顷

第三,人口问题进一步将我们推向全球粮食危机的边缘

世界人口总体保持增长趋势

2020年,世界人口接近76亿

尽管现在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下降,预计每增加10亿人的时间将继续增加,但因为基数太大,按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口径,到2024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2038年达到90亿,2056年达到100亿,2088年达到110亿

至于地球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标准是,在当前的经济基础条件下,如果按照每天维持最低生活必需的食物标准计算,地球可以承载120亿人

第四,更关键的是前所未有的粮食浪费问题

“断舍离”的理性节俭生活方式著称的日本人,全年也要浪费食品646万吨,相当于每个日本人每天浪费一碗饭(2015年数据)

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郑楚光的推算,我国消费者浪费粮食在中等规模以上

第五,灾害频发导致粮食减产和贸易萎缩

近年气候变化,加之旱灾、涝灾、蝗灾、疫情等灾害叠加使得全球产粮不足

化学农药、肥料的频繁使用,使得农田、土地、河流污染严重超标,造成农药残留、疾病传播、土壤酸化和水土流失

比如,我国东北黑土地近几年严重退化,土壤有机质下降,平均每10年下降0.6~1.4g/kg,导致农作物的钙、铁等矿物质流失。而规模化养殖惯以饲料替代谷物,也导致各类肉制品普遍存在抗生素、激素残留

中国粮食格局之变

首先,是自给自足

中国2019年人均产粮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从增量看,我国目前每年生产的粮食可供每人每天消费2斤半,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均在98%以上

从存量看,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

尽管自给自足客观上可实现,在经济常态化运行下却不现实

以大豆为例,在耕地限制下(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远低于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美国的1.2、0.85、0.6、0.5公顷),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为保主粮,牺牲了大豆(在东北大豆种植区,1亩地主粮的产量是大豆的3倍,如果要实现大豆自足,每年就会有1亿多吨主粮缺口)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大豆进口量都将维持高位。

过去的粮食研究集中于培育高产品种,由于经过多代选育,米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感,其口感比不上一些纯种水稻品种

2019年我国进口稻米中,有三成是高价食用米(以泰国香米、日本越光米为代表),而进口小麦主要是用于蛋糕、面包的高低筋专用小麦粉

其次,不排除出现国家灾难性问题的“可能”

在现代农业技术加持下,农业可实现“逆天行事”

秉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战略观,配合强大的政府调控能力,即便在疫情期间真的出现了粮食短缺或危机,中国完全无感

但是,中国粮食存在长期结构性隐患

正如袁隆平在2019年7月从宏观角度和长远角度,分析了中国粮食存在种粮人积极性不高、种子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守卫等问题,指出“中国粮食要进口一部分”,客观上也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可能在局部、点状出现问题

解决粮食危机的根本之道

一、通过兴修水利和人工育种,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二、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和普及化学辅料,改进生产方式?

但瓶颈也出现了,中国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1.3万亿斤徘徊的时间长达23年

与此同时,科技无限制运用于粮食生产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农药等化学试剂成为诱发疾病的恶魔

那真正有用的方法是什么!?

第一,发挥市场经济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放开国内农业市场,以国内需求为引导、贸易为手段,支持本土企业对标国际市场,市场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第二,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扩大规模效应

第三,发挥举国体制功能,为粮食安全兜底

如以市场为导向,打造“走得出去”的大粮商,既要通过国际市场的贸易渠道,弥补国内紧缺型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缺陷,更要强调提升中国农业企业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与话语权

第四,打通、整合农业产业链纵向、横向环节与渠道

典型如以色列通过资源组合,以发展奶牛业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田的粮食产出。以色列以麦秆、玉米秆等为饲料,喂养奶牛,这些秸秆与牛奶的转化率大约是1:1,也就是说,传统被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经过奶牛的转化,1吨秸秆就可以变成1吨牛奶,人们大量喝牛奶,能够大量减少谷物类食物的消费

第五,打品牌化战略

遥望生物经济彼岸

要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不更换路径是走不通的,而生物经济就是一条非典型的新道路

以下就是设想内容:

第一,生物经济或将重新定义食物

一方面,生物经济孕育“人造食品”,摆脱资源环境的束缚

人造食品不仅成功替代传统食品,而且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据测算,基于细胞工厂种植的人造食品能够使土地的使用率提高千倍,每单位粮食可节约用水90%以上;而用人造肉替代传统养殖业,能革命性地减少全球14.5%的温室气体排放,且不用担心肉中抗生素、激素残留等问题。

另一方面,研制出“超级食物”,把“民以食为天”变成“一粒管一天

早在2008年联合国全球粮食峰会上,就有科学家提出“超级粮食丸”的概念来应对粮食危机

第二,在生物经济背景下,人类生命维系体系或将重塑,从根本上消解对粮食的需求

人类或将通过生物技术对自身基因进行改造,改变固有的生命维持体系,吸收自然界储备能量,比如生物核能,拥有无限续行能力,从食物的束缚和资源的枷锁中跳离出来

第三,生物经济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能革命性地改善污染问题

据《科学》杂志2018年的报道,肉、奶制品为人类提供了18%的卡路里与37%的蛋白质,却占用了人类83%的农田,排放了60%的农业温室气体,导致土地与水源过度使用、水体酸化和富营养化

因此,利用人造食品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畜牧业,显然更符合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美国初创企业Perfect Day出品的人造奶就预计将减少牛奶生产过程中98%的用水量,91%的土地需求,84%的温室气体排放,并节约65%的能源

第四,生物经济将优化食品的营养结构

传统养殖业中的抗生素、激素残留已成公共健康隐患

人造食物恰恰能从根本上杜绝传统养殖业中的抗生素、激素残留,甚至可以人为优化营养成分结构,在这个由吃饱转为吃好的年代,更能满足低热量、低胆固醇、高蛋白质含量的健康饮食需求

第五,生物经济以“生物淘汰化学”

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替代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生物农药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转基因生物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且该生物活体极易被日光、植物和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做到“来自自然,归于自然”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我想到马伟明院士的一句话,“领先就要领先美国!”

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只要我们重视,没有什么是赶超不了的


参考资料:

1、《中国经济2021:开启复式时代》王德培

2、中国社科院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