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方明-韩方明委员:解读中韩关系“而立之年”再出发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2022年两会召开在即,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是每年外媒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是中韩关系建交30周年。迎来“而立之年”的中韩关系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此,韩文《中国》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请他谈谈他眼中的中韩关系以及两国关系的未来。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的韩方明,早年在北京大学就读时,便获颁“安重根奖学金”,与韩国结缘。2009年,身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的他一手开创了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此后,他积极推动公共外交和国际交流,尤以中韩友好、半岛和平为重。2018年,韩方明被授予韩国“建交勋章兴仁章”。2021年12月21日,在韩国社团法人“国民统合愿景”颁发的“白凡奖”典礼上,韩方明被授予“韩中友好合作贡献奖”。
在韩方明的带领下,察哈尔智库已成长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韩国各界公认的重要对韩友好中国团体。近期,本刊约请采访了韩方明,请他讲述了他与察哈尔学会所亲历的中韩关系发展变化。
潮起潮落,踏浪前行
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韩方明如此总结中韩两国关系:“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发展,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典范。”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交流合作陷入停滞的时候,中韩两国关系仍维持前进态势。疫情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文在寅通过三次电话,多次互致函电,始终保持着密切战略沟通,为中韩关系发展持续领航定向。
经贸合作一直都是中韩关系中的亮点。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全球大流行而进行深度重组的时候,中韩两国贸易交出了一份光鲜的“成绩单”。韩方明介绍说:“2020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在疫情中逆势增长,达到3000亿美元。2021年前10个月,两国贸易额已接近2900亿美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3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两国相互投资也达到1000亿美元,中韩两国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之深可见一斑。”
文化交流也是中韩两国关系的热点之一。2021年12月3日,韩国电影《哦!文姬》在中国上映。剧中所表达的亲情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中韩两国共享的东方价值观,引发中国民众共鸣。对此,韩方明表示,2021年初,中韩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正式启动“中韩文化交流年”,两国确定了160项交流年项目清单,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正在稳步落实推进。《哦!文姬》在华上映,更可以看作是一个积极信号。“相信以‘中韩文化交流年’和建交30周年为契机,中韩文化交流将迎来新一波高潮。”
但中韩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有时有波折,甚至还会有回头浪。
当2016年7月,当韩国国防部宣布部署萨德系统时,由于该系统核心装备X波段雷达探测距离深入中国腹地,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中韩两国关系迅速趋冷。一时间,两国的官方、民间交流都陷于停滞。
然而在这个时候,韩方明与察哈尔学会仍将研究与活动重点放在朝鲜半岛地区。他所看到的不是一时的困难,而是长远的共赢。2017年间,察哈尔学会共举行了53场活动,而其中的40多场都与朝鲜半岛问题相关。察哈尔学会的高层与研究团队不断奔走在中韩两国之间,频繁接触能够影响并决策两国关系的重要人士,或通过非正式的会谈、或通过智库的交流、或以曲线方式通过推动两国地方间的交流带动两国关系向好发展。他自己如此形容自己那时候的历程:“2017年,我是韩国的常客,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
有了过去的“山重水复”,再回过头来看如今的“柳暗花明”,韩方明多了几分感慨:“过去,中韩两国也曾有矛盾,甚至有时候还很激烈,但没有影响两国关系整体向好的局面。两国不仅在双边层面实现互利共赢、相互成就,还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了和平稳定维护者与和平繁荣促进者的积极作用。”
新起点,新谋划
作为高端智库,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厘清世界历史演进趋势,为国家贡献外交智慧,为世界贡献和平主张是应有之义。站在中韩两国建交30年的历史节点,韩方明与察哈尔学会一直在积极努力着。
2019年,察哈尔学会与韩国延世大学合作,在延世大学共同设立了“延世—察哈尔中心”,这是中国非官方智库首次“走出去”与国外机构共建智库的开拓性举措。
到了2021年,察哈尔学会的活动更加密集。2021年8月11日,察哈尔学会与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共同举办纪念中韩建交29年两国专家论坛,以回顾中韩关系友好发展29年的经验和不足,展望未来的合作与发展。2021年11月24日,察哈尔学会又与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以“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与中韩关系的未来方向”为主题共同举办了2021中韩和平论坛。
最令韩方明感到鼓舞的是“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的筹建。这是一个由中韩两国官方支持、官方与民间性质并存的临时性机构,旨在以2022年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开展共同研究,规划两国关系发展蓝图,向两国政府建言献策。
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下设未来规划、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文社会四个分委会,韩方明担任未来规划分委会的中方委员长。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未来规划分委会的使命:“分委会将着眼于中韩两国关系的未来进行设计和规划,其中既包括两国关系的各个领域,还将涵盖半岛和东北亚乃至亚太和世界等两国关心或涉及两国利益的问题,在做好两国关系‘内功’的同时,也要保证两国关系有一个稳定而健康的发展环境。同时,还需要探索两国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和协调,共同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作用。”
据介绍,在未来规划分委会中,兼顾了外交、学术和经济届别,人员都是中韩业内的顶尖人物。包括中国前驻韩国大使、察哈尔学会东北亚事务首席研究员邱国洪;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贾庆国;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常振明和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韩国外交安保研究所所长吴姈姝;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安德根;西江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旭渊;国立外交院教授金汉权。在这些“大咖”们的共同参谋下,相信分委会将积极为中韩两国高层提供有用、可行、能操作的未来规划政策建议,提供让中韩关系在未来30年的行稳致远、不跑偏、不脱轨的路线图和建议书。
砥砺前行,更需定力
站在新起点上,韩方明认为,中韩两国首先应在政治上加强互信。同时,他也指出了中韩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挑战。“中韩关系本身并不存在大的问题和冲突,考验往往来自于外部,这就需要双方加强沟通,特别在涉及对方利益的重大敏感问题上,要保持密切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在面对外部影响时,要加强战略自主性,努力排除干扰,拓展共同利益,推动中韩关系提质升级,实现更好、更快、更稳、更全面、更可持续的发展。”
这一论断也在得到验证。自2021年10月以来,美西方某些国家以各种借口对中国进行封锁、围堵,甚至抵制2022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他们试图施压盟友组建反华小圈子,而韩国成为美国施压的重点。但韩国则表现出了高度的战略定力。2021年12月底,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崔泳杉、韩国总统文在寅、韩国外交部长官郑义溶先后表态,声明韩国政府不考虑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诚然,在推进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的道路上,困难还有很多。中美关系,朝核问题与半岛停战机制的推进等等,都是两国绕不过去的课题。但韩方明依然对中韩关系抱有极大的信心。“当下世界正在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韩两国也都各自面临机会和挑战,两国关系也将受此影响,只要两国本着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理念,有着深厚基础的两国关系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相信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韩文《中国》编辑部
责任编辑: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