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重工-城市软实力榜样丨济南重工:擦亮“济南造”金字招牌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近日,“2023济南城市软实力榜样”名单公布,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获评多个奖项。其中,济南重工集团被评为“品牌引领榜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重工,了解老牌企业如何擦亮“济南造”金字招牌。
中国品牌,济南制造。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搭乘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东风,抢抓机遇,实现了“济南造”盾构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制造到智慧,走出济南迈向全国,生动诠释着“奋勇向前,永不回头”的盾构精神。
夯实“济南制造”之基
盾构机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来自济南重工的盾构机在各条济南地铁建设线路高频“亮相”。2008年济南市首次提出“穿黄隧道”概念,济南重工嗅到先机,开始进军隧道掘进装备领域。
第100台盾构机(左),首台盾构机“开拓一号”(右)
此后,随着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推进,盾构机生产有了“催化剂”。2016年,山东首台盾构机“开拓一号”下线,迅速投入1号线王府庄站建设,先后“零沉降”穿越京沪铁路、京台高速、京沪高铁,顺利完成施工,填补山东省盾构机自主制造的空白。发展至今,济南重工累计生产盾构机140余台,累计掘进距离达360公里。
省内9米级大直径盾构机“齐鲁号”
完成了盾构机“从无到有”后,济南重工又将目标瞄向“从有到强”。2023年11月,省内首台9米级大直径盾构机“齐鲁号”成功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项目,标志山东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
激活“济南制造”之源
从传统制造到高端制造,靠的是创新。在济南重工技术中心,180名研究与试验人员拼搏在科研创新一线。
目前,济南重工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地下工程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拥有各项专利5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0余项,发表软件著作6件,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
为提升盾构机的智能化水平,济南重工与山东大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共同研发了搭载具备超前地质预报、地质特征感知、滚刀实时监测等“五官一脑”的智能装备系统。2022年9月,“智慧一号”盾构机在6号线顺利始发,标志着“济南造”盾构机进入“2.0智能时代”。
铸就“济南制造”之魂
做强企业,做优品牌,做大产业。济南重工紧抓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契机,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的适用于泉域复杂条件下土压平衡盾构机、顶管机等隧道掘进设备,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对济南市“保泉护泉”政策落实起到了关键作用,缔造出“济南造”新名片。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济南重工共培育出省级名牌产品2项,市级名牌产品2项,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济南市市长质量奖等多项荣誉。当下,“济南造”盾构机在北京、广州、苏州、南京等全国12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担当重任,“奋勇向前,永不回头”的精神,成为“重工人”力量源泉。
扬起“济南制造”之帆
2024年一季度,在集团坚强领导下,济南重工积极贯彻“1127”工作思路,完成盾构机新机4台,旧机维保7台。全球在制最大规格盾构机、17.4米超大直径盾构机组装工作正在济南重工有序推进,确保5月份按期下线,“济南造”将再创辉煌。下一步,济南重工将深度开发智慧盾构、智能施工技术和装备,加快超大盾构、智慧盾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强化全国轨道交通市场布局,推进盾构机施工掘进、技术服务和再制造业务;积极拓展市政工程、煤矿、电力管廊、地下停车场等盾构应用新场景,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盾构市场,不断丰富“济南造”内涵,扬起风帆,破浪前行。
下一步。济南重工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和集团“1127”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优”的工作总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以管理效能提升为基础,以科技创新赋能为核心,以产业转型发展为目标,以风险隐患管控为保障,以职工切身利益为根本,抢抓国家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契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集团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