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嘟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剧情

紫色电影-一部不容错过的电影《紫色》:从小缺爱的人,一生都在找寻爱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文/学乃身之宝

我们都知道,增加文章阅读量,需要一个好标题,而一部电影想要提升喜爱度,同样离不开一个好名字。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文章和电影的质量不重要,而是想说标题和名字的吸睛作用。

对于一部电影,如果不太了解创造背景,很多人会仅凭电影名字来判断喜爱度,这样,就会使一些好电影因为名字不够吸引人而被观众错过。

在我看来,电影《紫色》就是一部很可能被错过的精彩影片。因为紫色这个词本身,很难吸引更多人。

该片讲述的是1909年的美国,西莉和奈缇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好姐妹,虽然作为黑人女性的她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有了彼此的陪伴和爱,尚可苦中作乐,直到西莉被迫嫁给性格粗暴的黑人亚伯特,两人短暂分开。后来,奈缇为了逃避继父的骚扰,躲到姐姐西莉家,没想到亚伯特因强暴奈缇未遂,而把她赶出家门,这样西莉彻底失去了奈缇的音讯。

在苦闷的生活中,西莉看到了亚伯特儿媳妇苏菲亚的抗争,见识了秀格(亚伯特的情人)的自由、乐观和独立,她们给予了西莉改变的勇气。最后,西莉离开了亚伯特,解脱了身心,走上了自由之路。

影片中涉及的问题有很多,包括宗教问题、种族问题,以及黑人女性抗争的问题等等。今天的文章,我仅从黑人女性抗争的角度,来说说爱的力量。

1.黑人女性面临的双重压迫

影片开始,西莉和奈缇两姐妹在紫色的花丛中做拍手游戏,被前来叫她们回去吃饭的粗暴继父打断了。这时姐妹们脸上的笑容还未散去,继父又对着西莉说:“你的笑容是世界上最丑的。”西莉依旧傻笑着。

这时,我们只看到了继父不爱西莉,不可思议的是,14岁的西莉大着肚子,怀着继父的孩子,更恐怖的是,西莉当时认为家里这个男人就是亲生父亲。

这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黑人女性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还呈现出她们在社会中遭遇的残酷境遇。

接下来的影片,讲述了西莉在生孩子,接生的是妹妹奈缇,孩子出生后就被继父送人了(应该是卖了),而这个孩子是西莉和继父的第二个孩子。

从西莉和奈缇的反应可以看出,她们不敢反抗,习惯了承受痛苦,而这就是制度化的作用。

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个在监狱度过半个世纪的老人,刑满释放后却选择了自杀,其实这就是被制度化的后果。因为离开监狱就相当于离开制度,50年的狱中生活让他无法适应外界,更无法生存。

而被制度化的西莉也是这样,她习惯被嘲讽、被嫌弃、被谩骂,甚至被当作泄欲工具和生育工具,而这些都是她认同的,这也是她被继父强迫嫁给同样性格粗暴的亚伯特,依然会忍气吞声活着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影片没有过多展现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而黑人之间的歧视、不被接纳、不被爱反倒更能反应出黑人女性悲惨的生活环境。

而这就是黑人女性面临的双重压迫:一是种族之间。虽然影片涉及很少,但问题一直存在,无需多说。二是黑人之间。男尊女卑,男人在家中的专制地位,让女性生活得很卑微。

2.以西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她们的内心更多的是顺从

被迫嫁给亚伯特的西莉,依然过着没有爱的生活。因为亚伯特和继父一样。

不久,妹妹奈缇受不了继父的骚扰,逃到姐姐家里。姐妹俩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分离”,开始识字,以便分开后写信。

不出所料,亚伯特企图对奈缇施暴,结果未遂,于是气愤地把奈缇赶走,至此姐妹俩分开了,而这一分别便是近三十年。

姐妹俩分别时撕心裂肺的哭声和祈求并没原来换来一丝同情,就这样,两姐妹成为了“制度下的牺牲品”。


我们看到,西莉那一代黑人女性,更多的是顺从。

她们缺爱,过于自卑。自卑让她们经常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微不足道,没有价值感和存在感。这也是西莉一直“服从安排”的主要原因。

她们恐惧,不敢反抗。恐惧源于她们的生活状态,经常挨骂挨打,吓怕了。就像西莉刚嫁到亚伯特家里,她在给孩子梳头时,只说了句“我没办法,她会痛”,就被亚伯特打了一个大嘴巴。

她们认命,无力反抗。黑人女性不仅在家里没有地位,在社会上更没有地位,这让她们觉得这是上帝安排的,这样的宿命论,让她们无力反抗。就像奈缇为了逃脱继父的骚扰,也只是逃跑而已,没有更好的办法。

但是,即使西莉这样无条件地“顺从”,她还是不得不失去最后的、仅存的,妹妹的爱。换句话说,顺从并没有改变现实,反倒让她们活得更辛苦。

3.以苏菲亚为代表的新一代黑人女性,她们的内心更多的是抗争

西莉和奈缇分开后,妹妹的来信成为她的希望,但这个希望很快破灭了。因为亚伯特根本不让西莉碰信箱,而他则把奈缇寄来的信都藏起来。

接下来,亚伯特的儿媳妇,也就是哈波的妻子苏菲亚出现了。这个性格暴躁,敢于反抗的黑人女性,让西莉看到了自己活着的另一种可能。

苏菲亚以无畏的个性,不仅和父亲抗争、舅舅抗争,还和亚伯特抗争、哈波抗争,更主要的是,她还和白人抗争。

一天,苏菲亚遇到愚蠢、蛮横又矫揉造作的白人妇女—市长夫人,因拒绝做市长夫人的保姆而遭到歧视和侮辱。随即,勇敢无畏的苏菲亚给了市长一个大耳光作为反抗,结果却遭遇牢狱之灾。

虽然抗争很难快速改变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但是对身处在困境中,像西莉这样的黑人女性来说,仍然是一种鼓舞和警醒。

下一位出场的黑人女性秀格,则直接影响了西莉的未来。

秀格,是亚伯特的情人,一个追求美丽、独立和自由的女性。西莉对她非常尊敬、羡慕,甚至是崇拜。

西莉在照顾病中的秀格时,秀格感受到了西莉的温柔和善良。随着两人接触越来越多,感情逐渐加深。她们哼唱着童谣,四目相对,不仅在宽慰彼此的心,还一同期待着被爱、被接受。

其实,无论是苏菲亚,还是秀格,她们同为黑人女性,都在为了自己的身份在寻求认可和肯定,其实就是在找寻爱。

而这给西莉带来了触动,她感受到了自己内心对爱的渴望、对身份的认同、对尊重的期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就是爱的力量。

4.从小缺爱的黑人女性们,一生都在找寻爱

爱与被人,是人的需求,而对于那些从小就缺爱的黑人女性,她们的爱需要自己去寻找。

西莉的觉醒,就是源于心中一直找寻的爱。

首先,苏菲亚让西莉看到了不同的自己。

从第一次看见苏菲亚,西莉就心生佩服,因为她勇敢无畏,特别是对于男人,她敢于抗争。但是,西莉从心底觉得苏菲亚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现实的,所以男人们在商量怎样对付她时,西莉说“打她”,这是西莉以被制度化的黑人女性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她一直顺从的原因。

当苏菲亚气冲冲地跑道玉米地里告诉西莉,她一生都在与“男人的专制特权”抗争时,西莉对苏菲亚的话有所触动。

其次,秀格让西莉有勇气活出自己。

秀格对西莉的影响有两个重要事件:一是在湖边的小酒吧里,秀格特意为西莉唱了一首歌,歌声里充满了爱意,这让西莉感受到了爱,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了自信,这个自信是她后来改变的动力。二是秀格再次回来看望西莉时,帮助西莉找到被亚伯特藏起来的奈缇寄来的信,这些信就是她活下来的希望,更是她改变的根本。当西莉知道妹妹奈缇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奈缇一直在照顾他们)都活着,且活得很好时,西莉真正觉醒了。

最后,西莉因爱而觉醒,也是因爱而改变。

前面说了,西莉的觉醒和改变,是苏菲亚、秀格和奈缇三个黑人女性一起促成的。而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苏菲亚出狱后,做了市长夫人的保姆,但昔日勇敢、开朗、健康的苏菲亚不在了,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跛足瞎眼,且一头白发的老女人。西莉在店里见到了她,还帮助了她,虽然她们没说话,但苏菲亚感受到西莉“反哺”的爱。特别是在影片最后,西莉决定和秀格一起离开时,西莉的勇敢让苏菲亚重新找回了自己。

西莉最后的离开,彰显了爱的力量。

为了心中所爱,西莉不仅敢于用语言去反抗那些强势的男人,还无所畏惧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聚餐中,西莉说:“你们(指亚伯特的孩子)全都是恶劣的孩子,让我的生活像地狱。”“你们的爸爸什么也不是,只会满口胡言乱语。”当被激怒的亚伯特想动手打西莉时,西莉用愤怒且坚定的眼神看着有点胆怯的亚伯特,用手指着他说:“你对我做的一切,已经报应在你身上。我穷,我是黑人,我也许很丑,但是亲爱的神,我解脱了。”

我们看到,心中的爱,唤起了西莉内心沉睡的自我;心中的爱,激发出西莉敢于活出自己的欲望;心中的爱,让西莉找到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这部影片给人类压迫和被压迫之间提供了另一种反抗方式,即自我觉醒之后,以温和的自尊和爱来消解这一切,以家庭为单位,扩展到种族,再扩展到全人类。

像西莉这样的黑人女性,通过觉醒逐渐赢得家中黑人男性的尊重,进而扩展到黑人可以赢得白人的认可,以获得平等,再扩展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

影片中的“大爱”,也暗指了这层意义。比如,秀格说:“看吧,爸爸,罪人也是有灵魂的”,这代表了她与牧师爸爸的和解;反省后的亚伯特,也得到了西莉的谅解;西莉和奈缇再次见面,更是一种爱的圆满。

另外,关于”紫色”这一电影名,很多人理解的是,影片开头和结尾西莉和奈缇两姐妹在紫色的花丛中做拍手游戏的原因;还有人理解的是,紫色是最接近黑人肤色的一种颜色;还有人解释为,紫色是贫民阶级的颜色,是黑人女性挚爱的颜色。但不管那种原因,在我心里,紫色,现在就是一种爱的力量。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 友情链接
  •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