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从西方到东方——利玛窦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400多年前,他怀揣着传教的梦想,不远万里,前往一个古老而又陌生的国度。
他,是第一个真正深入中国内地,并接近中国宫廷的传教士。
他,又是第一个真正勾连了中西文化,并为之传播的使者。
他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八年,其间经历了无数困难,却又做出了无数珍贵的贡献。
他,就是利马窦!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出名的桥梁,利马窦无疑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河。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利玛窦义无反顾地前往中国?它又是用什么方法一步一步进入了中国的权利核心?他究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起始于400多年前的这座小城。
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马切拉塔,这座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小城几百年来都几乎没有改变过,悠闲、安静!靠着每年夏天的斯菲里斯特利奥歌剧节和利玛窦的出生地而广为人知!
路易吉利奇的祖辈是利玛窦的妹妹。因为天主教规定神父不能结婚,所以利玛窦并没有孩子。路易吉利奇也就成为了与利玛窦血缘关系最为亲密的后人。
16世纪的欧洲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哥伦布等人一系列的地理大发现极大的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地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利玛窦对知识的渴望。
不过利玛窦的父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耶稣会学校学习,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往行政方面发展。但是,对于利玛窦广阔求知的愿望来说,法学和玛切拉塔市都太过狭窄。他想去的更为广阔的天地,那就是罗马!
尽管父亲极力反对,在16岁那年,利玛窦还是把父亲的要求抛在了脑后,只身来到罗马,希望进入罗马耶稣会学院。但他没想到的是,耶稣会学院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去的!
这项考试是相当严格的,尤其要求为期1年半修士的实习,实习的过程非常辛苦,因为要求实习的年轻人进行各项劳动,让他们打扫房间、楼梯、穿带补丁的衣服进行乞讨,为的是使他们放下傲慢的心态,让他们顺从。经过了这个实习后,利玛窦进入了罗马的教会学校学习。
虽然艰苦,但罗马耶稣会学院的确是欧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那里教授的不光是人文科学、宗教教义,还有自然科学。这些知识不但为利玛窦开阔了眼界,还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典籍说话的艺术劝说调和的方法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还有哲学在和著名的数学家伽利略的德国好友克里斯多夫克劳修教授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利玛窦接触到了
当时最先进的几何学天文学地理学制图学时间空间的测量学通过向中国传播这些现今的理论和仪器利玛窦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
在利玛窦眼中,中国就是马可波罗笔下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家,充满着诱人的吸引力!1582年,积累了足够知识的利玛窦受教会委托,前往中国传教。尽管即将踏上一个陌生的土地,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但他却没有想到,前往中国的旅程远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而从出发的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
的确,利玛窦来中国很不容易。征途中与之相伴的始终是艰辛、危险和恐惧,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有的人遭遇了海难,我的一位同伴被水淹死了。我竭尽全力,凭借一块木头脱险。"但对于利玛窦来说,头疼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当时的中国是明朝万历年间,此时距离郑和下西洋仅仅过去了两百年,但是郑和和他的远洋的故事已经变得荒渺蹊跷,远航的事迹与所历的国家,似乎都半真半幻,若有若无。元朝地图上可能出现近100个欧洲地名,明朝人却基本上不知道欧洲在何处。当年广博的世界地图已经不知去向,没有人关心甚至没有人相信。
方济各·沙勿略是新时代天主教第一位伟大的宣教士,他也是第一个到达广东沿海试图进入中国境内的西方传教士,为了踏上中国大陆,他做了种种努力,但终其一生,足迹仅到达距广州不远的上川岛,没能跨上大陆本土。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玛窦如何能打开局面深入内地成了他首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由于无法进入中国内地,利玛窦与其他同伴只得现在澳门暂居。当时的澳门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也是最容易进入中国的窗口,想要进入中国的外国人都会在这里寻找机会。利玛窦也不例外。
利玛窦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相反他却更加努力的学习中文,并尽可能多的去接触中国的文化。而且很快就取得了进展。
在澳门的这段日子,让利玛窦更加深入的认识了中国。他意识到,要想真正深入内地,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取得效果的,只有通过一些巧妙地主意才有可能真正踏上中国本土。
这种方法非常奏效,当时在肇庆的太守王泮对于这些来自于西方的礼物的确映像深刻。为了感谢利马窦所进献的礼物。王泮专门指定了太守府东河滨一块空地允许他们建造教堂居住。这座教堂却和平时我们所见的教堂大不一样
利马窦在中国所建的第一座教堂完全是按中国传统的寺庙方式建造的,而且还提名为"仙花寺",利马窦本人更是削发剃须,效仿佛家僧侣,穿起了僧服。
很多人都很奇怪,他明明是来自西洋的传教士,为什么却来中国当起了和尚?
不过服装的改变也只是让利玛窦看起来更接近中国,但想真正融入中国社会并借机传教对于利玛窦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于是利玛窦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制造一幅对于中国来说从来没见过地展示世界的地图。
一个多月后,利玛窦绘制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采用经纬线标明的世界地图。该图以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中国的位置在地图的边上。太守王泮收下了这张地图,但对于中国的位置感到不满意。于是,利玛窦在第二张世界地图上,采用本初子午线投影转移的方法,把中国的位置放到了地图的中央。
从此,地图也成了利玛窦留在中国居住的一大理由。而在此之后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创了伟大的先河!
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成就,该地图在中国先后被十二次刻印。而且问世后不久,在江户时代前期也被介绍到了日本。该地图使得日本人传统的崇拜中国的"慕夏"观念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至今,日本仍称17世纪至18世纪的地图为利玛窦系地图。
除了绘制出中国的第一副世界地图以外,利玛窦还在肇庆制造出了中国生产的第一台机械钟表。
但是当时在肇庆的这一系列努力却并没有让利玛窦的传教事业取得太多进展,相反还有更多的想像不到的困难在等着他。
1588年,对于利玛窦是个考验。两广总督也换人了。新总督刘节斋到肇庆后,看上了利玛窦的仙花寺。于是,以清洗间谍为名把利玛窦赶出了肇庆,让他在韶州另建寺庙安居。利玛窦初到韶州时,曾在六祖慧能的祖庭南华寺暂住。1590年秋,利玛窦在此建立了一间小教堂,韶州成为他在中国的第二个落脚点。
利玛窦到韶州后,依然是光头僧服,但仍感难以融入中国社会。后来他终于发现,实际上,僧人在官员与百姓眼里地位并不高,中国人普遍尊重的是读书人。于是,利玛窦再一次入乡随俗,开始留须发,改戴儒冠,穿儒服。因此,历史留下了那张著名的利玛窦儒服像。
这种方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效果,这些闻所未闻的"奇谈"和见所未见的"奇物"使儒士们大开眼界,对利玛窦极为钦佩,众多的人们慕名而来。其实这也是利马窦的一种策略。
利玛窦并不仅仅是把西方的科学传向中国,同时他也在抓紧研习中国的文化。正是在韶州期间利玛窦攻读《四书》,并首次将之译为拉丁文。而他也愈发了解到,要在中国传教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上至下。如果能见到皇帝并当面向他传教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果!
1595年韶州有一个官员的儿子得了病,需要去南京进行检查。于是利玛窦借口陪伴该官员去给他儿子治病。一路北上,其目的是到达北京见到皇帝,向他传教。
日食给了利玛窦在南昌立足的机会!凭借着之前积累的天文知识,利玛窦准确的预测到了这次日食。从而使他受到当地达官贵族的欢迎。而随后利玛窦第一次用中文写作了一本关于友谊的论述--《交友论》。
《交友论》收入了古罗马论友谊的格言上百则。也有利玛窦根据他对中国人的思想了解而编写的。在利玛窦1599年书信中这样写道:"这部《交友论》使我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同时,也使人认识了我们欧洲的作为。
正是靠着这些积累,利玛窦一步一步的接近了中国的内陆核心。
400多年前,他怀揣着传教的梦想,不远万里,前往一个古老而又陌生的国度。
他,是第一个真正深入中国内地,并接近中国宫廷的传教士。
他,又是第一个真正勾连了中西文化,并为之传播的使者。
他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八年,其间经历了无数困难,却又做出了无数珍贵的贡献。
他,就是利马窦!
1596年利玛窦被当时担任耶稣会远东教务视察员的范礼安神父任命为中国教区的负责人。并且指示利玛窦想办法到北京去觐见中国的皇帝,以达到在中国传教的有力保障。为此还从澳门送去了许多准备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对于在中国已经待了14年的利玛窦来说,这次无疑是前往北京最好的机会,但没曾想到这次出行还是失败了。
1598年利玛窦抵达北京。但当时作为外国人无法在北京久留,只得折返南京。
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始终未能成功深入北京的确是很让人沮丧,不过利玛窦终究没有气馁。在南京期间,利玛窦又结交了不少名士,如李贽、徐光启等。当然这主要还是人们对于他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的倾慕。同时还因为利玛窦拥有着一个极其特殊的本领。
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特殊的本事,利马窦才能在短时间能通晓中文,而他也因此用汉语写了一本《西国记法》的书来介绍他的记忆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复杂,主要是利用联想来加深记忆,不过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本事。
除了《西国记法》,利玛窦在南京期间还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作品。在《利马窦中国札记》中,他向西方世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儒家的经典学说,引发了西方世界的中国汉学热。
1600年5月18日,利玛窦带着准备好献给皇帝的礼物再度赴京,利马窦已经在中国呆了18年了,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进入北京的机会了。幸运的是,这次,他成功了!
1601年1月24日,利马窦终于进入了此前从未有外国人进入过的紫禁城。他进呈给皇帝的礼物中包括了自鸣钟、圣母像、西洋琴以及他为中国绘制的第一份世界地图。这些礼物在当时极大的震撼了朝廷。可是,尽管利马窦进入了紫禁城,却并未能实现面见皇帝传教的目的。因为当时的万历皇帝已经不上朝了。但是由于对利马窦进呈的自鸣钟的青睐,最终万历皇帝容许利马窦常居北京,并住在皇宫的门口。因为他需要利马窦时不时的去维修他送来的自鸣钟表!通过这种方式,利马窦成为了第一位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
利玛窦介绍了日月蚀的原理,天文观测仪器的制造等,这些知识无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震动。而除此之外,利马窦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出版活动,发表自己的一些作品。1603年,他翻译了一本介绍关于如何理解天主教的重要著作《天主实义》
《天主实义》也是最早把星期制度引进中国的。後來此书被乾隆皇帝收錄在四庫全書中,並有蒙、滿、朝鮮、越南及日文譯本。
而在北京期间,他又一次见到了南京认识的老朋友徐光启。也许利马窦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他将和徐光启一起成为中西方友谊最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
徐承袭是徐光启的第十三世孙。对他来说,徐光启不但是自己的骄傲,上海的骄傲,同时也是中国的骄傲!
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曾经富裕而后遭遇破产境地的家庭。20岁考中秀才成为教书先生,但为生计仍要参与农活。他多次投考举人不中,逐渐对八股文、律诗等失去了兴趣,转而关注与生存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
1600年4月,徐光启来到南京,此时的南京虽然不是国都,仍保留着都城的规模和繁荣。此时,利玛窦正在南京传教,他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仪器,吸引士大夫。他的居所也成为南京士大夫聚谈之处。正是在这里徐光启见到了利玛窦,结下友谊,并持续一生。进而诞生出了伟大的《几何原理》中文本。
《几何原本》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而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在《原本》里,欧几里德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和学者们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
这决不是一件简单工作,尽管利玛窦信任徐光启的能力,但对于翻译这么一部名著仍然表示担心!因为他之前曾经尝试过和别人一同翻译这部著作,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徐光启和利玛窦《几何原本》中"几何"取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同时又兼顾了音译,的确是神来之笔。《几何原本》的刊印出版改变了中国数学以实用计算的《九章算术》的经典地位,这是对中国传统数学的革命,因而成为中国近代科学史的起点。
就在他们想继续把《几何原本》的后9卷翻译完的时候,徐光启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徐光启请了假,扶柩回了上海。这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后,也就是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因操劳成疾心力衰竭,病逝于北京,终年58岁。当他逝世后,依照明朝的惯例,客死中国的传教士必须迁回澳门神学院墓地安葬。但是万历皇帝感念利马窦的贡献,赐葬他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他也因此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死后葬在北京的西方传教士。当徐光启赶回北京时。利玛窦已经下葬。不过他们的友谊以及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却永远的流传了下去。
2007年,徐光启的后人徐承西和利马窦的后人路易吉利奇相聚在上海,他们是来参加纪念《几何原本》翻译400周年的活动。当年两位先辈所播种下的友谊之花在400年后再次发芽。令人感慨万千。而此次活动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却是主办方始料不及的!两位后人的再度结缘终将让中西方科学文化友好的交流继续发展、延续并传承下去。
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8年,一路由南向北最终到达了北京,并成功地融入了中国社会。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为中国带来了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也为西方打开了一个全新看待中国的视角。他把他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在了中国,也交到了众多的朋友。他创造太多个第一次,以至于我们会惊叹。可以说他是西方世界派往中国的第一个大使,也是把东方文化传向西方的大使!他就是利马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