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礼-秦始皇的痛,史禄懂
2024年04月22日 靓嘟嘟 浏览量:次
图①:千年灵渠闪耀着生态之美(资料图片)
图②:千年灵渠水悠悠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杨湘沙
四千年前,桂林迎来了一件大事:五帝之一的虞舜帝南巡来到桂林。不过虞舜帝到桂林,除了传说外,留下痕迹不多。此后中原大地进入到商周时期。这段时期的桂林,人口稀少,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而正式让包括桂林在内的广西与中原地带成为一体,从时间上看应该算是秦朝,而促成这一格局的各种因素中,兴安灵渠的开凿,堪称重中之重。
灵渠的开凿,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治水的一大奇迹,灵渠和都江堰、郑国渠一起,被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开凿灵渠,首功当属史禄。
秦始皇的痛
今时今日,公路、铁路还有民航普及,让中原和岭南地区已经完全没有空间上的隔阂。但在两千年前,五岭却是中原觊觎岭南的极大障碍。一方面,五岭的存在让岭南发展出了自己的百越文明;另一方面,偏居一隅,让包括桂林在内的岭南文明,至少在生产力方面,到春秋战国末期,已明显落后于中原。灵渠的开凿,改变了这一局面。近代很多学者都认同一点,那就是桂林的兴安县,从历史上来看,曾经两次改变了中国的走向,当中第一次就是灵渠的开通,促成了岭南进入中央王朝版图。
在今天的兴安县境内,盘亘着两个山系,一是西北的越城岭,一是东南的都庞岭。越城岭的主峰是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都庞岭在桂林境内的主峰是海洋山。这两个山系庞大的集雨面积蓄积出了三条重要的河流。其中一条是资源县的资江,由于这条河流与我们要讲的故事没有太大关系,故此文略去。另外两条就是我们今天不得不讲的大溶江和海洋河。
大溶江发源于猫儿山,海洋河发源于海洋山,都从兴安境内流过。所不同的是,因为地势的问题,大溶江从北往南流,融合了沿途的支流后,形成了漓江;而海洋河从南往北流,汇聚沿途支流后,形成了湘江。一南一北,看似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实际上,两河的最小距离在兴安境内最短处不过几里路。而这几里路的距离,两千多年前,却成了秦始皇心中多年的痛。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摆在面前的未了大事至少有两件:一是防范北方的匈奴,所以他建了长城;二是惦记着南方的百越,所以他派了五十万大军进攻岭南。五十万大军分为五路,其他靠东边的三路很顺利,另外两路遇到了阻碍。而遇到阻碍的两路中,最让秦始皇难受的便是通过越城岭往桂林方向的这条进攻路线。至少前面三年,除了沿湘桂走廊打到了兴安外,便再无寸进,连大将屠睢都战死沙场。
现在我们知道,秦军的后勤保障出了问题。从全州沿着湘江上来,一路逆流,本就艰难,当时的陆路,也不成形,山峦障碍又多,靠肩挑手抬,一遇到群山阻碍,更是无法解决十来万军队的消耗。此外,桂林的土著不好惹,虽然他们的首领译吁宋也以将换将,死在了战场上,但他的子民却坚决不投降,直接退居山中,宁肯与野兽为伍,也誓要将抗争进行到底。有资料分析后得出结论,当时秦始皇在越城岭这一路的兵力,十万人损失了将近五分之三,也就是还剩四万人左右,而译吁宋部剩余的兵力更加少,不过几千人,分散到山上后,成编制的队伍更加少得可怜。但就是这人数上少得可怜的桂林土著,让刀锋锐利所向披靡的秦始皇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
这个时候,史禄出现了。他主导下的灵渠开凿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粮草的运输问题,顺便也解决了兵力的不足之患。这也是灵渠修通之后,当年秦军便势如破竹、彻底解决岭南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灵渠的修通,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举措,并不为过。不然,当秦始皇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平息中原各地渐进的起义烽火中时,他是否还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把手下五十万精锐毅然留在岭南,还真要两说。
史禄真的懂
按照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大军在兴安一带至少滞留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三年不卸甲弛弩”。而这支大军实际上当时应该已经进占到了漓江的上游大溶江一带,据钟文典主编的《桂林通史》记载,秦军当时的驻地在今天的大小溶江之间,也就是著名的“秦城遗址”。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十《古迹门》中对秦城遗址也有记载:“湘水之南,灵渠之口,大融江,小融江之间,有遗堞存焉,名曰秦城,实始皇发谪戍五岭之地……”
在一统岭南后,秦军在此驻守,并不奇怪,毕竟此地“形势之险,襟喉之会,水草之美,风气之佳,真宿兵之地”。加上周去非说的“北二十里有险曰严关,群山环之,鸟道微通,不可方轨”,实乃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本地学者也认为,因为后勤保障问题,三年间,秦军被困在此处不敢轻言顺江南下的尴尬,也有极大的存在可能。
记者翻查各种资料后发现,在灵渠未开凿之前,现在的兴安县城实际上已经有水道通往大溶江,旧称灵河。汇入灵河的支流从东往西计有始安水、清江水、马尿河等,总体水量并不大,大船难以通行。其中始安水距离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十分近,最近处甚至只有几里路而已。但这几里路却被越城峤阻隔,并且,最大的问题是,越城峤附近,最终流往大溶江的始安水的水位,居然比旁边的海洋河水位更高。如果就在最近处凿渠,始安水反而会顺应地势流往海洋河,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始安水是小河,上游集雨面积小,水量不大,也基本上不能行大船,因此,把水量丰沛的海洋河的水引入始安水,加宽水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史禄是聪明的,加上之前秦国已有了修建都江堰的经验,所以,一番勘察后,他开凿了灵渠。海洋河离始安水最近的地方不是水位低吗?没关系,往海洋河上游水位高的地方找引水点啊。这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灵渠铧嘴和大小天平的位置。此地已经高出始安水不少,而让流量大的海洋河的水经南渠进入到灵河后,自然就实现了通航大溶江的可能。这样的工程,现在看来是小事,但在两千年前,就有这样的思路,和这样的勘察测量技术,确实不容小觑。
有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考证后认为,灵渠总共可以分成四段,其中第一段也是最主要最难的工程,就是从小天平开始到大湾陡的约四公里长度的连接段。这段渠道全部为人工开挖,落差一米左右,水流平缓地从海洋河流入此处,实现了从海洋河通航大溶江的可能。而为了能应对洪水,这一段渠道在最初与海洋河平行的渠段,还设计了两处泄水天平,方便让可能对灵渠水路形成巨大冲击的洪水重新流回到海洋河中去,这段河道现在叫作湘江故道,河面宽阔,能最大程度地消化泛滥的洪水。因为全部是人工开挖,这段的施工量和技术难度不可低估。
海洋河水经灵渠的初始段达到大湾陡后,被越城峤所阻。史禄将越城峤人工劈开,连通了后面的水道,此处的工程量也是巨大。后面的三段水道,则相对轻松一些,在充分利用原有河道的同时,为方便行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但工程难度就小了很多。
今天看起来蜿蜒曲折最终汇入大溶江的灵渠,其蜿蜒曲折处,一是顺应地形山势,二是为了降低落差,平缓流速,如同山路十八弯一样,路程虽然远了,但船速却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除南渠外,北渠的修建目的也是如此,也是为了缓解坡度,降低流速,增加航运的安全性,并解决因为建大小天平所造成的海洋河与湘江不能通航的问题)。据史料记载,正常通航的时候,灵渠上每天能过三百吨的货物,这与纯人力或畜力的运输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连通湘漓两水外,灵渠的另外一大特点便是陡门的设计。陡门堪称现代船闸之父,通过数道陡门拦水蓄水,使水位逐级升高,从而又实现了船只从大溶江逆流而上进入湘江水系的可能。现在灵渠的南渠上有众多的陡门设计,但应该并非史禄所建。有史明确记载陡门的出现,已经晚到了宝历元年(825年),乃当时任桂管观察使的李渤所建,学者推测不超过十八座(现在南渠上所留的陡门遗址有三十六座,为后世一步步建成)。
尽管陡门设计的功劳可能算不到史禄头上,铧嘴、大小天平的天才设计,也未必是史禄所为,但在合适地点砌筑拦河坝,引水入灵渠,实现通航,则此功非史禄莫属。
按照史书记载,后来铧嘴、大小天平的设计建造,可能是李渤的功劳,铧嘴和大小天平一起,让海洋河的河水实现了精准的三七分流,沟通珠江和长江水系,在今天看来,仍有其不可思议之处。
一渠沟通湘漓,天堑变通途。
■资料库
历代整修灵渠概记
秦并六国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屠睢率兵五十万分五路南征百越,其中从越城岭进入广西的一路遭到了当地民族的顽强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遂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军迅速统一岭南。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赋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继续疏浚灵渠。
唐宝历元年(825年),灵渠渠道崩坏,舟不能通。桂管观察使李渤下令垒石建成犁铧形的拦河坝,即大、小天平,使河水分流进入南、北渠道。并在南、北渠道上设置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筑物陡门(秦监御史禄凿渠时灵渠的工程设施,只能从通航的可能性来判断拦河坝的存在,经过李渤的改建,才有了关于拦河坝和陡门的记载)。
唐咸通九年(868年),陡防尽坏,渠道淤浅。鱼孟威刺史将沿河40里用石块砌堤岸,用大坚木做成木桩立为陡门,陡门增至18重,方通巨舟。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桂林衙前秦晟监修灵渠。庆历五年二月竣工。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提点广西刑狱兼领河渠事李师中修灵渠,此次维修采用“燎石以攻,既导既辟”的方法,清除渠内碍舟礁石,并将灵渠陡门增至36座。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朱晞颜修灵渠,于十二月初动工,至月底竣工。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乜儿吉尼修灵渠,于九月动工,至第二年一月竣工,修复了铧堤及陡门的溃坏处,舟楫以通。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监察御史严震直主持灵渠改建维修,于九月十一日兴工,十一月底竣工。这次维修,由于加高了大、小天平,2座溢洪水涵泄水量较小,遇洪水时则冲毁堤岸,洪水尽流向北渠,南渠水浅,既不能通航,又影响农田灌溉。因而于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修复如旧。
明代另一次较重要的灵渠维修是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485~1487年),由于洪水泛滥,渠堤毁坏严重,由全州知府单渭主持维修。“用巨石以固铧嘴,措鱼鳞,缮渠岸,构陡门”(孔镛《重修灵渠记》),三十六陡中凡有缺坏者均修葺一新。这是有关大、小天平坝上采用鱼鳞石护砌的最早记载。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巡抚陈元龙率通省官员捐俸修治,重修被毁的大小天平由原来用巨石平铺坝顶,改砌成龟背形,将累卵状的鱼鳞形石改用长石直竖。陡门修整了尚存的14座,将已废弃的22座陡门修复了8座。凿去湘江及漓江险滩礁石19处。陡门过去皆用丛石砌筑,这次全用巨条石合缝浆砌。
乾隆十九年(1754年),两广总督杨应琚奉旨修灵渠,由桂、平、梧、玉观察使富明安任总修官,庆远府同知查礼为协修官,兴安县令梁奇通任承修官。于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和乾隆二十年春至三月二十四日两阶段整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西巡抚赵慎畛捐俸修灵渠,由桂林知府周之域监修。于九月十五日动工,至十一月二十日完工,主要维修陡门。至此保留陡门32座。即北渠4座,南渠28座。
光绪十一年(1885年),洪水冲毁分水坝及南北陡堤,广西护理抚院李秉衡请旨奉准修渠。因铧堤旧址填淤,改建于原址下游30丈,大小天平叠石如鱼鳞,接缝处胶以灰泥。并修北渠3陡,南渠19陡,修四贤祠、飞来石、蛤蟆塘、泄水天平、黄龙堤等石堤5道。新建滑石、鸾塘、牛角3陡。光绪十一年一月兴工,十二年五月完工。又于光绪十二年十月动工修了社公坝和新陡海底,凿去石门坎、倒脱靴、黑石坝3处暗礁。现今所见的灵渠,大致就是这次维修后的面貌。
来源:桂林日报
- ai换脸刘亦菲(与迪丽热巴“接吻”?AI换脸玩大了专家:风险不只是侵权)
- 范玮琪的老公是谁(怎么哪哪都有范玮琪陈建州这对夫妻?人家离婚,他们上热搜)
- 斗天(三本热血的仙侠类小说,斗天、斗地、斗自己,热血激情)
- 清欲(“互殴”还是正当防卫?高铁争执案警方处理结果引发热议)
- 你的第一(#你在头条第一份收益开心吗?# 要说到这个话题,我)
- 猫眼票房实时(目前热映电影票房榜,《八角笼中》497亿排第二,你看过哪几部?)
- 电视剧老中医(《老中医》热播 陈宝国冯远征曹可凡三个男人一台戏)
- miume(浪姐美伊礼芽热度高涨,有些网友表示:不支持她)
- 电视剧一触即发(动作界的扛把子《一触即发》拳拳到肉 热血沸腾 火力十足)
- 韩国女团mv(梁朝伟和郑浩妍合作,在韩国女团的MV中,引发韩国网友热议。)